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2022年8月4第一百一十二章:並派第二,聶雲帶著華山派眾人格著石階向山上走去。

走到半山,四名嵩山弟子上來接,幾人執禮甚恭,但神態中卻是不經意出一絲傲氣。

領頭一個弟子說道:“嵩山末學後進,恭華山派聶掌門大駕,敝派左掌門在山上恭候。”封不平冷哼道:“左盟豐好大的架子,看樣子是覺得並派一事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封師叔說笑了。”那名弟子面不改,依然笑臉人,“泰山、恆山、衡山三派的師伯叔和師兄們,昨天便都已到了。聶掌門和眾位師兄到來,嵩山派上下盡榮寵。”聶雲一路上山看到每個臺階都被打掃得十分乾淨,每過數里便有幾名嵩山弟子備了茶水點心,接賓客,足見嵩山派這次準備得甚是周到,但也由此可見,左冷禪對這五嶽派掌門之位志在必得,決不容有人阻攔。

他拉住還想要說話的封不平,淡然道:“師叔不必多言。”他衝幾位嵩山弟子點點頭,繼續向山上走去。

行了一程,又有幾名嵩山弟子上來,和聶雲見禮道:“聶掌門,左掌門派我等來為諸位引路,也好講解一下我嵩山美景。”聶雲看著他們臉上那幾乎快要壓抑不住的傲慢,心裡暗暗搖頭,笑道:“既如此,就請幾位前面帶路吧。”眾人行了一程,忽聽得水聲如雷,峭壁上兩條玉龍直掛下來,雙瀑並瀉,屈曲迴旋,飛躍奔逸。眾人自瀑布之側上峰。

嵩山派領路的弟子說道:“這叫作勝觀峰。聶掌門,你看比之華山景物卻又如何?”聶雲嘆了口氣道:“你覺得令堂和你師兄的母親誰更讓你覺得親近?”那人被噎了一下,不甘心地說道:“嵩山位居天下之中,在漢唐二朝邦畿之內,原是天下群山之首。聶掌門請看,這等氣象,無怪歷代帝王均建都於嵩山之麓了。”

“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聶雲微微一笑道,“當年強漢盛唐,萬國來朝,何等強勢?漢武帝和唐太宗居住的長安城離你們嵩山那麼遠,倒是和我們華山比鄰而居。北宋建都開封,離你們近,不過想起靖康之恥,簡直就是丟人丟到姥姥家!”他瞥了那人—jh艮,雖然沒有說什麼,但眼中的嘲諷卻是明明白白。

“你……”那人聞言大怒,但礙於身份又不好反相譏,只好悶悶不樂地在前面帶路,再也不說話了。

嵩山絕頂,古稱“峻極”。嵩山絕頂的峻極禪院本是佛教大寺,近百年來卻已成為嵩山派掌門的住所。

華山派眾人來到封頂,跟著便聽得鼓樂聲響起。

左冷禪身披土黃布袍,率領了二十名弟子,走上幾步,拱手相

聶雲畢竟是後輩,當下首先行禮,說道:“華山聶雲,見過左掌門。”左冷禪道:“聶世兄英俊年少而執掌華山派門戶,實在是英雄年少,可喜可賀。”他頓了一頓,繼續道,“泰山天門道兄、衡山莫大先生、恆山定閒師太,以及前來觀禮道賀的不少武林朋友都已到達,請過去相見罷。”聶雲也不耐煩跟他客氣,見過禮後便向裡面走去。

走進禪院,見院子中古柏森森,殿上並無佛像,大殿雖也極大,比之少林寺的大雄寶殿卻有不如,進來還不到千人,已連院子中也站滿了,後來者更無足之地。

泰山派天門道人、衡山派莫大先生以及恆山派定閒師太都已到了,聶雲和眾人——見禮後,來到一個美麗的身影旁邊。

只見一個頭上裹著頭巾的少女正無比動地望著她,眼中滿是喜悅。那一泓清水似的清澈雙眸隱現淚光,更顯得楚楚可憐,清雅絕倫。她身穿一身潔白的裙裝,那種清靈純淨的氣質,當真如同仙子臨凡。

“聶大哥,我……我……”少女動得語聲哽咽,已說不出話來。

聶雲笑道:“琳兒,你也來了。”此人自然是已經還俗的儀琳,聶雲一把抓住她手,只覺手指光滑清涼,掌心卻微微有些溼意。

儀琳被聶雲握住小手,臉上也出幸福滿足的笑意。

看著頭巾邊緣出的幾縷青絲.聶雲心中很是滿意。他臨走時給小尼姑一帖刺頭髮生長的妙藥,要她每天熬成藥汁塗抹頭皮,如今看來效果不錯。

旁邊的恆山弟子看著兩人的似乎快要冒粉紅泡泡的樣子,不微笑,你努一下嘴,我挑一下眉,顯然都存著看熱鬧的心思。

兩人正含情脈脈地對視,忽聽一個豪的聲音響起:“哈哈,好女婿!”儀琳這才像是從夢中驚醒—般,連忙將手縮回,俏臉緋紅地說道:“聶大哥,我先回去了。”說完也不等聶雲開口便一頭扎進恆山隊伍裡,只是眼睛卻不時偷偷瞄向聶雲。

幾名俗家女弟子在她旁邊悄悄說著什麼,讓她臉上越發羞澀,最後似是不堪調笑,直接躲到了定逸身後。

聶雲轉頭看著笑得瞼上開花的不戒和尚,心中嘆了口氣,但還是笑道:“小婿拜見岳父。”

“哈哈哈……”不戒和尚伸出蒲扇般的大手,用力在他肩上一拍,“你小子,總算沒讓琳兒失望。”這幾個月聶雲雖然人不在儀琳身邊,但情書禮物卻是從來沒斷過,這也讓不戒和尚這位岳父大人對女婿滿意不少。

幾人客套了幾句,便坐在位置上等待大會正式開始。

又過了一會,少林方證和武當沖虛也先後到來。

不過一向和方證秤不離砣的沖虛,這次倒是沒有跟著他一起,反而獨自帶著弟子上了嵩山。

不過方證此時已經沒心思考慮沖虛的態度變化,他自從上山後便一直細心觀察嵩山弟子,想要找出那個害得少林派幾乎斷了傳承的罪魁禍首。

聶雲一把大火,見藏經閣幾百年的積累全部化成飛灰。雖然事後眾多武僧憑記憶默寫出了不少,但絕大部分還是失傳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