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小狐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天開的話本故事的柳七,都萬萬沒想到……如今這‘柳鴛鴛’的名氣,已經不比他的大名要遜多少。

當然,也與他多與同在館閣任職的同僚聚會,又聽從了陸辭從前的反覆叮囑,未再輕易應歌相邀,隨意寫些替其烘托身價的豔詞去有關。

於雅集中所作的諸多詩詞,總能得來文士的一致讚譽,令他的名氣穩步上漲的同時,將口碑也保持在一個頗佳的狀態。

但雅俗向來難共賞,柳詞在市井之中的‘傳唱度’,便不可避免地比不得陸辭所知曉的那段歷史裡的了。

反倒是柳鴛鴛這個柳七專為胡說八道而瞎起的化名,在短短几年裡,就已憑藉那十二部話本而積累下一大批忠實讀者,甚至還被一些無量書坊偷制盜版,賣到了其他州郡,從中賺取了大筆利潤。

在別地的讀者,還不乏對此信以為真,既為柳娘子這一痴情女牽腸掛肚,又忍不住嘆薄情的風子陸三元會拮取芳心,還有對這場纏綿悱惻,時分時合的戀情憧憬萬分的。

反觀京城裡的讀者,在明知這些純屬胡編亂造的情況下,卻也被彩劇情和刻意簡化的暢文筆所引,讀得如痴如醉,很是掛心下文。

連少出門的閨閣女子,如郭氏一的貴女,都有不少被這話本引,偷偷派婢女買來讀。

只是這柳鴛鴛十分可惡,在輕輕鬆鬆地吊起他們的胃口後,卻一直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懶散。

推出新話本時,毫無規律可言:有時一年出個三四本,有時一年出兩本都勉勉強強,還拖拖拉拉到年底才來。

他們不得而知的是——柳鴛鴛的勤快程度,完全是由主人翁陸三元有多‘氣人’來決定的。

一旦陸辭叫柳七吃癟了,作為小小報復,文思泉湧的柳鴛鴛便會重出江湖,作出叫陸辭無可奈何,卻讓追捧者們如獲至寶的新話本來。

令一些京中百姓很是不滿的是,柳鴛鴛去年懶惰得令人髮指,在七月出了一本後,就再無任何動靜了。

現年也過了,眼見著冬去來,踏青的人越來越多,他怎還是沒有動筆?

柳七不知有那麼多人正滿腹牢騷,他之所以停筆那麼長時,可不是因為陸辭不再氣人讓他匱乏靈,而是太過忙碌,無暇分身的緣故。

單是為去秦州的事奔走,就已耗費了他館職外的所有力了,哪兒還有空寫新話本?

柳七也實在不明白,怎麼當年身為四品升朝官的小饕餮申請外任時,怎就那般順遂,最近連朱弟都能一併帶走。

輪到他身上時,怎就千難萬難了呢?

人說進京難,卻沒說出京也這麼難啊!

柳七自打眼睜睜看著朱說離開的那起,就沒停過東奔西跑,還豁下臉皮來,請有升朝資格的文友幫著遞一遞奏疏,美言幾句,好替他促成此事。

結果幾個月下來,他的這些努力,全都如石沉大海般,沒有半點成效。

友人們倒是都快應承下來,也的的確確幫了不少忙,但結果卻不如意。

——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柳七簡直愁白了頭,百思不得其解。

要是讓他知道,自己的這一番奔走反倒起了反效果的話,怕是得懊惱得以腦袋撞牆了:見素來想一出是一出,天真爛漫的柳三變要鬧著出京去,還非得往邊關跑,那些愛他詞作的文友們,具都被嚇得不輕。

邊陲重地隨時戰鼓擂擂,升起狼煙,是武將們奮死拼殺,掙功名,保家衛國的危險地方。

又哪兒是柳七這種才華橫溢的細文人能去的?

看他鐵了心要走,更是讓他們如臨大敵,私底下聚起來商量了好幾次,很快達成一致,決定將這事對外瞞得死死的,能攔多久就攔多久。

當然,不能叫柳七看出破綻,得統一口徑,好好應付。

柳七則是痛定思痛,琢磨多後,最後一狠心,四處託人,幫他次遞了份摺子上去。

那位受他所託的友人,剛巧也是暗中妨礙他目的達成的人之一,為此正做賊心虛,自無偷看的卑鄙心思。

在他看來,不論柳七再言辭懇切,情況也與張亢的截然不同。

剛為放走一個張亢而頭痛不已的官家,是斷無可能容其胡鬧的。

果不其然,剛打開柳七的摺子,正為等柳鴛鴛的新話本都快有大半年、還沒半點音信而暗自著急的官家,當場就被氣樂了。

好啊,一波剛平一波又起,連柳七也來湊熱鬧,非要棄文從戎?

趙禎忿忿一哼。

怎整天想些有的沒的,怎不知體恤體恤沒話本可看的可憐京師百姓,再去做點能做的正事!

就顧著學小夫子的做派,真是太不像話了!

趙禎偷偷生了頓悶氣,將這張柳七寫得既誠懇又漂亮的奏疏給狠狠地批了‘胡鬧’兩字,剛要送走,又沒忍住,拿回來翻開下一頁,再添幾字‘想都莫想’,才痛快一揮手,令內侍送走了。

柳七不料那麼快就得了音信,就在他滿心期待地翻開時,便被那鮮紅的批示給兜頭潑了一盆冷水。

然而在對柳七進行了沉重打擊後,趙禎還覺不夠,為了在本上解決問題,他派人將這位突發奇想的大才子給請入了殿中。

直接下令,讓柳七趕緊以柳鴛鴛身份寫新話本的話,顯然是行不通的。

以柳七的古怪脾氣,會不會聽話還是一回事,更不妙的局勢是倘若傳了出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