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了,死屍滿地,多達幾千斛……”更有京城附近最靠近法壇的蝗蟲的卓越表現,它們居然“紛紛絕食,自行死亡。”等於畏罪自殺了。
一片形勢大好的喜人景象,趙恆是先絕望然後又樂觀。他一邊加強了祈禱的力度,一方面要求各級幹部們組織人力去撲打蝗蟲,焚燒蟲卵,有計劃有步驟地掃“蝗”。在他想來,這樣雙管齊下,蝗蟲應該很快消除了。可是有一條,經過了十多年神靈灌頂的宋朝臣民們還會有現實化的科技觀念嗎?
宋朝的官方史書都承認,各地官員們基本上都沒怎麼去認真理會蝗蟲。於是幾個月之後,連長江以南的各地州縣也都被蝗蟲覆蓋,全國大地一片“蝗”,局勢無法控制了!
這是國庫儲備燒光光之後,連當年的口糧都成問題了。任何一個稍有頭腦的人都會清醒地認識到,宋朝的國力經濟已經驟然倒退了二十餘年,連趙光義時期最艱難的歲月都不如了。試想那時也不會國庫全光,糧食顆粒無收吧?!
災情終於隱瞞不住了,各地的告急文書雪片一樣地飛進了紫城,趙恆的心情可想而知。尤其是有一天,他正在吃午飯,突然間外面的陽光不見了,天地一片昏暗,他連忙派人出去看,緊跟著不等回報,自己也親自走了出來。
只見天空中無邊無沿,遮天避,全都是蝗蟲……當天的蝗蟲終於全都飛過去了,可皇帝依然站在殿外,不言不語,木然呆立。
過了好久,他才慢慢地走回了宮殿裡,坐到自己的位子上。但是不吃、不喝、不說話,宛如一個木頭人。好長時間之後,近侍們才發現,陛下病了。
一個聲音在趙恆的耳邊轟然迴響,震徹他的心神靈魄:“……將以欺上天,則上天不可欺;將以愚下民,則下民不可愚;將以惑後世,則後世必不信!”這是他的臣子孫奭對天書降、聖祖臨等一系列造神運動所下的定義。其中“將以欺上天,則上天不可欺。”的話一定會讓他寢食不安、魂驚夢怕,因為他真的信。經過十多年的
虛作假,在外人看來,他是在享受著諸天神佛的全力保護,可他自己清楚,如果真的有神,他完全是在欺神、騙神、瀆神!
再加上現在突然出現的蝗災,試問誰是當事者,不會心驚跳呢?(《如果這是宋史2》)2.捕蝗法皆出自清朝陳芳生的《捕蝗考》(所以原文沒有標點符號)現摘錄相關內容。
一王禎農書言蝗不食芋桑與水中菱芡或言不食菉豆豌豆豇豆大麻苘麻芝麻薯蕷吳遵路知蝗不食豆苖且慮其遺種為患廣收豌豆教民種植次年三四月民大獲其利一飛蝗見樹木成行或旌旗森列毎翔而不下農家多用長竿掛紅白衣裙群逐之亦不下也又畏金聲炮聲聞之逺舉鳥銃入鐵砂或稻米擊其前行前行驚奮後者隨之去矣一用稈草灰石灰等分細末篩羅禾稻之上蝗即不食一蝗最難死初生如蟻之時用竹作搭非惟擊之不死且易損壊宜用舊皮鞋底或草鞋舊鞋之類蹲地摑搭應手而斃且狹小不傷損苗種一張牛皮可裁數十枚散與甲頭復收之一捕蝗不可差官下鄊一行人從蠶食里正里正又只取之民戶未見捕蝗之利先被捕蝗之擾謝絳論救蝗曰竊見比蝗蟲亙野坌入郛郭而使者數出府縣監捕驅逐蹂踐田舍民不聊生謹按
秋書螟為哀公賦斂之
又漢儒推蝗為兵象臣願令公卿以下舉州府守臣而使自闢屬縣令長務求方略不限資格然後寛以約束許便宜從事期年條上理狀參考不誣奏之朝廷旌賞録用以示
勸一附郭鄉村即印刷捕蝗法作手榜吿示毎米一升換蝗一斗不問婦人小兒攜到實時
支如此則迴環數十里內者可盡第一百一十一章王旦進宮來時,趙恆心情難得不錯,正在研究道經。
即使被打擾了,他也不惱,而是笑著招呼王旦:“近些年來,倒是沒見王相這般焦急過了。”王旦卻笑不出來,沉默地行了禮後,便將陸辭的奏疏雙手奉上。
“又是那小饕餮的?”趙恆瞥了眼上奏疏之人的名字,笑了笑才接過過,結果只翻了幾翻,碰觸到觸目驚心的‘蝗患’字後,臉很快嚴峻下來。
誠如陸辭在奏疏中所言的那般,左藏庫大火,無數珍藏被付之一炬,如此損失慘重,又如何是輕易能恢復過來的?
倘若再來一場蝗災,哪怕隻影響數州,所需撥下的賑濟,也是無比沉重的負擔。
等趙恆近乎屏息地將奏疏讀完後,已是心驚跳,茫然無助。
在奏疏之中,陸辭未有過隻言片語,而趙恆與王旦卻是心知肚明的,為此發虛的,還是另外一點。
先是忽如其來的熊熊大火,後是蓄勢待發的可怖蝗害……
二者接踵而來,波折不休,莫不是真是上天當真有靈,對他近些年來轟轟烈烈的造神瀆神之舉表示震怒,才接二連三地降下災害?
左藏庫大火時,趙恆雖心痛,尚能緩過氣來。
隨著大半年一晃而過,也淡忘得差不多了。
但讓人聞之變的蝗災,卻充分將之前的懼意一同喚起,捲土重來。
見趙恆神恍惚,王旦出聲了:“依臣之見,陸知州所言雖不可盡信,但亦不可不信。”趙恆半晌方才回神,虛弱地點了點頭,道:“朕明
便著人籌備開壇做法,祈求上神庇佑。”王旦狠狠地皺了皺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