分卷閱讀14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只是當年天和帝突發奇想,在都察院下面又設了個專門由宦官組成的機構,懶得起新名,就沿用了“憲臺”這個別稱。

江之為當年從內書堂畢業,和師父促膝長談了一夜,氣得師父狠狠摔了一屋子的東西,也沒能阻止他想要去憲臺的心。

憲臺的宦官臺長,也不過是個七品官。是天和帝當初不放心都察院,才臨時瞎扯淡搞出來的東西。沒幾年,天和帝就被參得懷疑起了帝生,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憲臺如曇花一現般,怎麼突然有的,又怎麼悄然沒了。

張太監一早就看出了憲臺沒有未來,江之為其實也知道。

但……

“師父,不,爹,您就和我親爹是一樣樣的。兒子小時候常聽人說書,聽了之後就只有一個願望,我想當包拯!當不了包拯,也要當御史!”

“你是個宦官啊!”張太監苦口婆心,宦官怎麼能當御史呢?

“宦官怎麼就不能當御史了?這不就有憲臺了嗎?”

“憲臺不是長久之計,我已經給你分析過了。”張太監已經這麼車軲轆話地和江之為掰扯了一整夜,“你想查案,我可以安排你進東廠,那兒同樣可以讓你當青天大老爺。”

“可我想當御史啊。”江之為不想當特務,他只想當一個光明正大的鬥士,“哪怕只能當一天,我也想去!”最終,江之為這個“帶孝子”,在把他“爹”張忠氣個半死之後,還是得償所願去了憲臺。他以搞事為己任,今天告這個,明天罵那個,幹啥啥不行,上奏第一名。很是過了一把御史癮。要不是本朝已經不興什麼“文死諫,武死戰”,他大概真能一頭撞死在無為殿的盤龍柱上。

當初池寧能幫到許天賜,也是多虧有江之為在憲臺的這一層關係。

江之為因為不斷地上書,而樹敵無數。在憲臺這個衙署徹底關門之後,江之為不僅差使沒了,差點連小命都沒保住。還是張太監一邊罵罵咧咧,一邊給他安排到了南宮去避風頭。

江之為憑著自己的本事,重新爬到了海子提督的位置。但每天卻還是不務正業,非要和朝廷上下的不正之風做鬥爭,憲臺雖然沒了,但他的一顆御史之心卻並沒有消失。也不知道天和帝怎麼想的,偏偏還十分欣賞江之為的這種“多管閒事”,並沒有阻止江之為的上告。

一直到天和帝出事之前,江之為都已經快要鼓動著天和帝,重啟憲臺了。

可惜……

沒了天和帝的縱容,張忠的庇護,所有人都覺得江之為這回總算是要怕了吧?不,江之為依舊是那個江之為,一個鬥士。也是因此,他才三天兩頭的,因為這樣那樣的理由,被人想辦法給整入詔獄。

後來曲水山莊一事,給了江之為以啟迪,他能做好!也就更加積極地搞起了事。

池寧和俞星垂一合計,覺得安排江之為去查案,總比任由他在京中得罪人強。於是,這倆師弟就想方設法促成了憲臺的重啟,安排大師兄江之為當上了憲臺新一任的臺長。臺長的品級不如提督高,但江之為卻比當提督時不知道快樂了多少倍。

一開始接到聖旨的時候,江之為其實也忐忑過,倒不是擔心自己能不能勝任,而是擔憂他被念平帝封官,會不會讓池寧不痛快。如果師弟真的不高興,那、那他也不是非要幹。

池寧只是摸著江之為的額頭,問了一句:“也沒發燒啊,怎麼就開始說胡話了呢?”不單是江之為,池寧和俞星垂的官也是念平帝給的,大家不都一樣在討生活嗎?能在搞念平帝的同時,實現江之為的夢想,這多好啊。

說回江之為帶來的案子。

江之為這些年很喜歡和池寧合作,不為別的,只為池寧能給他拓展思路,詢問當地的執,順便有個神木加持的好運。

但這一回池寧也是愛莫能助了:“神木最近休息,沒辦法開壇啦。”

“不不不,不用開壇。”江之為擺擺手,“我就是想不通,想來找你幫著參詳一下,這事到底是怎麼回事。”池寧一尋思,閒著也是閒著,就同意了帶人和江之為走一趟。

他們一路去了京城附近的一個村子,就在莫尋山北坡,離池寧之前借宿過的真靜寺很近,名叫“左家莊”。他們一行人在去莊子的路上,還路過了真靜寺,這座小寺依舊是過去的那個規模,不大不小,卻香火鼎盛。

據說錢小玉有意在斗香大賽之後,籌錢捐款建個新觀,地址就定在莫尋山上,已經邀了不少太監、少監“慷慨解囊”,池寧也給搭了一份份子錢。

錢小玉信道不信佛,建的是個道觀,也不知道這一座山上,一佛一道,會如何相處。

念頭一閃而過,池寧沒再深究,因為左家莊已經到了。

在前往左家莊的路上,池寧先大致瞭解了一下案件的始末,這案件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只是聽起來有些殘忍。

說在這左家莊裡,有這麼兩戶人家。

一家是村裡的大姓,姓左,一家姓右,宛如天生就不對付。左家在連生了七個女兒之後,才好不容易得了一個寶貝兒子,取名叫小寶,千嬌萬寵,是家裡的活祖宗。右家呢,有兒有女,就是個普通的小農家庭。兩家人比鄰而居,家裡差不多年齡的孩子經常湊在一起玩耍。

這一,左小寶和右家的孩子上山去玩,據說是要捉到初夏的第一隻知了。但孩子們一直到了晚上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