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9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中君子,來又無花香馥郁,書房設在一旁,是最清幽不過的了。”兩人很快進了唐慎的書房。

王溱不是第一次來探花府,但唐慎的書房,他真是第一次進。

唐慎親自去廚房,給王溱倒茶,走之前他道:“師兄可以隨意看看。我家中藏書肯定沒師兄家多,但也是不少的。”幾刻鐘後,唐慎端著茶盤迴來。一進門,他看見王溱站在書架的角落,正在打量幾本茶藝雜書。唐慎心中一驚,但他很快冷靜下來,沒有表出一絲異常,而是將茶盤放到桌子上,笑道:“師兄口渴了麼,可要喝茶?是我堂兄從姑蘇府帶來的碧螺。”王溱放下書,接過茶盞品了一口。

“師兄剛才是在看茶藝雜書?”王溱看了眼自己剛剛放回書架上的書,嘴角微勾:“嗯,小師弟這兒確實有一些書,是我那兒沒有的。可否借給我回去一看?”

“自然可以。”說著,唐慎就主動幫王溱拿了幾本茶藝雜書出來。他將那幾本書拿下來後,放在一旁的其他書就順勢倒了下來,斜斜地擋住原本因為少了幾本書而留出來的缺口。唐慎不動聲地理了理那幾本書,確保它們將這個缺口完完全全擋住,他笑著對王溱道:“師兄還想看什麼?”王溱似乎沒發現唐慎的小動作,他道:“方才似乎還看到,有一本前朝時期的志怪小說。”唐慎驚訝道:“師兄還喜歡看志怪小說?”王溱反問:“難道不是小師弟喜歡,還收藏了一本?”唐慎:“我只是偶然看到,覺得名字有些意思,就買來看看了。”

“那我也是如此。”唐慎自知比口才,十個他加起來也說不過一個王子豐。他把書裝好後,兩人坐在書房的坐榻上,說起了一些過去的事。

唐慎第一次說起自己十三歲時,見到的那幅由傅渭作畫、王溱題字的畫。

王溱出詫異的表情:“竟然還有此事?”唐慎看著自家師兄驚訝的模樣,覺得心情大悅。能讓王溱到吃驚,可是一件難事,他頗有成就地說道:“是。那時我還不知道雕蟲齋主就是先生,當時看到師兄寫的那手字,我便記住了王子豐這個名字。說來我當初還想過,師兄的名字是什麼。”子豐是王溱的表字,溱才是他的名。

一般來說,古人的字要麼別有含義,要麼寄託了長輩對他的希望,要麼和他的名有關。

比如孔子名丘,字仲尼。仲是第二的意思,孔子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他字仲尼。又比如屈原,字廣平。廣平之地即為“原”,這就是和名有關的表字。

王溱字子豐,唐慎十三歲的時候偷偷想過,“子”是美稱,沒有實際含義,王溱真正的表字是“豐”。

豐,茂也,盛也,美也。

難道說王子豐這個人長得特別好看,所以他才會被取字為“豐”?

事實證明,唐慎後來初見王溱,確實被自家師兄的外貌驚豔了一下。但唐慎總覺得不僅僅是如此。

王溱故玄虛:“你猜的是什麼?”唐慎下意識地開始吹彩虹:“我想,師兄一定是個丰神俊朗的人物,所以才會被取字‘子豐’。”王溱:“猜得也不能算錯。”唐慎:“……”您也真不謙虛。

“小師弟先前說過,你猜過我的名字,王溱,這個‘溱’字取自《詩經·溱洧》。溱水、洧水,都是水源充沛的河。我出生那年,我父親獨自一人去解州上任,溱水途徑解州。那年溱水豐沛而不氾濫,使得河兩地當年豐收,我父親治理解州有功,得了聖上的賞賜。又恰逢我出生,家書自琅琊王氏寄到解州,父親便為我取了個名,為‘溱’。”王溱誦那首詩:“溱與洧,方渙渙兮。於是我加冠時,便得了‘豐’這個表字。願溱水年年豐沛,福澤萬里。”誰都喜歡聽故事,王溱說話又好聽,唐慎聽完他講的故事,還津津有味。

唐慎道:“沒想到師兄的名字還有這番淵源。”王溱:“還記得小師弟曾經對我念起過這首《溱洧》。”聽到這,唐慎察覺到哪兒有點不對勁。

什麼叫我對你念起過《溱洧》?

《溱洧》是《詩經》中有名的情詩,是男女之間互相表達情意的,人家念這首詩都是去表白的!他四年前確實曾經對王子豐念過這首詩,可他只是因為這詩是王溱的名字才會念,壓不是為了表達情意而唸的。

但王溱這麼說,也不能算錯。

唐慎語氣彆扭:“……我確實曾經對師兄念過這詩。”

“那時是我生辰,小師弟還送了我一塊玉佩、一枚香囊。”唐慎抬起頭:“嗯?”搖曳的燭光映著王子豐清冷俊雅的臉龐,那雙淡雅清澈的眼睛仿若高山上冰冷的雪,驟然融化,浸著淡淡的笑意。王溱手指一動,恍惚間,唐慎覺自己眼前一閃,他定睛看向王溱的右手。

只見昏暗的燭光下,王溱微微抬起手,穗繩從他修長漂亮的手指間落了下來,繩子最下端繫著一隻純白剔透的美玉。

這玉美得驚人,蠟燭暗淡的燈光完全無法掩飾它的細膩溫潤。它輕輕晃動著,每一動便見一層瑩瑩光澤從玉面上一晃而過。唐慎見過那般多的珠寶美玉,卻依舊看得痴了許久。他的心中下意識地開始算錢……

這得值多少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