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林謹玉提前入京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到底不放心,差大丫環瑪瑙送來林謹玉的被褥,林謹玉收下被褥,把瑪瑙趕回內院。

瑪瑙回去稟報:大爺看著神頭兒好,奴婢去時,正聽許先生講功課。有問有答的,許先生面也好。

這才安了心。…睡覺時,林謹玉早早洗漱了爬上,他的被褥都是用織錦棉做的,又滑又軟又香,很舒服。趴在被子上拿著盛他傷藥的小瓶兒玩兒,林家有錢,林謹玉平裡見的都是好東西,最差的也是古董級別的工藝品。

這是個玉瓶,三寸大小。可是你仔細看時便會發現,這可不是一般的玉,這是上好的羊脂玉,細膩柔和,光澤滋潤,握在手裡仿若凝脂。外形雕成葫蘆狀,極是緻,蓋子上還帶了截惟妙惟肖的葫蘆藤蔓,光這瓶子便價值不匪吧。

而且,這不是林家的東西。

林謹玉想,一個幕僚一個月能有多少銀錢,光這瓶子,怕許先生得不吃不喝攢上二十年了。

許先生洗了澡,頭髮擦得半乾,趿著鞋進來,見自己的小弟子握著藥瓶發呆,笑道,“等著上藥呢。”

“哦。”許先生倚著坐,腿上蓋著被子,拍拍腿,林謹玉趴上去,盯著許先生的被子看,抓一把。嗯,棉布的。可是,這是啥棉布啊,光澤比綢緞還雅緻,手比蠶絲更柔軟。

其實股不疼了,許先生的藥還真的有效,林謹玉想著掀開許先生的被子鑽進去,許先生摸摸小傢伙的發頂,“幹嘛,這麼大了,還跟人一起睡?”

“嗯,我從沒跟人一個被窩睡過呢。”林謹玉聲音軟軟地,“先生,讓我跟你一起睡吧。我說跟父親睡,父親都不要我呢。你也算我半個父親嘛。”

“男孩子,別嗲聲嗲氣的說話,噁心。”

“知道了。”林謹玉小手抓著先生的裡衣,閉上眼睛。真是了不得,裡衣的料子也是柔滑細緻。

這許先生到底是啥人呢。有學問,又有錢,怎麼會呆在他們家呢?應該不是壞人,否則以林如海之老練,不可能會平白無故的收留先生。

林謹玉帶著無數疑問,張著小嘴兒打著小呼嚕摟著先生,見周公去了。

不出林謹玉所料,許先生對林黛玉真是讚不絕口。

當然,林黛玉聽課要設一道紗簾,黛玉在裡面,謹玉師徒在外面。饒是許先生自視甚高,也慨林黛玉天資過人。

許先生對林如海道,“黛玉有詠絮之才。”相比之下,許先生對林謹玉的要求嚴厲了許多,口頭禪便是:你比你姐姐差遠了,要笨鳥先飛,知不知道?

於是,林謹玉墮落成笨鳥兒了。

笨鳥林謹玉穿著大紅緞的棉襖,裹得像個球兒似的看母親跟姐姐準備年貨。快過年了,許先生有事要回京都,他便提早放了年假。

從吃食到衣料,從古董擺設到首飾玩物,再有莊子上出產的土貨,林林總總寫了三張單子,這是給榮國府的年貨。

林謹玉笑,“孃親,今年先生回京城,我託許先生打聽外祖母家的事兒了,母親多年不回去,聽些故鄉事也可一解思鄉愁呢。”對啊,林謹玉忽然靈機一動,許先生要跟著林家送年貨的船北上,他何不跟著先走一趟榮國府呢。

笑,“何必麻煩先生,大管家去送年貨,回來定會跟我講的。”

“孃親,大管家過去,外祖母只有高興的,定是好話讓母親放心啥的,哪裡做得了數。”林謹玉道,“就好比中秋時母親生病,不也瞞著外祖母,怕她老人家傷心嗎?還有孃親不是說,二舅舅家有個銜玉而誕的表哥,也不知道那個表哥是什麼模樣呢?”

“聽人說你表哥是個極聰明的,書也念的好。”賈笑著摩娑著兒子的脖頸,“你是一片好心。不過大戶人家,如你外祖母家,公府之後,規矩是極嚴,縱有事也不會傳到外面去。怕先生要白忙活了。”林謹玉暗笑,怎麼會白忙,榮國府那點兒事,連古董商冷子興都知道的一清二楚呢。

“孃親,我們在京城有房子嗎?”黛玉問。

“有,老宅在京城,只是幾十年不住,肯定是破敗了。等你爹爹回去做官,或者致士後,咱們就回去。”賈笑道,“說起來,我自嫁給你們父親,還沒回過京城呢。”

“這有什麼難的,爹爹任這揚州鹽政也快一年半了,官員都是三年一任。等爹爹滿了任期,讓爹爹上摺子,找個輕閒的差事,咱們不就能回京城了麼?”林謹玉笑。

“哪兒這麼容易的。”賈只當他小孩子思慮簡單,笑著搖搖頭。

“為官當思為聖上分憂,為百姓謀福,小小年紀便如此憊賴。”林如海冷哼,抬腳進了房間,快過年了,衙門的事情理得差不多,林如海有空便想著看望子,聽到兒子一番言論,直接開口訓斥。古人講究抱孫不抱子,林如海跟傳說中的賈政比起來,也算慈父了。

林謹玉也不膩在母親身邊了,同姐姐站起身向父親問安。

林如海點了點頭,坐下才道,“許先生這幾天在忙,你就天天窩在內宅玩兒?”

“爹爹,兒子上午到孃親跟前盡孝,下午在房裡溫書。先生已經給兒子佈置了功課,兒子不會偷懶的。”林謹玉笑眯眯的答道。其實古人除了愛板著臉規矩大些,也沒啥可怕的。

林如海早知道兒子功課的事,今不過是一提,見安排得還算可以,便點了點頭,“晚上把你的功課送到我書房來,我要親自檢查。”

“知道了。”林謹玉道,“爹,我想跟大管家一塊兒去京城給外祖母送年貨。”

“這是為何?”林如海並非不講道理之人,相反,他一直在培養兒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摸了摸鬍子,看向才到自己處的小傢伙。興許是因為老來得子,林如海並不似一般人那樣嚴厲,在他的內心深處,對兒子還是很滿意很寵愛的。

為了先去摸摸底,不讓我姐受委屈,林謹玉道,“兒子都這麼大了,還沒有給外祖母請過安呢。再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兒子想出去看看。這途中有先生跟大管家照看,兒子身體也好,爹爹跟孃親也不用惦記我。”

“這怎麼行?”賈先反對,兒子自打落地,從沒離開過她的視線,這是她的命子,她一千一萬個不放心。

林如海擺了擺手,問兒子,“那你的功課怎麼辦?”

“從揚州到京城,多是水路,兒子帶著路上看,有不懂得還能問先生呢,不會耽擱的。”林謹玉早算計好了,對賈道,“孃親,男兒長大了就要出去歷練,總呆在內宅,跟孃親姐姐廝混,以後能有什麼出息呢。”林如海瞧兒子小大人兒似的說話,笑道,“既然你都想好了,去就去吧,左右一個月也就回來了。你也不用太擔心,謹玉是個穩當的。”後一句話是對子說的。

對於這對父子完全忽略自己的意見,十分不高興,冷著臉,“你們男人哪裡知道,謹玉過年才六歲,小人兒身子骨兒弱,一路車馬勞頓,真累著可怎麼著。”

“孃親,讓兒子去吧。我帶著瑪瑙翡翠兩位姐姐,她們最是細心妥當的。”林謹玉過去抓著母親的手,股也跟著扭來扭去。

“帶著馬嬤嬤,還有李廚子,你最喜歡他做的菜。”賈摸著兒子的小臉兒,萬分難捨。只是她向來信服丈夫的決定,便允了。

“多做幾件大衣裳,京都不比江南,能凍掉耳朵。”

“護衛也要多添幾人。”

“請馬嬤嬤來,我有話要囑咐她。”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