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個孩子則要麼繼承父業,要麼另覓出路,合力供一人讀出來。
要想讓官學的補助跟上,就得先發展這地方的經濟,也急不得。
但先幫眼前這人一把,於陸辭而言,還是輕而易舉的。
他將之前取出的《秋》和《禮記》取出,要贈予狄青時,先笑眯眯地摸了摸對方的小腦袋,玩心一起,唸了句:“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啊。”狄青已被陸辭這一近在咫尺的笑
得七葷八素,稀裡糊塗地答應下來。
陸辭見耽誤這麼一會兒,時辰也差不多出門了,便讓健僕帶上些銀錢,先把狄青領去官學一趟,將進學之事敲定了,最後送回狄家社去。
作者有話要說:註釋:1.狄青一族跟狄仁傑,同屬甘肅天水狄氏。狄氏家族在往東遷徙時來到了汾陽,晉陽一帶,狄仁傑一族在今太原市狄村安生,狄青先祖落到了汾陽狄家社一帶。(《狄青傳》)第一百零三章將狄青這一小
曲做了安排後,陸辭不再耽擱,備齊物件後,徑直翻身上馬,不緊不慢地往官署的方向去了。
他手頭雖寬裕,但也沒奢侈到讓下僕也擁有馬匹做坐騎的程度,除他所騎的良馬外,就只剩兩匹用來拉運車架用的老馬了。
只因是入職的頭一,他才帶了兩名健僕,專門替自己帶上個人用品,好安置到官署裡頭。
汾州城的戶數雖較陸辭沿途見過的那些要少上許多,但在這早市剛開不久的時候,也是人來人往的熙攘熱鬧。
富戶自也不比別處的多,是以一大早地見著陸辭這麼個騎著一瞧就價值不菲的高頭大馬、穿著官服,生得還極為英俊瀟灑的郎君時,都不由愣在了原地,一邊好奇地望著,一邊小聲議論上幾聲。
也沒幾個具備只從顏就辨認出他品秩的見識的人,但看個熱鬧的心思,卻是人人有的。
見陸辭背後不過跟了兩個健僕,派頭並不鋪張,又是微微笑的漂亮模樣,就有人沒忍住,揚聲問道:“那小郎君,可是新來上任的官兒不成?”陸辭雖未因他停馬,卻看向他,毫無架子地溫聲道:“正是。”聽得這答話後,縱使已從官服瞧出這大小是個官的圍觀百姓,還是抑制不住地到驚奇,不
把他這年輕得過分的俊美面孔看了又看,那人已問了:“是什麼官兒呀?”陸辭莞爾一笑,大大方方道:“我自汴京來,是為知此地事。”知事,知州事?
一州……之長的那個知州?
聽得這話後,所有人腦海先是一片空白,等反應過來後,瞬間怔住了。
他們瞪大了眼,定定地看著陸辭,滿臉的驚訝怎麼都遮不住,好似他身上開了朵花似的。
陸辭微微笑著看著他們,也不多做辯解。
最後不知是誰先回過神來,率先拍了拍腿,哈哈大笑道:“這位官爺啊,可這種玩笑,還是不要輕易開得好!”把陸辭的話當做少年人的玩笑後,剛一時凝固的氣氛,才重新活躍起來。
還有人誇張地拍撫著口,看陸辭一副好脾氣的樣子,索
心服口服地
嘆道:“您瞧著一本正經,說起笑來卻是厲害,竟連我都蒙過去了。”
“我還當是剛聽岔了哩。”
“好似咱這地兒的新公祖還未來吧?”
…
…
聽得他們已徹底偏離了原話題的討論,陸辭挑了挑眉。
這可不能怪他,分明是說了大實話,奈何無人肯信啊。
陸辭願一笑置之,然而跟在他身後的那兩名健僕,就不那麼樂意了。
他們跟這位僱主後頭,也有大半年了,觀他為人處世所生出的敬意,也早已不受其尚輕的年紀影響。
見明明說了真話,卻被其他人這般輕忽對待,就忍不住皺起眉頭,斥他們個對長官不敬的罪過了。
然而這念頭甫一冒出來,他們的頭個反應,就是看向陸辭,看看郎主的意思。
陸辭僅是淡淡地掃了他們一眼,他們便瞬間會意,立馬低了頭,不再左顧右盼了。
一行三人很快順著人,來到了破破爛爛的官署。
雖已在外頭看過很多次,但真正想到要在這不折不扣的危樓裡工作三年之久,陸辭就越發到難以忍受起來。
尤其跟他呆了小半年的館閣一比,若說後者是清貴中透著雅緻,前者便是破舊中帶著危險了。
不過他經事頗多,即便心裡嫌棄,面上也掩飾得絲毫不,踏入門檻時,更是不曾猶豫半分。
能在官署守門的吏人,顯然比只瞧熱鬧的百姓們要有見識得多。
遠遠看到陸辭所著官袍的顏時,他們就隱約有了猜測。
再看陸辭生得器宇不凡,面上帶著從容微笑,無比明確地朝他們走來時,就近乎印證了。
即使是要例行公事地將人攔下,進行問話和檢查身份時,他們的語氣,也比平時對任何人的都要輕柔恭敬上了數倍。
陸辭微挽起一小截袖口,出系在腕上的敕黃,又從懷中掏出任命的詔書,展開之後,朗聲宣佈道:“戶部員外郎,太子舍人陸辭,奉命知汾州。”四周先是一片難以置信的死寂,旋即便是極度震驚下,好不容易回過神來的喧譁。
亮出身份後,陸辭將敕黃暫且解下,予那兩吏人核對去,便在最快回過神來的一吏人的引領下,穿過籤廳,直到知州的位置上,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