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小狐看書

,飛快地幫著掖好了被腳。

“好好歇息。”陸辭說完之後,就將燭火熄了,帶著朱說出了門,去看伶仃大醉的滕宗諒睡得如何了。

等房門被重新關上後,柳七又耐心地等了一會兒,確定陸辭不會忽然殺個回馬槍了,才坐起身來,取了引火娘點燃燭火。

桌上擺著的,除了柳七平時最愛的糖糕和瓜果外,還有一碗蓋好保溫的薑湯。

柳七定定地看了一會兒,彎了彎角,毫不客氣地用起薑湯來。

——既然小饕餮說了下不為例,那姑且就信上他一回吧。

作為期集重頭戲的聞喜宴一過,基本就只剩刊題名小錄和立題名碑,這相連兩項了。

陸辭身為魁首,又知了諸多職事,得到的同年小錄,也比別人的要緻華麗許多。

別看只是不厚不薄的一份冊子,意義非比尋常,足夠成為及第進士的傳家之寶的。

陸辭也很是好奇,這究竟與之前拿到的猶如文憑的那張小黃紙有何區別,一拿到手,就立刻翻看了起來。

比起他設想的同年通訊錄不同的是,這更像是他們登科的時間記錄表,每一頁都具體到了年月時

第一頁登了御筆手詔,第二頁寫的是御試策的題目,再然後是鎖院的記錄,知貢舉的諸位官員的名姓和官職清單……

陸辭一目十行地瀏覽了幾十頁後,剛準備合上,眼角餘光忽地就掃到關於自己的那條記錄了。

他動作不由一頓,便認真看了幾眼。

只見上面工工整整地記錄著:“第一甲第一人:陸辭,字攄羽,小名饕餮,小字狡童,年十七……”陸辭:“………………”作者有話要說:註釋:同名小錄的主要內容一般包括科詔,省試考官,場次,殿試考官,御試策題,唱名,期集,以及新及第舉人名錄。

每人名下詳列殿試名次,姓名,字,排行,年齡,生,母姓氏,治何經,舉數,兄弟人數,姓,三代名諱,籍貫等等。

文中出現的小錄各式借鑑自《紹興十八年同年小錄》:“第一甲第一人,王佐,字宣子,小名千里,小字驥兒,年二十……”第八十四章小錄顯是人手一份的,且新科進士們的關注重點,顯然大致相同。

他們起初還矜持一下,裝作認真地翻過了前頭幾頁,之後匆匆掠過那些,直奔詳列殿試名次的部分了。

即使最關心的是自己的名次,當目光掠過榜首時,還是忍不住略作停留。

這一看,就不約而同地定格在陸辭的小名小字上了。

——饕餮,狡童?

眾人眼神不有些微妙,齊刷刷地抬起頭來,瞟了瞟微微帶笑,若無其事的陸辭。

小名小字多為家人對小輩的愛稱,也寄託了對其的期許。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若拿一胡餅砸進這進士堆裡,怕能砸出不下十個驥兒和千里來。

但饕餮什麼的……

眾人善意地笑了笑。

恐怕幾十年都只有這麼一位了。

只是把這小名與陸辭在聞喜宴上的好胃口聯繫起來,倒是尤其貼切,毫不違和。

其他進士們都覺此小名與陸辭很是相稱,唯有陸辭本人,可完全不清楚,自己是怎麼在不知不覺中,多出這樣的小名小字的。

一想到這份同名小錄,已被刊印裝裱了五百多份,將由這年貢舉的進士們各自珍藏家中,做傳家寶,祖祖輩輩地傳下去時……

陸辭捏著小錄書頁的手,就隱約緊了緊。

他面帶微笑地將小錄剩下的部分一翻而過,就慢悠悠地看向了柳七。

巧就巧在,陸辭看過去時,恰恰對上了正心虛忐忑地打量著他的柳七的眼神。

陸辭眼神分明平靜無波,柳七卻莫名一個靈,潛意識裡知道,自己這一個答不好就要大難臨頭。

他果斷無比地否認道:“不是我!”眾人紛紛側目,莫名其妙地看著忽然嚷嚷出聲的柳七,而陸辭不置可否地挑了挑眉,徑直看向正睨柳七的朱說。

朱說實事求是道:“平的確沒少聽柳兄如此稱呼陸兄。至於是否與小錄有關,暫且不知。”好事的滕宗諒也笑眯眯地舉報:“狡童倒沒聽過,而小饕餮嘛,則確實是常被柳兄掛嘴邊的小名。”陸辭淡淡地點了點頭:“噢。”柳七一顆心越來越沉,也顧不上譴責二人直截了當出賣他的不講義氣了,無措道:“……真不是我!沒人問過我!我是清白的!”他頂多也就揹著陸辭唸叨幾句,哪兒至於這點分寸都沒有,拿要傳後世的同年小錄來說笑。

然而柳七的信誓旦旦,只差指天發誓,卻只使朱說和滕宗諒默默地對視了一眼,就別開了頭。

就剛那一下,他們具在對方眼裡看到了懷疑的意味。

陸辭不鹹不淡道:“喔。”名姓籍貫和祖上三代等其他內容,皆嚴格摘錄自各位應舉人的家狀,且需經過御藥院中重重核對,自然不會出錯。

但對於小名小姓一類的信息,則無傷大雅,自然不必那般嚴謹核實。

陸辭以魁首身份按例主領期集所事務時,雖以他在正事上的嚴謹脾,斷然容不得出現往年的對非職事者的小錄行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行為,但也沒到事必躬親的地步。

況且在錄入內容時,核對方面的工序是不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