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宣和回味著自己的話,倒是又笑了笑。

探什麼底?

自然是探謝淳的底。

或者說,相互試探,他是試探謝淳會為他做出多少退讓,謝淳是身體力行地丈量。

第83章修水庫這事放到後世那也是大事。

如今還有技術限制,宣和也沒想著短時間內能修出什麼大的水庫來,只是能做多少是多少,憑藉地勢,在河谷蓄水總不是什麼難事。

找如今這個辦事進度,或許能拖到三年後去,黃花菜都涼了。

好在開了年,宣和便是戶部尚書,能做的事多上一些。

戶部無非就是缺錢,他也不藏著掖著,上任第一將那製鹽的法子拿了出來。

如今的製鹽法子主要是煮,內陸地區有鹽井,海邊則是曬出鹽滷而後煮鹽,尋常百姓家裡頭的鹽價格不算太高,至少是所有人都吃得起,質量就不好說了。

各種顏都有,總之不會是白,裡頭的雜質多,吃起來帶苦味就不說了,還有害健康。

宣和平裡吃的自然是緻的雪花鹽,那是經過反覆溶解提純,成本要高上不少,不是所有人都吃得起的。

若非無意間知道了民間的鹽是個什麼樣子,宣和也想不起來要改良製鹽法,叫宋錢找人去試了試,便有了謝淳知曉的,下頭給他送了幾擔鹽的事。

鹽鐵之類的貿易有專門的官署管理,由戶部下轄,宣和這法子一拿出來,他們便知道,要變天了。

以如今的技術,不是煉不出純度高的鹽,只是純度高成本也高,偏偏鹽是必須品,成本降不下來,質量再好都只能專供王公貴族。

宣和這法子能在提高質量同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對內可以讓百姓也能吃上這樣緻的鹽,對外可以出口優質的鹽,這是於國於民都有益的大事。

他們看宣和的眼神都不一樣了,都說秦王驕縱,如今看來,這才是真正的視名利如糞土。

宣和倒沒想這麼多,其他人奮鬥一生的東西他出生就有,榮華富貴、帝王恩寵,他都不缺。

左右這生意是不能自己做的,拿出來由戶部正好,順手撈個好名聲。

“行了這事就給你們去辦。”宣和著一身紫官袍,這是他第一到戶部來,一到就召了所有人開會,沒吩咐太多,主要是瞭解瞭解工作情況。

整個戶部就屬他年紀最小,他又明擺著是個關係戶——不論出身,如今朝中三品以上的官員都是走的科舉的路子,武官除外。但他在這煉鹽的法子一拿出來,下頭別管原先是什麼態度,都服服帖帖地站著。

宣和撐著下巴看了一圈,在其位謀其職,他得想法子出些來錢快的國企,往後要用銀子的地方可多了去了。

不過也不急,事情要一件一件做,這製鹽的法子一改,從販鹽到鹽稅,這一整個產業都會改革,要做的事多了。

況且還有攔湖蓄水的事兒沒定下。

他督促了許久,終於從工部得了消息,確定了幾個適合造湖的地方,這也只是初步的,實際還要河工到當地細細勘察。

宣和也知道這事快不得,他急也沒用。

只是很快就是農忙時節,別人不知,他卻知道,今年也不會好過,播種時不說比往年更心,至少也不該叫徭役耽擱了。

修堤壩可能還是得派駐軍……原本從軍就是徭役的一種,如今又要他們去服另一種,賑災時還能說事急從權,現在可不一樣,這事恐怕沒那麼容易,宣和有些煩躁,原本他也不是愛勞的人。

傍晚回宮,宣和難得沒有第一時間沐浴,而是翻起了律法,他看得愁眉苦臉,王富貴知道他第一去戶部,以為是衙門裡有什麼難事兒,小心地奉承寬他,說朝中有您這樣的能臣,是聖上之幸,是蒼生之幸。

惹得宣和抬頭看了他一眼,王富貴和朱李二人不同,他是一點都不涉政的,本就不知道宣和在做什麼,能說出這番話,不用懷疑,他就是閉眼瞎吹。

倒也不白吹,宣和忽然意識到,這本是謝淳該心的事他何苦這樣為難自己,他不能跟直接跟謝淳說著是一本小說,他也不能確定有關於人的事,但天災是天定的,雖然未發生,卻是既定的,必然會發生的事。

謝淳桌上那本卦書不就是用來做這個的麼?

預測未來。

今天是開年第一天,謝淳事兒也多,宣和沐浴完也想再往外走便叫王富貴去傳話,叫謝淳忙完了早點回。

王富貴去傳話時,李公公正端了盞濃茶上來,聞言便知這盞茶是白泡了。

果然,謝淳一聽這話就直接起身了。

李公公心中唏噓,過年封筆這幾皇上陪著秦王,如今還離不得了。

宣和不知道他在李公公眼裡已經是個勾人的小妖了,他盤腿坐在上,見謝淳回來了,拍拍身邊的位置叫謝淳也坐下,一副要促膝長談的樣子。

他沒有囉嗦,開門見山地說:“你是不是奇怪我為什麼非要攔湖蓄水?一來長久看,這確實能緩解旱澇,二來,今年就要發旱災了。”

“你若不信便看看,過了三月,今年基本不會再下雨。”宣和只知道,這幾場天災都是全國範圍的,原本多雨的南方尤其嚴重,具體如何他不清楚,或許也有小範圍的降水,總歸是挽救不了大局。

若是隻有今年,早做打算,大部分地方都是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