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2022年8月2第一百零五章:如夢如幻嵩山少林寺是北魏孝文帝在嵩山少室山北麓敕建而成,起初只是皇家寺院,僧眾並無習武之風。只是亂世之中,皇家寺院的招牌並沒有給少林寺帶來多少好運,反而因為資產豐厚招來了無數貪心之人。而且嵩山少林寺地處中原,
通十分便利,自古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所以每當天下動盪,少林寺都免不了被戰火侵擾。
為了在戰亂中得以生存,吃齋唸佛的和尚們開始自發練武,少林武僧逐漸形成規制。隨著力量的增長,少林寺也漸漸萌生出野心。終於在隋末亂世,少林寺抓住機會,派出大批武僧下山,幫助李世民率領的唐軍攻陷洛陽,更留下十三僧救唐王的傳說。
少林寺自此天下聞名,李世民登基後更擁有了自行組建僧兵的權力。之後經過歷代僧眾的不懈努力,少林派實力不斷壯大,最終成為中原武林當之無愧的領袖。雖然期間也曾遭遇挫敗,但每次蟄伏隱忍不到百年便會再度興盛起來,永遠都是江湖上最為龐大的一股勢力。而少林武功也被歷代高僧不斷改進優化,益求
,成為武林中人人嚮往的神功絕學。正如江湖上
傳的那句話:天下武功出少林,少林武功甲天下。
擁有如此實力的少林派,自然群辟易,無人敢捋虎鬚。尤其是明代開國以來,少林寺
取元末的教訓,
心謀劃,四處落子,不過幾十年就將後來居上的武當派重新壓制。之後不管是擁有風清揚的華山派還是連出兩代人傑的
月神教,都無法動搖少林派的地位。
嵩山半一處幽靜之地,一個青年正在打著一門奇特的拳法。他腳下緩緩而行,雙手在身前不斷比劃,揮動的速度極為緩慢,姿勢與其說是練拳倒不如說是舞蹈。
“攬雀尾、單鞭、提手上勢、白鶴亮翅、摟膝勾步、手揮琵琶、進步搬攔錘如封似閉、十字手、抱虎歸山……”那人嘴裡不斷喃喃自語,雙掌一時凝重如山,—時輕靈似羽,看似軟綿綿的毫無力量,不過偶爾帶出的掌風卻是將他身邊的落葉枯草吹得四處亂飛。
約莫一炷香時分,青年雙掌在前慢慢合攏成太極成圓圈狀,身子站在原地不動,長長呼出一口濁氣。他雙眼緊閉,似乎在凝神思考著什麼,過了一會,他睜開雙眼,閃過一道
人的神光。
“這太極拳以快打慢,以靜制動,每一招部含著陰陽變化,博大深,每次練習不但不會對身體造成損耗,還能調理內力,強身健體。難怪張三丰曾有言道:‘只須這套太極拳能傳至後代,我武當派大名必能垂之千古。”’青年體會著這門拳法的神妙之處,口中連連讚歎。
此人自然是剛從武當山下來的聶雲,他和沖虛結盟後,便直奔少林而來。此次武當之行,他不但收穫了梯雲縱,領教了太極劍法,更從張三丰手書的《太極拳經》中學得了這位武林名宿在垂暮之年創制出的絕世拳法,可謂是滿載而歸。
如今,聶雲的內功、兵刃、輕功、拳腳都已經算得上是獨步武林,但還有最後一個短板,那就是煉體功法。華山派和武當派都是道家一脈,雖然也講究修身養氣,但並沒有非常高深的煉體功法。玄靈玉碟之中雖然也有煉體功法,但都不是現在的他所能涉獵的。
修仙暫時不夠格,那就只能習武。金庸小說中的最強煉體功法,自然非金輪法王習練的“龍象般若功”莫屬。只是自金輪法王死在襄陽城下後,這門功法一直下落不明。這些年聶雲也曾四處打探,但始終毫無音信。久而久之,他也就不再抱希望了。
密宗武學沒辦法,聶雲自然就將主意打到了同為佛家一脈的少林派身上。別的不說,那赫赫有名金剛不壞體就讓他垂涎不已。修煉這門武功的空見居然生生承受了謝遜十二記七傷拳而毫髮無傷,最後若不是金獅王使出苦
計,只怕這位神僧
本不會死。
聶雲打定主意後,便易容成一個遊方學子直奔嵩山而來。他先是找山下的老農詢問了一下天氣,得知這幾馬上要下雨,便在山
找了個地方隱蔽起來。
“看著天,估計明早就會下雨了。”他看著已經變得有些晦暗的天空微微一笑,信步朝山上走去。
他來到寺前,告訴知客僧自己想替亡母抄錄佛經。如今他的內力修為早已到了返璞歸真,神光內斂的境界,看上去就像一個絲毫沒有武功的普通人,所以知客僧並沒有懷疑。
“還請大師念我一片孝心,千里來此,就給我行個方便吧!”聶雲笑眯眯地遞上一疊銀票。
在送上一筆豐厚的香火錢後,知客僧帶著聶雲來到藏經閣內,合十道:“龍施主,此處乃是藏經閣,本寺佛經俱收錄於此,請施主自便。二三層只有本寺弟子方可上去,請施主不要誤入。”
“多謝大師,在下謹記。”聶雲微笑回禮,轉身向四周的木架走去。那知客僧雖然沒有貼身緊跟,但卻一直守在門口,自然是監視之意。
聶雲一圈走下來便經將閣中佈局記於心,他挑了幾本佛經來到一旁的桌椅邊,開始裝模作樣地抄錄起來。
這藏經閣共分三層,一樓放的都是佛法經文,在去往二樓的樓梯上則有武僧守護,聶雲估計武功秘籍就在上面兩層,至於少林武學的代表——少林七十二絕技應該就在第三層。只是此地雖然有武僧守衛,但並不如何森嚴,而且聶雲也沒有覺到有十分厲害的高手在暗中隱藏。
聶雲心中疑惑,但臉上卻是毫無異樣。他凝神靜氣地在紙上抄寫,一直到夕陽快要落山,他才停下手中筆,隨知客僧前往香客留居處歇息。
第二天早上,他先是前往佛堂上了—炷香,然後便請知客僧帶他欣賞一番寺內景。有之前的香火錢,知客僧自然不會拒絕,便帶著他四處遊覽。
“這少林寺不愧是千年古剎,如此氣派雄壯!
在這裡只覺心中一片平靜祥和,實在令人連忘返啊!”聶雲心中將諸多大殿房間的佈局——
記於心,口中則是不停讚歎,聽得知客僧好
大增,解說的時候越發上心。
最^新^地^址:^yydstxt.cc走著走著+聶雲忽然看到一座有些冷清敗落的大殿。這座大殿不但門前沒有香爐,就連周邊的地面都留著不少落葉,顯然已經很久沒人打理。但它不論是面積還是高度都遠遠超過周圍的建築,看起來很是突兀。
他心中好奇,便指著這處建築問道:“敢問大師,這座大殿為何如此與眾不同?”知客僧面一變,低聲道:“施主有所不知,那是本派的一個
地,所有人都不得進入,甚至本派弟子也不例外。”
“哦?佛祖居處居然有如此地方,真是匪夷所思啊!”聶雲心中越發疑惑,“大師可否給我講講那大毆的來歷?”知客僧本不想說,奈何聶雲又是一張銀票送上。
他轉頭看了看四周,對聶雲道:“這座大殿始建於唐代太宗皇帝時期,當初建立大殿的方丈留有遺訓,說是後代弟子必須用心看護,不得損毀,否則逐出門派。那大毆裡供奉著六座石像,不過那石像的相貌與天下諸多廟宇供奉的佛像迥然不同,擺放的位置也很奇怪,整個大殿都透著一股詭異。普通弟子本進不去,只有本派方丈、首座級別的高手才能進去。但是歷代前輩進去後就會昏
倒地,之後再醒來就成了瘋癲之人。”
“唐太宗李世民?六座巨大石像?莫非是……”聶雲心中一動,但臉上卻顯出一副害怕的樣子打了個寒噤,連忙道:“既如此,我們趕快離開。”就在兩人準備去往下一處地方時,聶雲盼望已久的大雨終於落了下來。他連忙做出一副狼狽的樣子跑了回去,路上還“不小心”滑了一跤,重重捧在地上。
到了晚上,聶雲有些發燒。寺內一位通曉醫術的老僧幫他開了一張藥方,聶雲連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