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小狐看書

榮最值得他們振奮的地方,可不是這菜餚有多可口,而是賜予他們這些吃食、還與他們同室進餐的官家。

在看到這些後,柳七和朱說卻不約而同地悄悄側過頭來,看了看他們的陸三元……

果不其然,陸辭那雙若點漆的漂亮眸子,已徹底亮了。

作者有話要說:註釋:1.敕黃:宋制,士人登科即授敕牒,以厚黃紙書之,名曰敕黃。然後赴部銓注,給誥授官,自是脫韋布而列簪紳矣。《屯田員外郎劉公敕黃後跋》2.唱第二甲盡,駕興,入內進膳。(《錢塘遺事》)3.賜黃牒後,對狀元等前三人,“各設位賦詩以答皇恩”,“前三名各進謝恩詩一首”《武林舊事》第七十六章趁著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笑呵呵的官家趙恆身上時,陸辭不動聲地把那一品品美可挹、香味俱全的御膳挨個掃視了一遍。

即便還未真正入口,但是良的賣相,就已經燃起了他的濃濃期待。

不過,在他能真正品嚐這菜餚之前,還需寫上一首謝恩詩。

陸辭心裡暗暗嘆息。

他眼裡的大麻煩和阻礙,卻是別人夢寐以求的榮耀。

自己所做的頌揚讚美陛下的英明神武、文治武功的詩,能被陛下親耳所聽,親口所評不說,還是當著一干名列前茅的登科進士的面被唸誦,被史官載入冊中……

如此風光無限,可謂五榮之至了。

陸辭於眾目睽睽之下閉目沉思時,衛士已在案上鋪好上好的宣紙,擺上筆墨,安安靜靜地候在一旁。

得令作詩的一甲前三皆表現得慎之又慎,沉再三,遲遲不肯落筆。

陸辭因惦記著容易涼掉的美食佳餚,加上之前在涼亭獨坐時也琢磨出了頭緒,便成了三人中最快落筆的一個。

好在命題一目瞭然,中心思想也不言而喻,更沒有嚴格規定的官韻韻腳。

只需拍拍馬,說些歌功頌德的廢話,對此,陸辭還是頗為得心應手的。

他沉心靜氣,信筆揮毫,從落筆到收筆的行雲水,落在靜靜觀看的其他士人眼裡,竟也種賞心悅目的享受。

不見他有片刻多餘的停頓,就一氣呵成地完成了這篇《崇政殿賜進士及第謝恩詩》了。

見陸辭已收了筆,原還猶豫不定的蔡齊和蕭貫,趕緊也著手寫起,不願太落於其後。

這可正中陸辭下懷了。

衛士們很快將三人的詩作收上,由官家過目。

趙恆此時最喜陸辭,翻閱詩作時,或多或少地因為愛屋及烏,而最鍾愛陸辭所作的這首。

他甚至未予衛士去唸,而是親自唸了幾句:“治道修明定清寧,皇威震疊至寰宇。聖皇學問富秋,帝功泰通九天光……不愧是朕的陸三元,寫得的確好!”官家毫不掩飾口吻中的親暱和欣賞,對陸辭這般誇讚,直讓所有士人心裡一酸,都忍不住眼睛發紅地向微笑謝恩的陸辭看了過來。

怎麼又是陸辭?

他們無聲嘀咕。

陛下可真不是一般的鐘愛這位他被欽點的陸三元啊。

別人還只是淡淡的羨慕嫉妒,同樣做了詩章,卻只被官家隨意過目,敷衍地點了點頭,就予衛士去唸誦的蔡齊和蕭貫,心裡的失落便變得更大了。

唯有朱說和柳七,他們看向陸辭的眼神,還是一如既往的溫暖和誠摯。

陸辭謝恩過後,看向二位友人,心裡不由一暖,亦對趙恆這形同於將他架在火上烤的另眼看待,到很是無奈。

得虧這些人以後與他共事的可能不高,即便有那麼一,這的影響也被消除得七七八八了。

要不然的話……

陸辭未錯過蔡齊和蕭貫面上笑容一閃而過的微妙不快,不挑了挑眉。

特別是這兩位,心裡不存芥蒂才怪。

然而趙恆的額外恩寵,卻還沒完。

等所有前二甲的士人難掩動、小心翼翼地就坐後,趙恆便率先舉了杯,小抿一口酒水,便讓內臣為他佈菜了。

官家象徵地動了筷後,底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拘謹了半天,最後還是看著陸辭從容優雅地執起筷箸,挾了一枚赤焦餅入碗中後,才放下心來進食。

無人知曉的是,炙手可熱的新科狀元陸辭,盯上這道赤焦餅,已有許久了。

他剛試探地咬了一小口,就被那脆而不碎的香皮下包裹的柔麵餅,加上溫度正正好、隨這一口徐徐溢出,卻又恰到好處地很快凝在讓人食指大動的細膩燻碎裡的美味汁,給徹底征服了。

看似簡單的一道菜,好似平凡無奇的一塊餅,但真正用心品嚐過後,只要是稍微識貨的人,恐怕都能立刻嚐出這快餅所採用烹飪的技法之繁多、火候之準,調料之細,所擇食材之苛刻……無一不是之又

等咀嚼間將留戀齒的汁水品嚐殆盡後,才將這口美味至極的餅嚥下的陸辭,不輕輕地發出一聲滿足的喟嘆。

真沒想到,在沒有現代那些細廚具的北宋,竟然還能做出這樣的美味來。

陸辭慢條斯理地用完了這塊赤焦餅後,並不急著用下一塊,而是對其他的菜餚也多添了許多期待來,伸筷向了那塊通體雪白、一看就甜軟得很的天花餅……

跟聚會神地品嚐著每一口美味御膳、絲毫不願糟蹋了這難得體驗的陸辭不同,其他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