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到閱卷官所在的堂屋。試卷山連綿起伏,看得這些學政、學士們一個腦袋有兩個大。

主考官楊大學士在正式批閱前,舉杯道:“以茶代酒,諸位同僚,十內,批閱萬份考卷。我敬諸位一杯!”

“敬大人一杯!”眾人喝了茶,開始苦兮兮的閱卷十

等到八月二十九,每位閱卷官都看完考卷,每張考卷都被仔細審閱了三輪,寫上了考官批語和點評。最後一,三位副考官各自選了三篇考卷,楊大學士也選了一份考卷,眾人圍在一起,開始決議今年盛京鄉試的前三甲。

一位副考官道:“這位山西劉澤,與我算是同鄉,我曾聽過他的名聲。他是山西有名的神童,十六歲那年開始進考,直接得了當年的童試小三元。原本兩年後他要參加鄉試,誰料他母親突然離世,他為母親守孝三年,不得進考。三年後,他又要參加鄉試,誰料父親也意外過世,又是守孝三年。一來二往,他耽擱了整整八年,如今二十五歲,才來盛京參加鄉試。”另一位副考官看了劉澤的卷子,道:“文采斐然,筆力雄勁,才思縝密,大善!”眾人都看了看,連楊大學士都雙眼發亮,道:“大善!這篇‘吾十有五而志於學’,字字心血,想來他是身有所,才能寫下這般大作。本屆解元,當之無愧!”又一個副考官道:“這位姚僐,乃是京城人士,今年四十有三。他年歲甚大,然而才名不菲。二十四年前,他本是盛京那年的童試小三元,誰料他兄長死於遼人手下,他便棄筆從戎,前往幽州府當了個小兵。待到去歲,才退伍回來。他這篇‘我亦正人心’,寫得豪邁壯闊,閱歷豐沛,充實翔集。”楊大學士看了後,點頭讚歎道:“大善!”眾人把十個秀才的第一場試卷都看完後,除了劉澤被楊大學士直接任命為本屆解元,其餘九人的排名,四人可有想法,難以達成一致。

有人提議道:“再看看他們第二場的五經制藝吧。”第二場的卷子本就是要看的,眾人便看了起來。

堂屋裡寂靜一片,忽然只聽楊大學士連道三聲:“好,好,好!”其餘三位副考官立刻過來:“楊大人,可是看到優秀的文章了?”楊淇立刻將這份卷子展示出來:“諸位大人可曾看過這份作品?”一位副考官道:“唐慎唐景則?這人的卷子我記得,在那九人中,他無論是制藝還是試帖詩,都不夠奪人出眾,但每篇都優秀夯實,在九人中屬於中上。而且他字跡秀美,頗有他的恩師傅渭傅大人的風範。”

“原來是傅大人的高徒。”

“王大人的書法天下聞名,他的師弟自然也字勁朗秀。”在傅渭和王溱不知道的時候,他們又收穫了一堆馬

楊大學士道:“這人的《周易》五題,看似每篇文章都寫得中規中矩,但諸位請看,他每篇破題時,都寫了另外四篇。這是一分為五,五篇合一,寫了一篇大文啊!”眾人這才仔細看起來。

“大善!”楊淇越看唐慎的卷子,越是喜歡。

他們選出來的這十個人中,只有唐慎和另一個人選的是《周易》。另一人文辭華美,卻寫得一般。楊淇是翰林院中最典型的清高窮翰林,唐慎從他選的這五道題目中就能看出,楊淇孤高自傲,自我要求極高。

相較於另一個辭藻華麗的考生,楊淇更愛唐慎的這五篇,甚至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

夫自勝之強,君子尋道而法天之理也。小辨以行,上之所履,是合天以為德,神化乃至極!

這說的便是他楊淇啊!

不與那渾渾噩噩的官場眾臣同合汙!

楊淇甚至有了讓唐慎得本屆解元的想法。他將這個念頭與其他三位副考官說了。

三位副考官都驚訝道:“雖說這唐慎的《周易》五篇寫得好,但他第一場的卷子,答得並不如那劉澤。大人先前也說,劉澤是當之無愧的解元。”有人猜測道:“楊大人……莫非喜歡《周易》?”楊淇:“……”要是唐慎在這,恐怕會大吃一驚。王溱說好的“世人皆知,楊大學士愛《周易》”呢?這是哪來的世人皆知!

楊淇再看了看唐慎的《周易》五篇,又去看劉澤的卷子。劉澤選的是《秋》,寫了《秋》五篇。

“天命如此啊!”九月初一,鄉試放榜。

姚三本來想去貢院前看官差放榜,但唐慎攔住他:“你可知今有多少人圍在貢院外?”姚三哪裡知道:“不知道。”唐慎:“一萬多考生,至少有七八千人想知道自己的成績。他們還有親朋好友,加在一塊,怎麼也得一兩萬人圍在桂榜旁。咱們沒有午夜排隊,哪裡看得到!別去了,讓奉筆在人群外頭聽著聲音,若是報到咱們的名字,回來告知一聲就是。舉人我還是考得上的。”這時候,陸掌櫃和林賬房也都北上來到了盛京。

旁人說這話,林賬房還不信,覺得是說大話。但唐慎說了,林賬房摸著鬍子道:“姚三不去了,讓奉筆去。聽到消息,往回報就是。”奉筆領了命令前往貢院,唐慎等人在家中等著。

時間漸漸過去,奉筆還沒回來,連唐慎也有點急了。他從書架上翻出王溱給的那本《法門寺碑》,一遍遍的臨摹,藉此心。等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