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在桃花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聽說凌雲的一山上,滿山的桃花開了,便想去看看,欣賞那別具匠心的奼紫嫣紅。於是,在上週週末,與友人相伴,便駕車前往。

桃花是一種豔麗的花。《詩經》中有詩:“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桃花開得早,也開得豔,開出來就是火辣辣的一片,總是潑潑辣辣,一點也不謙虛。桃花開得一簇簇的,遠看如雲,近看似火、似紗。怪不得陶淵明把“理想之國”也設計在桃花盛開的地方:“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窮其林--”這些至今讓人回味無窮。宋黃庭堅在《清明》裡有這樣的詩句:“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這就不只是把桃花寫得輕薄,讀起來讓人覺得有點無情了。

凌雲離城不遠,正當我陶醉在古人的詩情畫意之時,一片桃花林已經呈現在我們的眼前。朵朵桃花,恰似漫天紅霞撒落人間,景緻美不勝收。遠看,千枝點點、萬樹渲染、紅萼錦簇、噴火蒸霞;近觀,有的鮮紅如血、有的豔麗如脂,花辨顫動,蜂蝶亂舞。走進桃花林裡,渾身的氣神兒都不一樣,金燦燦的陽光從蔽空的花簇間灑下來,又似溫順了一層,再與那桃花骨朵兒、桃花瓣兒融匯在一起,有似玉瓊漿般地潑灑在心頭。我看到了醉倒的蝴蝶,還有眷戀枝頭的小鳥。此刻,風是暖融融的,麵皮兒也舒服;天是藍的,那般碧透。渾身上下像滿被脂粉包裹著,陶醉在響曲中。

挽一縷風,半杯清水也會醉。嗅一鼻芬芳,桃花叢中醉逍遙。桃花的美豔,那種桃紅的嬌,那種蘊藏在花骨裡透出的萬縷風情,美豔得直冰心!古往今來詠桃花的詩句舉不勝數,而以桃花喻以美人更是把它推到了美的極致。但美的東西也許是天妒地怨吧,總是轉眼即逝,難以永恆,因而桃花也常是紅顏薄命的隱指。桃花寄以相思之情,更是悽美婉約…凝視著桃紅點點,眼眸已是溼如雨潤,透過眼前之美景,思緒已回到遠古的情懷——“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東風。”

在桃園,即便不能喝酒,你也會為景而醉。這是真話:在桃花林,你儘可率而遊,盡情而賞;累了,你可將自己的身與心一併棲息到桃園的農家小院。這小院就是遊客下榻的地方,這農家也確像農家。讓我們不少農家出身的人有種久違的親家近鄉的覺。這裡可以煮飯、燒菜、飲酒、品茶,完全是一種居家過子的農家生活。再兼這房前屋後草豐林茂,蟬鳴山幽。那情那景,極能發靈。於是,就有人想到寫作,就有人想到紅袖添香夜讀書。

醉情、醉景,在凌雲桃園,你可盡情地一醉方休。心兒自在樂逍遙,情滿園,沉醉在桃花林!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