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十年代,每年僅鴉片一項,即出國境白銀一千萬兩左右。這是一種殘酷的貿易,把毒藥賣給愚昧無知的中國人,使他們中毒,再把他們榨窮。如果放任它發展下去,必然產生兩種後果,一是中國財富罄盡,社會崩潰,一千多萬平方公里龐大國土上,一片荒蕪。一是中國人體格敗壞,一個個骨瘦如柴,種族滅絕。

有頭腦的中國人警覺到這兩種後果的嚴重,謀求解救。一八三八年,皇帝旻寧命各大臣提出意見,大多數都主張絕,而尤以湖廣(湖南省·湖北省)總督林則徐態度最為烈。他在奏章上說:“如果再漠視這種貿易,則數十年後,中國再沒有可以抵抗敵人的士兵,也再沒有維持軍隊的糧餉。”旻寧採納了大多數人的意見,任命林則徐當欽差大臣——皇帝代表,前往廣州查

三十年代最後一年(一八三九)林則徐到達廣州,他是一個勇於負責的人,但當時大黑暗反撲後的時代背景,不允許他有豐富的國際知識,他跟其他官員一樣,習慣於使用強硬手段。他到廣州八天後的三月十八,就下令絕鴉片,命外國商人把現存的鴉片,於三天內全部出,還要具結保證:“以後永不夾帶鴉片,如果違犯被查出時,甘願船隻立即沒收,人員就地處決。”第二天,即三月十九,外國商人所住的商館即被包圍,中國僕婦跟附近居民,也都撤退。其他國家都願作此承諾。英國商務監督查理義律也願具結保證以後英國商船絕不夾帶鴉片,但遇到有違犯這項令時,他要求兩點:一是,沒收鴉片,必須付給補償。二是,對於違法人員,不能就地處決,必須經過公開的審判,才可以定罪。

林則徐不理會查理義律的要求,宣稱如果不出鴉片,便斷絕商館的飲食供應。查理義律被包圍到第十天,不得不屈服,出全部鴉片一百四十萬公斤,但仍拒絕具結,遂跟全體英國商人撤出廣州,退到澳門。就在這時候,想不到節外生枝的發生了林維喜命案。英國水手在九龍醉酒後行兇,把村民林維喜毆死。中國認為“殺人償命”是天經地義的事,要求引渡兇手。查理義律認為兇手當時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如果給中國,一定斬首,所以他自己就當了法官,罰兇手二十英元(鎊)判有期徒刑六個月。這表示在查理義律眼中,英國的人命貴不可言,中國的人命只值二十英元。林則徐再下令把所有英國人逐出澳門,查理義律跟英國商人只好擠到一艘英國商船上,在南中國海拋錨,等候英國政府的訓令。

很顯然的,這事情並沒有結束,但在中國官場上的鋸箭桿觀念看來,英國商人既被逐走,眼前再沒有他們的影子,事情當然已經結束。於是,林則徐興高采烈地向皇帝旻寧報告說,英夷已被趕走,鴉片已被絕。旻寧見了林則徐的報告,高興地跳起來,認為這是進一步給驕傲不馴的英國人一個更重懲罰的時候了,於是,他下令永遠斷絕英國的通商貿易。

在英國方面,最初的反應是溫和的,他們不肯因中國絕鴉片的緣故發動戰爭,因為中國人如果到英國販賣鴉片的話,準會被處死刑。英國外部通知查理義律說:“女王陛下的政府,不能支持不道德的商人。”拒絕下令軍艦進入珠江,命查理義律用和平手段解決爭端。這份訓令使查理義律陷入進退失據的窘境。可是,當英國政府得悉曼寧下令永遠止通商之後,維多利亞女王以下,包括國會的反對黨都十分動。通商貿易是英國帝國主義賴以生存的命脈,不能忍受破壞,他們遂決定使用武力打開中國市場的大門,大黑暗時代的中國,顯然不是這英倫三島的對手。

這一場戰爭,事實上是貿易戰爭,不是為鴉片而戰,而是為貿易而戰。但它卻是由鴉片引起的,所以稱它是鴉片戰爭。

一八四o年,英國遠征艦隊抵達澳門,共擁有軍艦十六艘,戰鬥部隊四千人,查理義律以全權大使身份,決定直接跟中國清王朝的中央政府涉。他只留下少數軍隊封鎖廣州,自己率領大部分艦隻北上,在中途攻陷舟山群島上的定海縣(浙江舟山)建立補給站,然後直抵天津的外港大沽。旻寧這時候才大吃一驚,命直隸(河北省)總督倚善趕到天津談判。英國來勢兇猛,本來要展示它的炮火威力的,但駐紮在舟山群島的英軍得上了傳染病,已有很多人死亡,查理義律急於結束在北方的停留,於是他接受琦善所提的條件:一、清政府承諾處罰辦事不公平的林則徐。二、清政府承諾再派大員到廣州,聽取英國商人的冤情。當查理義律和英國艦隊撤退後,曼寧對傳善竟以三寸不爛之舌,說退英夷,認為是天下奇才。於是把林則徐撤職,發配到邊遠的伊犁(新疆伊寧)充軍,任命傳善當欽差大臣兼兩廣總督,負責跟英國談判。

琦善事實上是一個飯桶,他於當年(一八四o)十一月到廣州。查理義律向他提出的不是什麼英國商人的冤情,而是最後通牒,除了要求立即恢復自由貿易外,還要求割讓香港(廣東新安縣南部小島)作為貿易據地。琦善既不敢答應,又不敢報告旻寧,唯有乞靈於中國“官場”上的傳統手段,推拖敷衍,盼望大事化小,小事化無。查理義律瞭解這種手段,他知道縱令談判一百年,也不能解決問題。明年(一八四一)一月,英軍發動攻擊,佔領虎門、穿鼻兩個要,琦善束手無策,只好在英國所提的文件上簽字,這就是《穿鼻條約》一割讓香港給英國,但稅收仍歸中國。

二補償沒收英國商人的鴉片價款銀幣六百萬兩。

三承認中英兩國的地位平等。

旻寧接到報告後,大為震怒,下令逮捕琦善,任命滿族另一位貴族奕山當總司令(靖逆將軍);湖南兵團司令官(湖南提督)楊芳當副總司令,率領他的銳部隊一萬人,增援廣州。查理義律聽到琦善撤職的消息,知道事情發生變化,就命英軍發動攻擊,再度佔領虎門、穿鼻兩個要,軍艦直抵廣州城下,開炮轟城。奕山比琦善更糟,嚇得渾身發抖,不知道如何是好,完全依靠楊芳。楊芳是內戰時攻打白蓮教和回教變民的名將,對內很有辦法,對外便醜態畢了。他發現英國艦隊在艦身動盪之中發炮,仍能準確的擊中目標,認為那顯然是一種妖術。在民間故事裡,汙穢的東西可以使妖術失靈,於是他就在廣州大肆騷擾,收集了大量的豬血羊血,以及糞便等物,羅列城頭。可是英國艦隊的妖術如故,炮彈的巨響終於使這一對總司令副總司令心膽俱裂,他們狼狽逃出廣州,乞求英軍不要進城,他們願立即付出白銀六百萬兩鉅款,作為酬報。查理義律表示接受,他所以接受,並不是為了這六百萬兩,而是在等候英國政府對《穿鼻條約》的訓令。

英軍不進入廣州,使奕山認為事情已告結束,連《穿鼻條約》也不了了之。他向旻寧報告說:“英夷大將軍前來廣州上訴苦情,當商人把積欠他們的貨款六百萬兩付清後,即行退走。為了憐憫人民的困難,已暫時允許英夷繼續通商。”這也是“官場”的技巧之一,“瞞上不瞞下”旻寧也再一次認為一切事情都已過去。

英國政府對《穿鼻條約》拒絕批准——其實中國當時已經廢除,英國縱使批准也必須使用武力才能教中國履行。英國認為香港稅收仍歸中國,不能叫做割讓,賠款只有六百萬兩,數目太少。於是把查理義律免職,另派樸鼎查爵士接替他的職務。樸鼎查的態度更為強硬,他到任後就率領軍艦十四艘,陸軍二千五百人,從澳門北上。首先攻陷福建廈門,接著北上浙江省,攻陷定海(浙江舟山)在鎮海(浙江寧波東北)登陸,又攻陷寧波(浙江寧波)曾經宣稱要英夷的筋做馬鞭的華東戰區總司令(欽差大臣兼兩江總督)裕謙,於全軍覆沒後自殺。旻寧又驚又氣,任命宰相奕經出任東南戰區總司令(統籌東南沿海防務·揚威將軍)剿滅英夷。

次年(一八四二),奕經率二萬人銳的大兵團,反攻寧波,被一千餘人的英軍擊潰,奕經僅逃出命。英艦進攻乍浦(浙江平湖乍浦港)清政府最自豪的滿洲兵團,看見那些夷人的軍艦像山一樣面而來,上面噴著妖怪一樣的滾滾濃煙,天空一片漆黑,不覺的魂飛天外,竟然一鬨而散。英軍不久即攻陷上海,逆長江而上,再攻陷鎮江(江蘇鎮江)切斷江南運糧到北京的運河,然後再駛到江寧(江蘇南京)在江心停泊。樸鼎查提出最後通牒說,如果中國不接受英國所提出的條件,就開炮轟城。

清政府的將領對於一向瞧不起的英夷,現在已聞風喪膽,文職官員更驚慌失措,只求早了結這樁公案。皇帝旻寧除了在奏章上批一些大言不慚的話,以顯示他的愚昧無知外,最後只好派大臣耆英當全權代表,在江寧(江蘇南京)城上豎起白旗,接受英國的條件,簽訂《南京條約》——英國以二千五百人,進入面積比它本土大五十倍,擁有四億人口的龐大帝國,竟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直到下世紀(二十)中參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歷時一百年之久,中國就是打的這種每戰必敗的仗。大黑暗使中國軍隊腐爛,武器窳敗,士氣消沉,用任何方法都無法振作,因為這不單是軍隊問題,軍隊不能孤立於政治之外。

五鉅變《南京條約》共十三條,下列是主要的內容:一中國賠償英國鴉片損失和軍費白銀二千一百萬兩。

二中國割讓香港全部主權於英國。

三開放廣州、福州、廈門、寧波、上海五個港口為商埠,允許英國設立官員(領事)駐札自由貿易(五口通商)四中英兩國地位平等,公文來往,用平等款式,中國不得再稱英國為英夷。

這是中國第一次簽訂的現代意義的戰敗條約,戰敗國當然倒楣——割地賠款。五口通商,也是一種正常的國際關係。英國從“英夷”升格到跟天朝同樣的地位,更顯示《南京條約》的平等意味,何況中國在事實上仍稱英夷如故,在心裡仍瞧不起如故。可是,《南京條約》的一些附約,接著簽訂,就不是那麼回事了。這些附約是:一一八四二年,再籤《善後章程》八條。

二一八四三年,再籤《五口通商章程》十五條。

三一八四三年,再籤《虎門條約》二十條。

在這些名稱不一的附約中,有下列規定:一英國人之間,或英國人跟中國人之間,任何爭執,英國人不受中國司法審判,而由英國官員審判(領事裁判權)二英國軍艦可在五個商埠停泊,保護商民。

三英國在五個商埠,可以租地建屋(到了一八四六年,英國在上海正式劃定區域,稱為租界。在租界地內,視同英國本土,中國不能行使主權。以後各國紛紛仿效,中國國內遂又有國)四中國以後給與其他國家任何利益,也應同時給與英國。

這才是真正的不平等條約,在這些附約中,英國利用中國清政府官員對國際事務的茫然無知,一半恐嚇,一半欺騙,使清政府在糊里糊塗中任憑英國擺佈。而對引起戰爭的鴉片問題,反而像沒有那回事一樣,雙方誰都不提。英國是故意躲避形諸文字,因為用條約保護販賣毒品,將成為歷史上的汙點;尤其中國一旦醒悟過來,要求互惠,英國勢將非常尷尬。清政府已神恍惚,唯恐提起鴉片這個不祥之物,會招來更大的麻煩。就在這種誰都心裡有數,卻閉口不言的情況下,鴉片恢復進口,而且比從前進口更多,中國人毒的數目也瘋狂增加。——到了本世紀(十九)末,大多數官員和稍富有的中國人,都沉湎在煙榻之上,我們應對這個烏煙瘴氣的社會景觀,保持深刻印象,才可以瞭解中國一天比一天陷於絕境的緣故,鴉片的普及是重要原因之一。

中國閉關自守五千年的古老大門,從此被英國的軍艦大炮打開,再不能複合。接著美國總統泰勒派遣全權大使顧盛,拿著一封“孤統攝二十六邦”的圖書,乘軍艦到了廣州,清政府官員已成了驚弓之鳥,急忙跟他簽訂《望廈條約》法國軍艦像逐臭的蒼蠅一樣,也聞風而至,清政府代表耆英鼓起膽量,稍為表示遲疑,法艦就開到廣州海面示威,宣稱將北上攻擊舟山群島,耆英也急忙跟他簽訂《黃埔條約》又接著是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時、普魯士(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荷蘭、丹麥、瑞典等等,一些中國曾經聽說過,或從沒有聽說過的彈丸小國,在過去就是前來進貢也不見得夠資格的,現在排隊而來。清政府手忙腳亂,無法招架,於是只要他們能報出一個國名,清政府就一一跟他們簽訂條約。所有這些條約中,都有“利益均沾”條款,他們雖沒有把中國打敗,結果卻每一個都是戰勝國,跟蝗蟻一樣叮在中國身上血,凡英因在《南京條約》附約中所享有的片面最惠國特權,諸如領事裁判權、軍艦護僑權之類,他們也都同時獲得。在這些彈丸小國眼睛中,中國是一個土頭土腦的大肥佬,如果不乘機坑騙一下,簡直良心上過不去。

這是自從盤古開天闢地以來,從沒有過的鉅變,中國所面臨的差不多全是中國一向自負的傳統文化中所沒有的東西,不但軍艦大炮從來沒有,連隨著軍艦大炮帶進來的新思想新觀念也從來沒有。中國固有的生活方式和固有的意識形態,開始受到強有力的西洋生活方式和西洋意識形態的無情衝擊。

在生活方式方面,諸如:意識形態方面,大部分屬於士大夫階層的儒家系統思想,和農業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