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魚落雁的故事】(1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2021年1月10第十九章·母在母親的悉心照料下,沒用數天我的病便好清了,而母親本來就只是身體虛弱而已,經過調養,自然也是恢復了往的狀態,並且經過此事之後,她似乎變得更加端莊美豔了……

剛出來是,無知無畏,頹廢,即興,放任,一意孤行,之後一路跋山涉水,山高水遠,漸漸覺得遠處更遠,遠處更高,自己更微渺。身處塵世,恍如塵埃,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生出此等慨,只覺我和母親的關係好像到了一個重要的關頭。

人的一生很長,卻又很短,但我們總要讓自己相信一些事情,堅持一些事情,譬如我對母親動情這件事,從未知相思苦的少年啊,一旦被母親的身姿引,猶如服了藥般對她念念不忘,就連蘭朵兒和雲香都全然忘了。

光之下,母親堅持著她人母的矜持,不肯在和我同房共枕,更是不太願意讓我踏足她的閨房,所以的確並無新事發生。

這樣到了七月份的時候,就連她親手種的瓜果都了,我還是未能再一親芳澤。離她和我成親已過月餘,她已經接受了作為兒子的閼氏而存在這個事實,不過母親似在有意考驗我的定力一樣,時常對我忽近忽遠,給我希望又讓我失望。

唉,都到這一步了,何況在草原上,和自己的孩子亂情在一起並不會有人說她的閒話,母親那天明明都允許我摸她了為啥就是不肯呢,婦人心還是難懂啊,不過我著急歸著急,但又拿母親沒辦法,我總不能每次衝動的時候都要強行和她搞配吧,這樣雖好,但會破壞我和母親十多年的親情,況且不得不說,我其實也很享受和她的曖昧不清關係。

母親手巧,園地裡有她種下的葡萄,還有一大片西瓜。大漠上,白天和晚上的溫差大,瓜果生長的很大又甜,透的葡萄有紫有紅,除了一部分摘下來釀酒,其餘都被分於了侍女們。

這片園地是母親勞作的成果,但母親心好,時令西瓜和蘇果等,下人們都能分得一些。

母親身為大閼氏,更被人追為萬般敬仰的女神,但她從來不低眼看人,這是漢朝人和匈奴人的不同。族人被稱呼為蠻夷胡人,從百年前就開始了,所以我很自己是她的兒子,受她教諭,我的情並不似別的人那般暴戾。

下人們喜歡和我母親親近,當然還有我,我很想討她歡心為她做點什麼,記得母親曾喜歡養花,後來因為我小要照顧我,分不開時間才作罷,再後來就不了了知了。我記得那時母親最喜歡的是薔薇,她總會在一頭烏黑長髮上別一枝盛開的薔薇花朵,那窈窕模樣當年看起來就無比聖潔。

我忽然生出一股衝動,想看看她如今再次頭戴薔薇的窈窕模樣,想來一定會比當年更加聖潔美吧。

我很想將這個想法告訴母親,但又怕她不允,便獨自動起手來。記得湖邊的山上就有許多野花,我便在湖邊的亭子旁找了塊空地,然後翻地,移種,澆水修枝……一連花了好幾天,總算為母親建了一片花園。

母親雖然嘴上沒有說什麼,但看得出來,她心裡是真的很喜歡。除了有她喜歡的薔薇,花園裡還有鳶尾和喇叭花等等,白的和紅的都有,每天有云香陪在她身邊賞花,別提母親有多開心了。

區區小事就能博母親一笑,我覺得這是個好的開頭,便嘗試要為母親再做些事,想到她閨房的一應傢俱,都是當年出賽時帶來的,距今已快有二十個年頭了,有些桌椅的漆已經掉了,是該換換新的了。

為顯尊貴,我先是派人用胡楊為母親重新打了衣櫃和梳妝檯,再用白樺樹為她打了桌椅,就連那張楠木做的也換上了更大的……。最後還拖南來的商人,為她添了一面更大的銅鏡,看著美人閨房煥然一新,唯獨大大的薔字還在,母親都快笑的合不攏嘴了。

事到如今,我為母親做的這些事情,就連放牧的小老百姓都看得出,我是真心實意想討好她。打心底來說,我對她做的事情其實很有限,但對當初嫁給一個老頭的母親來說,還是起了不小的波瀾。

已講不清她當初為什麼會出而來,或許是為了兩國邦和平,也或許是別的,但這開啟了她紅顏薄命的命運是不真的事實,設想一個芳齡少女下嫁一個六旬老頭,心中怎麼可能會沒有不甘,她所有的美麗和驕傲就此毀於一旦,我想她一定心中有過苦悶和不悅,只是苦於沒人訴說,只能任憑命運捉

看著母親的笑顏一天天好起來,我對母親的心心念,還是有效果的,從母親最近看我的眼神,還有她對我的態度,裡頭出的情,能看出她對我也是有情的。俗話說女人是的,更何況受千百年來的男尊女卑教化,女人要持家相夫的思想影響,母親對新的身份是想低頭的。只不過母親她人母的身份,令她一時放不開,縱然有心也無法和我放形骸,所以對我獻殷勤的行為只是略微表現出滿意,享受這種亦母亦的服侍,但嘴上依然不願鬆口,平時也不敢和我過於親近,怕惹來非議。

就這樣享受和母親在一起的生活,不久就到了七月初七的子。

聽說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更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一一做了對應。在古人創作的星宿體系中,“牛宿”由幾顆星組成,位於天方的東岸,因此古人稱其為“牽牛”。而在這頭“牛”的南邊有幾顆小星,其中“織女”星就在其中,在古書《山海經》裡記載,人們將“牛宿星”與“織女星”合稱為“牛郎織女”。後不斷經千百年的時間發展,七夕除了儲七夕水還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美麗愛情傳說。

這些都是在古書那裡讀來的,拒傳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織女會於天上的鵲橋相會,而在這一天,人們也有了祈福許願、乞求巧藝、坐看牽牛織女星的習俗,在大漢朝那裡,更是七巧演變成了七夕,人們除了在七夕夜晚祈求豐收還會祈禱姻緣。

這樣一個好節,又恰逢是一個月上柳梢頭之夜,是該慶祝一番的。母親和雲香都是中原人,她們每年都會小範圍祈福,然而今年不同,時過變遷,命人請了蕭氏女眷,還請了一些王庭附近的其她女眷。草原上的子本來就單調乏善可陳,圖新鮮的女人們都想湊湊熱鬧,在湖邊的亭子裡擺上了新摘的瓜果和上等的美酒,不過能來的只有女的。

下人們很會安排,會心的將我和母親安排在了正坐。侍女們一番心意,母親默然,沒有異議的陪我坐下,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品酒賞月,不時還有人過來為我和母親祝酒,待酒過三旬,開始有人要起舞助興,更有侍女烏雅拿來撫琴到母親身前。

一群芳齡妙女姑娘,自告奮勇的獻舞,有的抬手、有的舞腿,母親也撫手中之琴,撥出一曲玄音猶如天籟。又喝了幾杯,餘皆一曲完畢才落舞,竟有人還不盡興,推搡著起鬨,想讓母親來跳。

亭臺幾位姑娘已經很用心了,不過由於長久居於草野,資質愚鈍又無指導,只能跳一些平淡的動作。而母親則不同,她以前在漢宮中待過,不僅通詩書音律,論跳舞這種事情更是不在話下,大家很想目睹她的風采,而我也很期待呢。

母親喝了幾杯酒,一曲完畢經不住眾人推搡,而且她好像也想試一試,便欣然上前。

只見她踏著小碎步,走起路來猶如翩翩起舞的人間仙子,母親身材婀娜多姿,峰,她今天穿的是一件簡易的淺紅羅裳服侍,前兩座玉峰鼓鼓的凸起,弧線圓妙,看上去就像是透的水桃一樣誘人,而襯托著如此酥的,是盈盈一握的小蠻,堪稱完美的曲線輪廓隨著她的走動而暴無遺,裡面衣的痕跡也若隱若現,淡淡的月光下好不晃眼。

母親走上臺前石階,一身紅的羅裳輕輕起舞著,顯得那麼優雅端莊,儀態萬千,舉手投足見散發著成所特有的氣質。從小到大,只偶然間目睹過母親的舞姿,但都是匆匆一瞥,像今天這般一睹美人舞姿還是第一次,這不僅引得我雙眼一直在她的身上掃蕩著,從她的一頭烏黑長髮到她的一雙大長腿,無一處不讓人讚美不已,這實在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天資尤物啊。

從湖邊吹進來的清風將她的紅羅裳輕輕起,鬢間那調皮的髮絲隨風飛舞,是那樣的飄逸出塵,宛若誤墮人間的成仙子一般高貴嫻雅,讓人生出無限愛意的同時又生不出一絲褻瀆之心。

在步步惟妙惟肖的蓮步之中,她素手一揮,那一條彩的絲帶頓時在半空之中舞出了一道道波,宛如平靜的湖面蕩起的陣陣漣漪,絲帶飄落,羅衫輕飛。隨著母親那成動人的嬌軀原地旋轉,鬆垮的衣裳輕揚飛舞,旋轉著,飄蕩著,彷彿迴旋白衣,勝似霓裳雨衣舞。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