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大半個時辰,才用完了一頓午膳,對忙碌了好幾個月的他而言,已是近期很少見的奢侈享受了。

當然,小孩兒能剋制住自己貪玩的天,在乏人督促的情況下,還這般勤奮好學,自是值得鼓勵的。

——可比為了做官、充滿功利地進行應試學習的他,要可貴多了。

陸辭這麼想著,角掛上了鼓勵的微笑,在狄青腦袋上:“我還真沒瞧出來,你竟然是個好讀書的。”狄青面上不知不覺地已掛上了滿滿的笑,定定地看著陸辭,一眨不眨。

陸辭卻已收回了手,大方表示:“每個季度,京城裡的一間書鋪都會給我送些最新刊印的書籍來。既然你這般好讀書,那我便投你所好,只要一讀完,就派人給你捎去,以作一閱吧。”狄青:“…………”陸辭說完之後,並未留意到狄青一下蔫了下去的生無可戀,而是匆匆走了。

一想到要開闢新的土地,再進行招商的計劃,他就覺得渾身都充滿了假期加班的幹勁。

只是陸辭的休沐,並非休衙。

當看到陸知州風風火火地又走了回來,將自己關在了資料庫藏裡時,所有人面面相覷,都在彼此眼中看到了‘果然如此’,出個心領神會的善意微笑。

大多數官吏,在親眼目睹過那遮天蔽的可怖蝗來襲,卻被所有人意想之外的鴨群打擊得潰不成軍的一幕後,就對早早遇見到蝗災這點,還堅定地貫徹了一件件防蝗措施的陸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

但在得知別的州府軍監幾乎各個受災慘重,蝗蟲一過、地裡顆粒無收時,他們後怕之餘,就對陸辭滿是敬佩了。

崇文俊等實幹派官員,更是興奮得在心裡下定決心,要比知州還賣力幹活。

除非是隻想著老老實實混資歷,寧求無過、不求有功的那些人,但凡是還有雄心壯志,想有一番作為也好,想為百姓謀取福祉也罷,有這麼一位力充沛、機果斷、敢作敢為的新知州在,顯然是天大的好事。

他們不知的是,若放在一年以前,想讓自認是一條鹹魚的陸辭相信,他在天高皇帝遠的汾州任知州時,竟會變成個連休沐都要自願回來忙公務的工作狂的話……那怕是比登天還難。

偏偏此時此刻,陸辭對自己的轉變還無知無覺,在翻閱那在別人眼裡除了枯燥乏味,便是讓人頭大如斗的往年資料時,甚至還有幾分樂在其中。

連以前很是引他的美食,都不如‘怎樣將汾州越變越好’這一主題來得讓他興趣,為此孜孜不倦地奮鬥。

在資料庫裡待了足足半個多月後,陸辭卻陷入了困境。

要想鼓勵更多的商人駐紮和來往此地,大的是修路修地,小的則是給商人提供便利和優惠。

需要投入的錢財,能從哪兒來?

他在查清賬目後,起初不可避免地將主意打到了公款頭上。

身為知州,他能動用的公款,可真不是一筆少數目。

哪怕汾州不比別的州縣富裕,但也是多年來的積蓄,絕不是陸辭獨自奮鬥來的所得,就能比得的。

然而再多的錢,只要一直放著不動,哪怕在不斷累積,也還是會不停貶值。

對這極其明顯的一點,陸辭自然不會蠢到認為,歷任的知州都看不出來。

但他們除了必要的消耗外,都默契地不會去動它。

而每必須動一分一文,都要在文書中寫得清清楚楚,請求上頭批閱。

而朝廷對此類申請的批示,則是無比苛刻,幾到了吹求疵的地步——最明顯的例子,便是‘官不修衙’。

官署破敗,要想稍作修繕的話,要走的程卻足夠將人累得頭昏腦漲。

與其惹那麻煩,倒不如忍上幾年,等資滿走人。

說到動用公款去做生意的話,便是個不折不扣的灰領域了。

當然,放在一些個位高權重的官吏身上,這樣的行徑,可謂屢見不鮮。

但他們大肆挪用公款,再借用官府的名義與民爭利,所斂得的利潤,就全拿去中飽私囊了。

只要及時填補回去,不存在虧空,又沒人告發的話,大多數人都運氣好得能逃過臺官的彈劾。

臺官對此潛規,也不是一無所知,而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以免引起公憤。

對些本就權力有限,還受到掣肘的其他官員而言,就只能盯著這塊誘人的肥口水,而不敢輕易去碰了。

陸辭不猶豫。

他雖願將投入所得,悉數歸還公家,但這麼一來,一旦出了任何差錯,責任仍會全落在他的頭上的。

屆時負責審查案件的官員,可不會在意他的本心是好是壞。

朝中雖有王旦為他暗中保駕護航,可同樣也有王欽若等人伺機而動。

他這看似微小,卻也有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可能。

若是自己輕易妄為,落了話柄,連累的恐怕不只是自己一人的仕途,而會被王欽若等人拿去借題發揮,讓推薦他往地方任官、向來做事謹慎的王旦也受到攻擊了。

陸辭再三斟酌後,還是不得不承認,自己在汾州,只能稱得上是剛剛站穩腳跟,初步累積了一點聲望。

但離徹底掌控這裡,卻還是差太遠了。

陸辭輕輕地嘆了口氣,無奈地暫時擱淺了這一很是誘人、卻有急功冒進之嫌的念頭。

——還是再等個一年吧。

陸辭在壓下那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