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到了府城,以後也就這考了。去歲有一百五十人報考縣考。你可知這意味著什麼。”唐慎一愣,隨即他反應過來:“這麼多!”這考場大約也就三十米寬,三十米長,要容納一百多人考試?
梁誦看著他,幽幽道:“多?如果我告訴你,這些人天未亮就進入考場,一直到黃昏才可出去。這考場中可沒有茅廁,大小事物都要在考棚裡進行。呵,你這小潑皮眼珠子一轉,可是想提前卷?”唐慎的臉早就綠了。當聽到“沒有茅廁”四個字後,他就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
。
“提前卷也可,只是你
卷後,你的卷子就被放在一邊,哪怕你寫得再好,有狀元之才,也很難過這一考。”唐慎:“那……在哪兒吃飯?”梁誦驚訝道:“吃飯?”接著,他聲音平靜:“老夫聽說,去歲有十多個學生暈了過去,沒能考試。”
“是餓暈的?”
“臭暈的。還有因為臭,而餓暈的。”唐慎:“……”這考試誰愛考誰考!
想一想,一個小廣場大小的地方,放在千年後就是給阿姨們跳廣場舞的,現在要放一百多號人去考試。從早到晚,吃喝拉撒全在裡面。哪怕你腸胃再好,一天下來也得上個廁所吧?怎麼說,也得吃口飯吧。
試想一下,你正在吃自己帶來的乾癟癟的大餅,本就難吃得要命,難以下嚥。這時,隔壁的人突然拿了壺開始拉屎。這距離比後世的蹲坑還要近!
這特麼是一句有味道的話!
唐慎神遊太虛,整個人都覺不好了。
梁誦忽然道:“童試分為三場,縣考、府考和院考。老夫好像想起一件事,每考的前十名,在後一場考試裡都要提堂,額外去那個屋子裡考試。屋子裡,總比外面好。”他指了指縣衙大堂。
唐慎雙眼一亮。
梁誦笑道:“考第幾,小唐郎,就看你自己了。”第16章古人參加科舉,要經歷童試、鄉試、會試和殿試四大難關。
其中童試分為縣考、府考和院考。唐慎三個月後要面對的就是縣考。
縣考共有五場,第一場是最重要的,被稱為縣考正場,要寫兩篇制藝和一首五言六韻試帖詩。自從和唐雲打賭決定參加縣考開始,唐慎便開始每天寫兩篇八股文,做一首試帖詩。
這可比後世的作文難寫多了。制藝有嚴格的對仗要求和結構模式,試帖詩更絕,連每一句的字數、平仄和韻腳都安排得零零整整,錯一個字都不行。
梁誦看完兩篇制藝,撫著鬍子,笑道:“一字不通!”唐慎:“……”
“先生,總比半月前好吧!”
“你就這點出息!我且問你,那縣考只剩三個月,你真想勉勉強強考上童生,等府考時再去擠那考堂?”唐慎的臉都綠了:“不去!”這種苦這輩子受一次就夠了,絕對不幹第二次!
梁誦道:“那便看這第一題‘其為氣也’。你也知這句話出自《孟子·公孫丑》,你看看怎麼破題的?”沒等唐慎回答,梁誦自問自答:“你破題——其為氣也,天地有正氣,雜然賦形。”唐慎:“難道這個破題破得不好?”梁誦氣笑了:“好,好極了!然而你底下寫的是什麼?制藝時借用他人觀點,破題承題,並無問題,十個考生有九個會如此用。但你要寫出他人的三分神韻。我且問你這小潑皮,能寫出‘天地有正氣,雜然賦
形’這句可堪千古絕句的人,為何下一句便一瀉千里!”唐慎啞口無言。
他總不能說,別說一瀉千里,一萬個他加起來也比不上一個文天祥大神,更寫不出一篇配得上《正氣歌》的八股文吧。
梁誦:“你這破題如石破天驚,任何考官看了都會眼前一亮。再看你下文,寫得也算勤勤懇懇、仔細端正,放在平常,能評個丙等上。可與這破題的一句詩比起來,簡直一字不值。制藝要的是首尾呼應,文章貫通……”唐慎虛心接受教誨。
一開始他寫制藝,梁誦嫌他語句不順,平仄不對。寫了十篇後,梁誦開始正式教他制藝格式。到如今,唐慎進步飛快,按照梁誦的說法,已有通過縣考的水平。只是若想拔得頭籌,必須在破題上再下一番功夫。如此才有了今天唐慎借用《正氣歌》來破題的事。
網絡小說裡總是寫主角來到古代,大發神威,隨隨便便抄襲古人的詩詞歌賦,就能文名斐然。別說縣考了,他們連殿試都不放在眼裡。
然而唐慎穿過來後,只能抹一把辛酸淚。
小說裡都是騙人的!
抄詩只能成為風才子,不能考科舉!
沒錯,科舉是要考作詩,可他們哪怕作詩,作的都是試帖詩,是“作文詩”,和八股文一樣,要有破題承題……束股!更別說八股文了。唐慎活二十多年,讀到博士,沒看過一篇八股文,他就是想抄襲都沒得抄。更何況考官也不會給你出個一模一樣的題目!
唐慎一邊聽梁誦教導,一邊拿出隨身小筆,將梁誦的話記錄下來。
聲音頓了頓,梁誦問道:“你在寫些什麼?”小唐郎老實回答:“先生,小子雖然過目不忘,但您說得快,只怕有些話一時也記不住,就給記下來了。”做筆記,後世學生的必備技巧。
梁誦愣了愣,良久,欣道:“唉,你這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