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3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小狐看書】
的陸辭則主動提出,由他前去接待。
他與曹瑋將軍早年便建下情,年歲相隔甚遠的二人卻頗為惺惺相惜,之後也因狄青這層聯繫,常有書信來往。
每當陸辭回京時,必然要備重禮去看望曹瑋家人,也捎帶去關於曹瑋的消息,同他們關係頗為密切。
這幾年分別為東西線主帥,遙遙配合,儼然更有默契了。
在無數人爭先恐後地要跟這位炙手可熱的大將軍套情時,陸辭自然不必去湊這熱鬧。
而他這般知情識趣,將接待遼使的任務接去,不單是趙禎心裡熨帖,朝臣們也頗為滿意。
想必,有了集賢相前去接待,風頭盡被曹瑋‘搶去’的遼使再不滿,明面上也發不出什麼牢騷來了。
陸辭領了這一差使後,卻先回了趟自家相府,特意接上狄青。
卻說,隨著要前去成都路赴任的最後期限的接近,狄青的心情也越發低落起來。
他雖對公祖百般信服,但眼看著只剩三了,還未有影子,不免有些焦慮。
他不好開口問,便鉚足了勁在夜裡粘著纏著戀人,做好了這樣的好子過一天少一天的準備。
在前去城門接遼使的路上,陸辭好似未看出他心裡的焦慮,笑著考他:“青弟不妨猜猜看,這次契丹使者前來和談,能否成功?”狄青稍微打起神來,應道:“應是能成的。”在這場曠
持久的戰事休止後,不管是要如何與吐蕃分最終戰果,還是修養民息,都需要時
。
且不說吐蕃這一盟友本就稱不上多牢靠,單是實力同樣雄厚的遼國虎視眈眈,三勢繼續爭鬥,只會各自遍體鱗傷。
哪怕真要打,也不會選在此刻。
陸辭莞爾一笑:“那你不妨再猜猜看,曹將軍此次回京後,還會否再被委派守關重任?”狄青略一沉,回道:“官家宅心仁厚,而曹將軍年事漸高,雖還稱得上力強,然思念家人已久,若此次和談成了……”陸辭笑著點頭:“天時地利人和,若無差錯,樞密使之位,曹將軍應是坐定了。”狄青吃了一驚。
這絕非是因他認為曹瑋不配其位,恰恰相反都是,在他看來,掌管軍國機務、兵防、邊備、戎馬之政令,出納密令,內外軍招募、閱試……等大事,與中書對持文武二柄,號為二府,地位崇高的樞密使,當今唯有曹瑋足以勝任。
但眾所周知的是,自曹瑋之父曹彬之後,以文抑武風氣漸盛,鮮少有武臣能擔此位了,而多以文臣任之。
不過,曹瑋若真出任樞密使,以他出身、資歷和功績,朝臣們都說不出二話來。
但可想而知的是,後續矛盾,則將層出不窮——以曹瑋的直做派,不說大刀闊斧地改動,也定然要逐出一些尸位素餐者,大肆提拔此次伐夏之戰中建功立業的武官。
如此一來,文武鬥爭化,官家必然焦頭爛額。
以小皇帝那漸
銳的嗅覺,多半會預知此時,從而刻意迴避這一封賞,選擇另作賞賜,以免除後續麻煩才對。
好似看穿他想法的陸辭笑了笑:“多擢用武人,已是必然趨勢,即使官家有意躲避麻煩,我也會大力勸說的。”北邊的局勢是暫時平息了,南邊卻還暗波湧動呢。
陸辭對所有人眼中稱得上‘蠻荒之地’的廣南路,一直稱得上十分關注。
他所看重的,自然不只是那鮮甜美味的荔枝,也不只是暗藏野心的趾國,而是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
大宋全國上下,如今蓄養兵士已有近七十萬,在一切太平時,他們便成了拖垮經濟的‘冗兵’,長久以往,也將喪失剛鍛煉出來的強大戰鬥力。
況且在這場大勝過後,不管是一貫懼戰避戰的朝廷,還是宋軍,或是平頭百姓,都充滿昂揚鬥志。
若讓一切就此徐徐平息,未免太過可惜這餘韻了。
倘若能趁著所有人還頭腦發熱時,讓新任樞密使的曹瑋與他達成共識,同意派遣兵士將南邊道路打通,再利用現今大宋這堪稱世界頂尖的造船和航海技術……
那不管是提前把史上南宋的路子發揚光大,徹底貫通南邊商路,或是更大膽手狠一些,搶先一步,派兵去海外殖民,都大有可為。
天地如此廣闊,不到時機真正成前,實在不必去盯著兵強馬壯的遼國、或是松而不散的吐蕃這兩塊硬骨頭啃了,也能留有更多條後路。
作者有話要說:註釋:1.廣南路:宋室消滅南漢,統一嶺南後,設置廣南路,又分為廣南東路和西路,大概就是如今的廣東和廣西。廣南西路作為北宋邊境政區,東南與趾國相鄰,西南則有大理少數民族政權存在。但因
通不便,氣候懸殊,各方面都比較落後,朝廷對廣南路的治理一直很是漫不經心,將其視為蠻荒之地。尤其是少數民族居住多的地方,更是放任自
為主(後來就有了儂智高的叛變)。(《狄青傳》)2.關於大宋造船的先進程度,早期章節已有註釋,
覺你們大概忘記了,我再註釋一次宋人的造船技術也遙遙領先於世界。宋代船塢已經掌握了非常成
的水密艙、平衡舵與可眠桅技術。水密艙技術在航海中非常關鍵,它可以保證整個船不會因為其中幾個艙區進水而沉沒。宋代發明的平衡舵可以升降,以適應在深海的航行及在淺灣停泊,歐洲在十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