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8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樣的動,緊緊盯著青川,“六郎,你就是咱們家的招財童子啊!”他娘就跟做賊一樣,拿著這珍珠鏈子對著油燈看了又看,都捨不得用手碰觸,雖然是第一次見這東西,但就是特別有信心的覺得這就是最值錢的,怎麼看怎麼的稀罕。
“乖乖,我聽說隔壁村子田有財他媳婦就有一條,還是嫁妝吶,可值錢了。”他爹立刻拿走珍珠鏈子,哄著青川,“六郎啊,這事你做得對。等修了房子,回頭讓你哥和你一起上學。這事千萬不能告訴別人,誰問都不能說,知道嗎?你說了,你哥上不了學,你也上不了學。”青川就用力地點點頭,“聽爹的。”何栓子也沉得住氣,愣是半個月沒動靜。等到買好了宅基地,然後每去後山搬石頭,曬土磚,搞得差不多了,就說去鎮裡一個有過命
情的朋友家借錢。
然後去村裡獵戶家裡買了一隻野雞,就去鎮裡了。
回來的時候何老二兩手空空,面帶喜,大家便知道他借到了錢。
晚上快睡的時候,青川用碗蓋在牆上,耳朵貼著瓷碗聽牆角。
他爹的聲音很低,“賣了。一開始我在當鋪問,價錢給的低。然後我就去了鎮上的首飾店,店家說一顆珠子幾十文錢,一條才二三兩,打量著咱們不識貨呢?”
“我們這麼條鏈子才值這點錢?這麼圓溜呢,怎麼能就值這一點?所以我就在那邊轉悠了一天,也是運氣好,遇上有富家子討好花娘呢,我順勢就把東西拿出來。你瞧怎麼著?二十兩!我就賣了。”
“真的?多少?”他孃的聲音也很低。
“二十兩。”他爹的聲音裡有著說不出的動。
“二十兩?咱們忙活兩年都攢不下那麼多。”他娘一副不能相信的樣子。
“邊上的人說了,可惜這是白珠,個頭也不算很大,否則價格更高。我也不貪心,這就是白得的。咱六郎撿的,可不是偷的搶的,合該咱們家該得。這錢修了房子還有多的,咱放著,慢慢攢起來,以後給孩子說親也有底氣。”
“三郎上學怎麼辦?”他娘問。
“我都問了,這附近鎮上有個新辦的學堂,先生不要多的,一年只收一兩銀子。我也不指望三郎考科舉,學得幾個字,以後去鎮上當個夥計,幫別人看鋪子也好啊。”他爹說。
“你說這東西是怎麼落山上的?偏咱們家六郎運道好,遇上了,這孩子又心細。換別的蠻小子,可想不到那麼多,說不定就當成石子忽略過去了。”他娘想到什麼,低聲道:“對了,你可得對六郎好一點。六郎雖然不是咱們親生的,可從小讓我養著,和親生的是一樣的。他哥兩個要一樣待,才能一條心。”
“放心吧,他們兩個都上學,回頭我和三郎說一聲,要不是六郎,他上學都懸,得記著他弟弟的好。”他兩個像是特務聚頭一樣商量了一陣這筆鉅款怎麼用,那頭聽夠了牆角的青川心滿意足的睡覺去。
又過一個月,天氣開始轉涼,也不下雨了,何老二開始起房子。
第206章村裡人聽說何栓子借了二十兩,終於有錢修房子的時候,他家裡連木頭和瓦片都買好了。
二十兩啊,要不怎麼說是過命的情,這年頭娶一個媳婦也就十幾兩,二十兩在鄉下可是個大數字,一個壯勞力幹一年的體力活,減掉口糧,也就能剩下四五兩。
這四五兩還得買衣服、提供零碎家庭支出,最後剩下沒多少。要是生一次病,幾年積蓄搭進去。所以家家戶戶本攢不下多少錢,也就是鎮上有工作,每個月有工錢的,能一點不猶豫地借給別人。
另一邊,三郎何啟明終於開始了夢寐以求的求學生活。每天早上天不亮,他就要起,吃了粥,揣上一個飯糰和一個紅薯,這是中飯,然後走兩個多小時的路去鎮裡的學堂。
回來又是兩個多小時的路,腳磨出了血泡,他自己卻還開心,抱著一本二手的書本,像是抱著什麼寶貝。
他上的這個學堂不比大朗那個私塾,沒有提供住宿和三餐,而且教書的只是童生,而不是秀才,唯一的好處是束脩要的不多。
鎮裡的孩子,七八歲上學啟蒙,十三四歲就要準備下場考試,何啟明幼時啟蒙了兩年,十五才繼續上學,算晚的,基本沒有科舉的希望。
幸好何老二也沒有一定要他考出什麼成績,只希望兒子識得幾個字,會一點算學,留在鎮上給人看鋪子,工錢高,活還輕鬆。
何啟明很是珍惜自己的讀書生涯,因為爹孃的囑咐,每放學回家,除了自己練習和背誦,還要教導青川,小妹何小蝶也能在邊上聽一耳朵。
不知道是教育環境還是別的什麼影響,何啟明總是默默地背誦朗讀,似乎開不了嘴。後來一問才知道,因為年紀大,官話不標準,長得又黑,跟個黑鴨子進了雞窩一樣,被別的學生嘲笑排斥,有些不敢張嘴了。
咿,這不就成了啞巴英語了麼?
朗讀必須帶著情,聲音清晰,才是正確的,也是最容易記住的。
這就沒辦法了,青川自己也不會這邊的官話。
這個世界也不是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文字雖然一樣,官話卻全不一樣。
“哥,不然你問問爹,爹總認識那麼幾個說官話的,跟著學唄。哥那麼聰明,咱們雖然晚了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