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只聽咔嚓一聲,皇太極脖子幾乎歪成一個直角。
他兩眼凸出,臉上依然帶著深深的惑和恐懼,只是已經成了一個死人。
“混蛋!我要殺了你!”努爾哈赤見到自己十分喜愛的兒子就這樣死掉,心中悲痛絕,顧不得來人的實力,拔出寶刀怒吼著衝了上去。
其餘幾人也從震驚中清醒過來,紛紛拔出匕首、短刀等兵刃向聶雲殺去。
“可憐啊!”聶雲搖搖頭,左手拔出長劍,閒庭信步地上前去。他絲毫沒有躲閃眾人的攻擊,臉上更是連表情都沒變,就這麼輕輕地揮了幾下手,便已走出眾人的包圍,那輕鬆的樣子就像穿過一片草叢。
“啊!”幾聲慘叫之後,屋子裡瞬間變得十分安靜,宛如墳墓一般。努爾哈赤和他的幾個兒子,已經全部倒在了血泊之中。努爾哈赤的眼睛掙得大大的,他萬萬沒想到心懷壯志的自己竟然就這樣被人像殺雞一樣殺死。
一陣哭聲猛然響起,聶雲低頭看去,看見剛剛還一臉好奇的嬰兒此刻正哇哇的哭喊著。
“原來你也知道親人死了的悲痛,也知道被人欺負的滋味。”聶雲伸手在他脖子上摸了一下,“剃髮易服、占房圈地……還真是想連你一起千掉啊!”
“哇……哇……哇……”嬰兒的哭得越發兇了,甚至有點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
聶雲搖搖頭,將嬰兒抱在懷中,慢慢走出房間。
沒過多久,這座富麗堂皇的府邸便燃起了沖天烈火。
“當家的,你快看,這怎麼有個孩子啊?”北京城裡一戶院子裡,女人抱著突然出現在家門口的嬰兒,一臉的惑。
男人走出房間,看著子懷中的孩子,想了想,說道:“估計是那個大戶人家出的醜事。”他看看孩子手腳,說道:“這孩子看著
結實,養上幾年送到官裡,應該能賣個好價錢。”女人聽了連連點頭道:“是了,反正頭幾年吃得也不多,隨便喂點就行!”兩人抱著孩子朝屋裡走去,聶雲從一棵樹後閃出來,看著兩人的背影,自言自語道:“讓你看—{艮北京城,你也該滿足了!要是運氣好,將來還能見上娘娘,公主,嘿嘿……慢慢享受吧!”說完便轉身離開了。
此次遼東之行在聶雲心裡計劃了好久,作為一個後世穿越者,對於給那個中國帶來無盡災難的滿清政權,他心裡可是有著一大堆火。
剃髮易服,各地屠殺,文字獄,奴才文化,還有晚期各種讓人恨得咬牙切齒的斑斑劣跡,當聶雲知道自己身處萬曆中期的第一時間就給努爾哈赤一族定了死刑。
最^新^地^址:^yydstxt.cc不過之前他一直忙於江湖事務,之後又是結婚安撫嬌,而且考慮到努爾哈赤的征伐之旅會嚴重削弱女真各族勢力,所以他一直都在默默地等待。
如今,努爾哈赤和他的幾個兒子全部被殺,最小的多爾袞不出意外將在幾年後被送進宮裡當太監,整個愛新覺羅家族能說上話的人幾乎被一掃而空。女真八旗之前就是靠著努爾哈赤個人的威信維持起來的,如今群龍無首,必然會因為爭權奪利而爭鬥起來。
之前被他們征服女真各族,還有烏拉部和葉赫部也會抓住機會進行反抗,到時大明朝起碼可以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不用為這幫能征善戰的蠻夷而頭疼了。
至於被改變的歷史走向何方,聶雲並沒有想太多,只要不是剃髮易服,不管是李自成還是張獻忠,甚至是吳三桂哪個得了天下都無所謂,不過這應該是許多年之後的事了。
如今大明帝國雖然皇帝怠政,但整個朝廷的運轉依然正常,並沒有發展到崇禎朝那樣的絕境,三大徵中顯示的力量也足以震懾周邊,要不然努爾哈赤也不會隱忍這麼久。
這種情況下想要起兵造反,難度相當大。聶雲本來想試試種田爭霸,但玄靈玉碟傳來的信息讓他徹底沒了心思——兩年內就會離開這個世界,方法不明。
兩年時間夠幹嘛?萬曆都還沒死。
聶雲回頭看著北京城,心裡暗歎一聲可惜。他拋開那些不切實際的想法,策馬向南而去。
下一站—一山東。
“劉公子,這兩本書部是先父親筆所著,與民間傳版本大不相同,您看過後切記不可外傳。’濟南府掌印都司府內,一個濃眉大眼的中年男人很是鄭重地對聶雲說道。
聶雲肅然道:“戚將軍放心,在下自幼便十分敬仰戚老將軍,每次聽到他的英雄事蹟都恨不能早生幾十年,也可在他麾下盡忠報國。今劉風蒙將軍信任,得以拜讀戚老將軍一生心血,已是三生有幸,豈敢違背將軍吩咐。”離開北京後,聶雲便直奔濟南府,他的目標是濟南府掌印都司戚祚國,也就是抗倭名將戚繼光的長子。
戚繼光南平倭寇,北御蒙古,一生戎馬,戰功赫赫,其親手建立的戚家軍更被後世譽為“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而且他不但善於練兵打仗,還非常重視軍事理論研究,留下的《練兵實紀》和《紀效新書》都是中國古代兵書中的不朽之作。
可惜這樣一位能征善戰的英雄,最終也逃不過歷朝歷代許多武將的悲慘命運。對他極為賞識的張居正去世後,朱翊鈞開始打擊張系一黨,而他也在萬曆十三年受到彈劾,被罷免回鄉,三年後病死家中。據史書記載,他“領將印三十餘年,家無餘田,惟集書數千卷而已”。
這個世界是《笑傲江湖》、《連城訣》、《俠客行》三本小說的綜合世界,而這三本小說也是金庸筆下少有的基本與歷史關聯不大的作品。聶雲不知道下一次穿越他會去到哪個世界,但不管是鵰三部曲,還是明清時期五部作品,亦或是武功近似修仙的《天龍八部》,只怕都離不開沙場廝殺,所以他才想到了戚繼光留下的這兩本軍事著作。
其實這兩本書自寫成以來,民間一直都有刊印,甚至還傳播到了朝鮮。但是聶雲深知古代人敝帚自珍的思想,他覺得市面上那些版本肯定不是戚繼光原著的完整版,於是便來到了山東,想從從戚祚國這裡獲得這兩本兵書的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