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6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右僕代掌,理論上來說右僕略大過左僕,但左僕陸伯言仗著自己家世出眾,背景深厚,自從當上左僕以來處處打壓右僕,後者鬥不過陸伯言乾脆時不時稱病不朝,將大權全完給了陸伯言。

不過朝臣們都知道:女帝陛下並不喜歡這位左僕,只是看在兩家世的份上不好發作,反之戶部尚書是朝廷中年紀最長,最得陛下器重,而且還最剛正不阿的一位,集三者於一身,朝臣們在一些大事上自然要偏重於戶部尚書。

接到同僚們期待的目光,戶部尚書果然不負眾望,手持玉笏默然出列:“陛下,老臣有話要說。”南宮靜女:“如果是關於石板的事情,就不必說了。”戶部尚書一衣襟下襬,跪倒在地:“縱然陛下不允,老臣冒死也要說。”南宮靜女被戶部尚書這一番話氣得險些七竅生煙,不過這位老先生將戶部治理的井井有條,每一筆出入庫的銀子,物資,物件兒,都有賬可尋。若是沒有他的輔佐朝廷還不知道會變成什麼樣,南宮靜女看著一位比自己父輩年紀還長的老者,頂著一頭花白的頭髮跪在那兒,終是心一軟:“朕恕你無罪,起來說話。”左右兩位大臣立刻上前將戶部尚書攙扶起來,戶部尚書正了正衣冠,將玉笏豎於前:“陛下,為何不將石板上的內容公開,若是上天召示無論兇吉對大渭都有好處,若預言不佳吾等也可早做防範,觀天司好不容易才解讀石板上的內容,陛下萬萬不可棄之不理啊。”南宮靜女:“不過是妖言惑眾,冰封的江面人人可以踏足,說不定是有心人故玄虛。”戶部尚書:“陛下此言差矣……”於是朝堂上又開始了一番爭論,南宮靜女到底是咬死了沒鬆口,一直拖到退朝的時辰,南宮靜女便獨自離去了。

朝中的這些個大臣們卻將來不及逃走的觀天史團團圍住,問他石板上到底傳達了什麼“天意”。

觀天史只是區區五品官兒,哪頂得住這群大人們的威壓?

不過他也知道女帝陛下既然如此排斥,自己要是直接告訴他們那說不定就是死罪,於是觀天史只說了一句:“石板上其實是首藏頭詩……”由戶部尚書帶隊,朝臣們又浩浩蕩蕩來到了觀天司,將八句詩的頭一個字連成了一句話,答案便有了:龍鳳相和,可保太平。

這,不就是上天指示女帝陛下該大婚了嗎?

戶部尚書神抖擻,看著石板面微笑,若是龍鳳相和就能保住太平,這豈不是吉兆嗎?

戶部尚書:“幾位尚書大人,可否到老夫府上一聚?”在戶部尚書的府上,幾位大人達成共識,一定要找到這條“龍”搭成龍鳳相和的預兆才行……

禮部尚書為難地說道:“可……這件事還是要陛下點頭才行,吾等私自尋找,怕是要被怪罪的。”戶部尚書:“陛下這個年紀早就該大婚的,子嗣一事,女子本就比男子難上一些,已經不能再拖了。先帝既然將陛下託付給吾等,我們這些個做臣子的就算是死,也要盡心輔佐!九泉之下才有臉面面對先帝。既然上天也有昭示,吾等豈能瞻前顧後?老夫今就做個表率,稍後我會讓戶部蒐集天下所有姓龍的,屬龍的,生辰八字與龍相關的,在‘龍地’出生的適齡男子,先將這些人的信息收集起來就是一個大工程……”禮部尚書:“既然戶部尚書高義,禮部也要拿出態度來,稍後我會將禮部所有的畫師全部召集調配到戶部聽憑差遣,將符合條件的人肖像畫出來,呈京城,找個合適的機會讓陛下挑選。”

南宮靜女尚且不知幾位朝廷肱骨已經揹著她“達成共識”,她心煩意亂不知不覺竟走到了齊顏這邊,此刻南宮靜女有些不敢見齊顏……

南宮靜女多少也能受到齊顏的不安,若是自己再讓她看出什麼,只會徒增煩惱罷了。

想通這裡,南宮靜女環顧一週見並沒有人發現自己,便默默地退出了半邊宮……

洛北·洛川之上。

經過數的努力,御醫團終於成功研製出瞭解藥,把解藥給將士們服下後絕大多數人都恢復了健康,縱然如此,這次朝廷的損失依舊不容樂觀,不少將士扛不住解藥出爐就紛紛枉死。

好在公羊槐帶來了五萬大軍,才不至於亂了軍心。

洛川已然冰封,公羊槐挑了個晴朗的子,帶著上萬人登上了洛川冰面,一早上已有幾百位將士率先上了洛川,用冰鑿在江面上鑿了一些冰窟窿,不住地用木攪動防止冰凍住,公羊槐帶的人帶了木桶和模具,人到齊,公羊槐一聲令下將士們便開工了。

最初工部的設想是:將水澆築在模具中,做成城牆磚塊大小的冰塊,然後再按照渭國的工序砌成城牆,甚至是城池……

但是通過實踐,發現完全沒有必要這麼麻煩,洛北十分寒冷,幾乎到了滴水成冰的程度,只需用繩子扯出一道線,以繩為參照直接在江面上澆水即可形成工事,用冰磚反而會發生滑動,影響進度……

聽完士兵的稟報,公羊槐大手一揮:“放棄冰磚,直接在江面上澆築城牆!”士兵:“是!”工部官員:“太尉大人,等等。”公羊槐:“何事?”工部官員朝著公羊槐恭敬地拱了拱手,謹慎地回道:“太尉大人,下官以為直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