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口氣,先在紙上寫下‘工匠’和‘弩’。
然而工匠難尋,弩造價高昂,也不知能取得幾分進展。
民生經濟方面,相比起來,還算好解決的了。
衣食足而知榮辱,在缺衣少食,物資匱乏的秦州,自然不必考慮建立書院等事。
倒是經他調查後發現,牧民的常飲食習慣中,受先唐影響,已變得
本離不開茶葉了。且因願來秦州做生意的商隊寥寥無幾,一些在沿途各州賣不出去的
劣茶葉,都能在牧民當中驚人的價格,而一些品質較好的茶葉,更是受到各族中貴族的追捧。
正是衝著這些‘冤大頭’肯提供的豐厚利潤,才有一些內地商人肯冒著生命危險,長途跋涉來這處。
他們做生意的對象,顯然不是秦州百姓了。
儘管販賣茶葉帶來的利潤足以讓人心動,但大多情況下,因為邦時好時壞,商隊不得不面對尷尬的空手而歸——關引太過難得,榷場百年一開。往往是商隊出不得境,買家入不得來,買賣家都打不上照面,又何談
易呢?
這才導致了商隊來得動力稀薄,一點茶葉能賣出天價的奇怪現象。
陸辭瞭解到這點後,頓覺眼前一亮。
秦州荒地頗多,土壤貧瘠,又因勞力稀缺而無法像在汾州那般進行開採,的確是個大難題。
但對一些對生長環境要求古怪、最好乾硬土質的茶樹而言,卻是適合種植的好地方。
當涉及到別族的貿易時,公驗簽發的條件極其苛刻,就成了尋常商隊的阻礙,但對身為秦州知州,人脈頗通的陸辭而言,卻是輕而易舉。
曹瑋不擅內政,只知節不知開源,偏偏有的錢是省不得的。迫不得已下,他才叫公使錢留下了這麼個大窟窿後,連補都想不出辦法補。
但在陸辭翻看過以往記錄,再綜合對牧民茶葉購買力的調查結果,不難看出,只要將榷場開放個三四回,哪怕單靠稅收,都能完全補回這筆空缺了。
加大互市貿易,可謂彼此受惠。
對大宋而言,不但加近了與各部族的聯繫和了解,還可拿些對宋人而言不過是唾手可得的茶葉、或是華而不實的綢緞,來向對方換目前最為匱乏的軍事資源馬匹。
對其他部族而言,能有一條讓他們可以固定獲得到品質較從前要更好、價格還更為穩定合理的茶葉的渠道,也是求之不得。
這麼一個大好商機擺在眼前,陸辭自然不可能不心動。
於是在想定之後,就毫不猶豫地在紙上寫下‘鼓勵購置、移栽茶樹’,‘開放榷場’等字樣……
因事務太多,導致陸辭最近只要一忙起來,就變得不知時辰,常常錯過飯點。
而在署中值守的其他官吏,對這位模樣俊秀,平時微微笑著很是和氣的長官雖印象頗佳,卻到底礙於不夠悉,也不好上前提醒。
等陸辭終於因飢腸轆轆而被迫放下工作時,官署膳食的時間已不知過去多久,只有遣人上街,就近買碗雞絲餛飩嚐嚐了。
美食對他而言,到底只是安逸閒暇時的消遣,跟迫在眉睫的危機比起來,當然算不得什麼了。
狄青在這一個月裡也未閒著,雖少了公祖給他一對一地進行輔導,卻得以被放入軍營中,隨曹瑋臨走前推薦的那位於騎
的李超專心修習,可謂過得無比充實忙碌,獲益匪淺。
一天結結實實地隨軍士們訓練下來,他再力旺盛,體力非凡,年紀到底還是偏小,不比正值青壯的軍士,起初累得不輕,一結束連澡都來不及衝,就臭烘烘地悶頭就睡。
狄青不得而知的是,因他是被新任知州——那瞧著就與曹瑋將軍不是同一路的弱質文臣陸辭帶來的親眷——除得了曹瑋親口叮囑的李超當真盡心負責、對他毫無偏見以外,其他兵士可都是對這明目張膽的‘關係戶’很是不屑的。
這才多大個崽子,就敢送進兵營來?
雖說狄青瞧著比實際歲數要成得多,一身瞧著瘦,卻全是紮實的腱子
,半點跟‘嬌生慣養’該有的形象搭不上邊,但絕大多數兵士還是隻將他當做一樁推不開的……能一口氣吃一桶飯、飯量大得嚇死人的麻煩。
他們實在不想開罪新知州,又不願留個紈絝子弟在兵營裡彆扭。
合計之下,就定下了讓狄青受到挫折,知難而退的計策。
於是在狄青參加訓練時,為免讓這份針對顯得太過明顯,但凡是他輪到在的那一隊,當訓練任務就安排得額外沉重,不得不尤其賣力,其實讓該隊的軍士也累得苦不堪言。
讓他們目瞪口呆、始料未及的是,原以為本吃不了這苦頭,頂多咬牙堅持個一兩
的狄青,
本不似他們想象的那般很快就受不住跟不上隊伍的丟人現眼、或是直接就累趴下起不來,竟是硬生生地撐了下來不說,還以驚人的速度適應了下來。
仍是一派沉默寡言,一點沒這個年紀的跳脫躁,但這般超負荷的訓練持續了一整個月,他卻一天表現得比一天輕鬆。
到最後,竟是在他們都累得爬不起來的時候,他還跟個沒事兒人似的能隨意蹦躂,頂多是多淌個幾滴汗,氣得急一些而已。
這麼一反襯,遊刃有餘的居然成了這個‘公子哥兒’!
親眼看到狄青從略顯疲憊、漸漸被鍛煉出現在還能生龍活虎,力充沛的模樣,一干想折騰他卻反受其苦的兵士,都羞慚得恨不得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