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紀知道:“把那幾人的屍體抬上來。”半個時辰後,官差從義莊把三個官員和十二個工匠的屍體抬進了衙門。

現在是八月,天氣炎熱,這幾人有的死了三天,有的死了一兩天,但毫無例外,他們的屍體都惡臭撲鼻。有嬌生慣養的官員已經忍不住吐了出來,唐慎喉嚨裡也一陣泛酸,但他看到紀知、謝誠和蘇溫允都上前查看屍體,他咬咬牙,也湊了上去。

紀知和蘇溫允檢查過後,紀知道:“確實都是絕食而亡。這裡面哪幾人是負責橋基建造的?”謝誠道:“這個,和這幾個是。”他指的是一個官員和四個工匠。

負責橋基建造的官員和工匠當然不可能只有五個人,但巧得很,大橋沖垮的時候,其餘工匠和官員都在修建橋基。他們被大水沖走,死無全屍。

紀知犯了難,不知該如何是好。

將這些屍體抬走後,紀知帶著監察使團的官員,秘密開會。

紀知道:“諸位同僚,在這刺州城中我們唯一能信任的,便是彼此。真正敢說上一句與荊河橋塌無關的人,也只有在座的各位。原本下官以為這只是一場天災與微妙人禍的結合,如今看來,荊州城的水,比我想象的還深。諸位,我們是在孤身入地獄。”一個官員道:“哪來這麼巧的事,絕食身亡,畏罪自盡,還全部死絕了!”

“其中必然有詐。”

“但是知道有詐,我們又能如何,現在是死無對證。”紀知:“現在有兩個辦法,首先,我會將刺州城發生的事傳回盛京,請陛下定奪。同時,我們會繼續私下調查。各位意下如何?”

“一切聽紀大人的。”當夜,紀知便寫了一封摺子,派人連夜送去盛京。

第二,紀知將監察使團中,所有御史臺的御史全部喊了出來。他們幾人要走時,紀知停下腳步,看向唐慎:“唐大人也來吧。”唐慎愣了片刻,接著他抬步,跟著這幾個御史進了屋子。

唐慎剛進屋子,就聽紀知語氣沉重地說道:“各位大人,直接接觸橋基修建的官員和工匠已經死亡,死無對證,這成了事實。但我剛剛得到消息,除了他們外,有機會接觸到橋基石料採購與建造的,還有八位大人。”

“是哪八位?”紀知沒有開口,另一個監察御史替他說道:“這八人,一個比一個官大,其中最小的,都是五品官員。他們分別是戶部金部郎中曾斐,吏部司勳郎中嶽子光……半個月前前往盛京報信的工部郎中高維,還有刺州府尹張灃張大人,大理寺少卿蘇溫允蘇大人,工部右侍郎謝誠謝大人,以及戶部左侍郎徐令厚徐大人!”第61章才放晴了一天,北方又下起了滂沱大雨。

噼裡啪啦的雨聲砸在地面上,空氣中泛著腥澀的土壤氣息。刺州城的道路上沒什麼行人行走,因為大雨,百姓紛紛進了屋子,不在街上走動。一匹黑駿馬從府尹衙門的正門疾馳而出,一路衝過城門,馬蹄踏地,濺起滿地雨水。

刺州監察使團的主監察使紀知正在衙門堂屋中,將摺子給信差,讓其快馬加鞭送去盛京後,他繼續與其他官員商談這次的事。

城樓上,戶部左侍郎徐令厚看著那匹馬出了城門,輕輕嘆了口氣,聲音悠遠:“是從府尹衙門裡出來的快馬。謝大人,看樣子監察使們是查出什麼事了。”站在他身側的正是工部右侍郎謝誠。

徐令厚和謝誠是目前刺州城中,唯二的三品大員,也是品階最高的大官。

聞言,謝誠看向徐令厚,道:“徐大人有所高見?我可未曾想到,荊河一事,竟然還有人在其中貪墨。這原本不是天災,是人禍!”徐令厚轉首看他:“怎麼,謝大人是知道些什麼?”謝誠笑道:“徐大人又知道什麼呢?”兩人看著對方,良久,相視一笑,然而這笑意都不及眼底。

大雨傾盆而下,一下就沒了盡頭。

入夜,唐慎回到驛館,他點燃燭燈,拿出一張空白的摺子,開始寫這三天的所見所聞。深夜,他拿出趙輔親自給他的令牌,將這封摺子偷偷送了出去。

唐慎回屋時,正好碰到紀知。

紀大人站在院子中,抬頭看著唐慎。兩人雙目對視時,唐慎就知道,紀知本不是湊巧在這,而是已經等自己一段時間了。他默了默,走上前:“紀大人。”紀知道:“唐大人剛才是送了什麼東西出去麼。”唐慎沉默許久,道:“沒有,只是去廚房找點東西吃。”紀知:“唐大人,事已至此,你應當也發現了,我們正站在一個風口尖的轉折點。刺州城的危險比我等來之前想的還要可怕,水也比我們想的更深。請唐大人務必看清楚每一樣事,別讓小人矇蔽聖聽。”唐慎定定望著紀知,沒有開口。

這位嚴肅古板的六品御史大人拱了拱手:“告辭。”因為大雨,荊河水更加湍急洶湧,原本派去荊河上調查的官員和工匠都回了刺州。留在刺州的官員都知道橋基的事,也大多猜到了其中有人貪墨。紀知私下找了戶部左侍郎徐令厚,兩人在屋子裡密談兩個時辰。

徐令厚出門時,面難看,他回頭看著身後閉的房門,憤怒地甩袖而去。

刺州城中,百姓們一如既往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