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如佛東來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此刻黑乎乎、陰森森的,嚇得阿嬌緊緊拉住碧兒的手,碧兒緊緊靠在沈巖的身上。

“降龍、伏虎,開門。”無塵大師話音未落,大雄寶殿的大門打開,陽光普照進大殿。

無塵大師雙手合十:“少林謝謝諸位的好意,但少林與別少俠還無深仇大恨,貧僧看別少俠與九幽修羅教也非妖魔,佛祖面前豈可動武?別少俠說得合情合理,為傲天報仇之事,少林可以等上三年。

少林向來超然於江湖諸派之上,只要王姑娘不是殺害雷龍雷虎的真兇,少林三年內自不會與別少俠為敵。別少俠喜事臨門,少林不留王姑娘就是。哈哈,少林寺裡如住上一位女客,老衲還真不知怎麼辦才好。”

“但為救度諸眾生,希求無上最勝智。大師果是有大智大定力之人,希望少林能為江湖安定,百姓福祉而著想才是。”說著,手一舉,真經平平緩緩飛向無塵大師。

無塵大師虔誠地雙手接過,高舉過頂,殿內外少林寺眾僧齊聲唸佛祈禱,恭真經返寺。無塵大師將真經給藏經閣首座長老無言大師,無言雙手捧經,恭恭敬敬邁出大殿,無剛、了慧、少林三武僧和降龍伏虎和十六名僧緊隨其後,可見少林對此經的重視。

在座群雄眼見武林至寶離開大殿,都出羨慕惋惜的眼神。無塵大師自手中佛珠上摳下一粒,雙手遞給別玉寒:“別少俠大恩大德,少林不敢忘,以後別少俠有事,只要派人送來這粒佛珠,少林必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如此謝過方丈大師了。”當著群雄的面將只有方丈才佩戴的佛珠送給別玉寒作為信物,乃少林最高榮譽,別玉寒親手接過。眼看這場危機就這麼化解,很多人都鬆了口氣,但也有很多人很失望。

華山派和武當首先告辭下山,飄香劍莊、崆峒派、點蒼派和峨嵋先後下山,這些派別本來是希望這次靠少林來爭回在邙山失去的面子,使得名門正派戰勝九幽修羅教,如今好夢成空,只好恨恨而別。

九幽修羅教離開時,別玉寒特別叮囑肖萬雄路上警惕七大門派不死心而路上藉機尋事生非。肖萬雄告訴別玉寒九幽修羅教早已作了準備,中原除嵩山外都是九幽修羅教的地盤,九幽修羅教不找他們的麻煩已是他們的運氣了。

再說此地離邙山不遠,一路上各各分壇都會接應,說完與凌雲、秋無霜等分壇主向別玉寒告辭,說好正月二十二喝他們和少教主的喜酒去,帶領五六十名火磷箭手浩浩蕩蕩下山而去。

看肖萬雄將凌雲等主力盡數留在寺外策應,便知他們有了周密安排,放心讓他們離去。群雄見各門各派都下山而去,知道看不到什麼熱鬧,失望而去。

黃山神尼見少林不再強留自己的徒弟,不顧無塵大師挽留和別玉寒、王幽蘭的同行邀請,轉身一躍,人飄向少林寺外,轉眼不見。

別玉寒想她準是氣惱自己未向其稟報提親便在天下群雄面前告示王幽蘭是自己的老婆,還有乖乖的將易筋真經輕易出,向少林示弱,只好下山後再找其講明白了。

本待告辭下山,無塵大師卻要其多待片刻,有事相商。二人信步來到方丈所住的聽禪居,無塵大師道明柳三清來過信,要少林盡力與別玉寒講和,並告知了別玉寒的背景,如不是王幽蘭和黃山神尼上山,絕不會鬧成差點兒大打出手。

如今不但避免了一場血衝突,還得到丟失了幾百年的易筋經真本,實是少林多年未有的喜事,再次謝過別玉寒。

別玉寒才知道柳三清還是少林俗家長老,說了些少林乃是江湖中砥柱,理應在江湖穩定、社稷安危和百姓福祉上發揚少林抗金、平倭的光榮傳統,使我飽受天災人禍、內憂外擾的大明朝能振太祖輝煌,給百姓一個安家樂業的子。

無塵大師連誇別玉寒有憂國憂民之古道熱腸,接著話鋒一轉:“老衲看別少俠已將易筋經練得很有火候,對少林武功亦能舉一反三,實是練武的天才。”別玉寒連忙說巧得機緣而已,易筋經博大深,自己只得了皮而已。方要說明自己是在一個山裡巧遇玉簫秀才而得真經的事,方丈大師一舉手,右手劈向十丈外相距五丈的兩株大樹。

只見數叢中飛起兩道蒙面人影,撲向寺外。別玉寒叫聲慚愧,此刻亦發現左側十餘丈外一顆大樹上亦有人藏在其中,手一揮,一股勁風刺向大樹中之人。此人武功很高,人如大雁般飛過寺牆不見。

別玉寒要追,無塵大師攔住他:“隨他去吧。”轉身面對別玉寒:“別少俠可知身上那把逍遙劍的來歷?”

“不知道。”別玉寒應道,簡單地說了自己深山裡一條山裡無意間發現了玉簫秀遺骸和逍遙子留下的秘笈,易筋經便是由玉簫秀才從宮中帶出來的,自己因懂得梵文和佛學,讀了易筋經,無意間練了上面的內功,並向無塵大師表示自己並無意偷學少林神功。

“別少俠此言差矣,公子之巧遇也是一種緣分,隨遇而安,隨緣而定,這是別少俠命中註定的,天降大任於斯矣。”想起逍遙子曾鬥過當年少林方丈,便問方丈大師自己的恩師逍遙子是何許人也。

無塵大師哈哈笑道:“別少俠學了人家的武藝卻不知師父是誰,也算是天下奇聞了。”講給別玉寒少林前輩留傳下的有關逍遙子的故事。這逍遙子據說是南宋趙家皇室的王子,但自小不喜王位反而戀道學和武學,一在宮中皇家書苑發現了道教各門各派爭奪數百年有‘昇仙真經’之說的逍遙真經。

也是逍遙子是個武學天才,竟從中悟出至高無上的道家武功心法,自稱逍遙子,出入江湖,挑戰當時幾個最為顯赫的武林門派。

逍遙子後來到了少林,成為近五百年來第一個能夠破羅漢陣、敗方丈如痴大師又完身而退的武林高手。

奇怪的是,戰勝方丈大師後這逍遙子不知為何便自江湖中消失,可說是曇花一現,因此江湖中知道逍遙子的人並不多。

何況哪個門派又會大肆宣揚自己的敗績呢?時隔三百年,逍遙子之名更是無人可知了“今別少俠福緣深厚,為易筋真經洗髓伐骨,身懷逍遙神功、玉蕭十三式而出江湖,藏有佛道兩家絕學,必無人匹敵,但願這是江湖之福啊。”

“是福是禍不知道,但玉寒並無爭霸江湖的野心。‘趙客漫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星。’聽起來很美,卻是個人心險惡、險境重重的地方,玉寒入江湖不久,便到江湖裡爾虞我詐、弱強食不輸官場商場,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云的地方,就有天下。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所以江湖自有他令人噁心的骯髒。門戶之見,派系之爭,其實都是因為名利燻心。”無塵大師嘆了口氣:“就連少林這禪宗聖地也難免沾俗,希望別少俠能夠出汙泥而不染,獨善其身,不為江湖這大染缸給染得五顏六才是。”

“華嚴經上說‘所行清淨如滿月,猶如蓮花不著水’,玉寒是讀書人,自懂得何所為何所不為。玉寒不是江湖人,也自不在乎江湖規矩,門戶之見,派系之爭,都與別某無關。

但只要有人恃強凌弱,胡作非為,危害國家和百姓安全,別某不管他是江湖老幾,殺無赦,借佛家的話‘逢佛斬佛,遇魔殺魔’。”語氣之冷,讓修為深的少林方丈也為之一震,雙手合十:“別少俠為百姓國家想,實乃江湖之福,少俠是學過佛理之人,但望少俠心念百姓社稷之時同樣心存善念,普度眾生。”

“玉寒謹記大師的話就是。”

“別少俠既然學了易筋經,就是與我佛和少林有緣,少林武功對少俠來說習之易如反掌。

如果少俠願意,老衲這裡給別少俠過過招,拋磚引玉,只不過別少俠不要見笑少林武功淺薄才是。”

“方丈說哪裡話,天下武術出少林,少林乃武林鼻祖,少林功夫以禪入武,身心兩修,追求的悟道解脫,在江湖上無人出其右,大師這麼說是太過謙虛了。”

“少俠請。”無塵大師雙手合十,一聲阿彌陀佛,面帶微笑手指一點,一縷指風無聲無息襲來,乃是少林絕技‘無相劫指’。別玉寒身子一側,一指指出,以一招‘玉簫風’向對方指風。

見對方指力穿過自己指風,改指為爪,一招‘龍爪手’抓向別玉寒的手指,成爪五指伸縮不定,隱隱指向別玉寒手掌大,原來‘龍爪手’裡含有另一絕技‘無定指’。

別玉寒手指回撤,手腕一抖以‘玉簫十三式’中第二式‘玉簫點睛’快速無比點向對方虎口

二人你來我往,七十二式‘龍爪手’對‘玉簫十三式’自地上打到梧桐樹上,很多招式別玉寒從未自祝伯和少林僧人那裡見識過。

越打別玉寒越是心驚,無剛大師雖有少林第一高手之稱,這方丈大師的武學卻絲毫不輸無剛。

無塵突然盤膝自梧桐樹頂落下,如我佛東來,自空中一拳打出,卻是少林最為普通、江湖廣為傳的羅漢拳。

但在別玉寒眼裡卻是萬拳齊發,無數拳頭擊向自己。別玉寒在空中‘神龍擺尾’施展‘行雲布雨’無數指影向拳影。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