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海量小说,在【小狐看書

們吵完了,沒力氣說話了,他再看向工部尚書袁穆,問道:“袁卿意下如何?”袁穆上前一步,行禮道:“通北一事,利在千古。臣以為,大善。”趙輔再看向王溱:“子豐覺得呢?”王溱走出官員隊列,行禮道:“古有煬帝通南,利在百代。陛下通北,令南北全通,自是千古大事。但煬帝修運河通南,因南方河諸多,又有雨水年年澆灌。大宋北方,河稀少,旱災不斷。臣以為運河一事可作緩解,不若棄運河,改修三條官道,以通東、西、正北。”戶部官員們立刻道:“臣以為此。”袁穆望著王溱低眸看地的模樣,心道你說話倒是滴水不漏,可不就是想少出點錢麼。心裡把王子豐罵了一通,但袁穆也知道往北修運河確實勞民傷財,於是也道:“臣以為此。”趙輔道:“那便如子豐所言,散朝吧。”等到散了朝,袁穆將王溱堵在宮道上。王大人微微一笑,袁大人無語道:“真修不了運河?”王溱:“戶部給得起,你工部便修得起?”袁穆啞口無言。

他工部還真修不了一條往北的大運河!

這時,大太監季福走過來。他先行了一禮,再對王溱道:“王大人,陛下召見。”王溱隨季福來到垂拱殿。

見了面,趙輔心情似乎不錯,直接笑道:“子豐早已知道?”王溱左右看了眼。今當差的起居郎是李舒,起居舍人是一個叫郭慧的。這兩人都是趙輔的心腹。趙輔召見王溱說一些悄悄話,兩人都當作沒看見,並沒有往《起居注》上記錄。

王溱不解道:“陛下所言,臣不知。”大概心情是真的好,趙輔走下御座,繞著王溱看了一會兒,才道:“你竟然真不知道!那你們師兄弟二人,卻是心有靈犀了。”第54章王溱稍稍琢磨一下,便推敲出事情的始末。

趙輔今早朝上,突然說要修一條官道和一條運河。這方案的可行實在不大,從古至今,修運河都是勞民傷財。尤其是往北修運河,更是史無前例,恐怕耗盡國庫也做不到!

趙輔不是個昏君,正相反,他在位二十八年,左右朝堂政局,巧妙平衡權臣間的政派關係。從一開始趙輔就沒想過要修運河,他要的就是修三條官道,直通北方。他先提出一條看似不可行的政策,待臣子們反駁後,再假意委全,同意修三條官道的政策。

這點王溱看得透,今早朝上的幾位相公們也看得透,所以眾人齊力陪趙輔演了齣戲,促成修三條官道的局面。

只是王溱沒想到,這事背後還有他家小師弟的影子。

從垂拱殿出來後,王溱通過關係找到季福,稍稍打聽了一下,得知年前唐慎曾經送過摺子上去。再聯繫到唐慎近突然官升五品起居郎,王溱將間那條白玉香囊解了下來,放在手中把玩。

“景則啊景則,你可真是總給我驚喜!”朝廷要修路,還是三條直通北方的官路,一下子整個朝堂都有了事做。

戶部要負責撥發銀兩,吏部要負責調度官員,兵部負責沿路安全……工部最忙。工部負責修路的衙門叫虞部,掌管山澤、舟道、織造等。皇帝的詔書下來,虞部官員全部被分派到三條官路的路線上。因為同時要修三條官道,虞部人手不足,還從水部、文思院到處撥人才。

梅勝澤原屬於工部門下的水部,去年末他們水部剛將太池重修了一番,還沒口氣,又被調去虞部。

正月十九,梅勝澤即將離開盛京,前往幽州。

“此去也不知何時才能再回來,最早也要到明年了!”細霞樓中,梅勝澤起身舉杯,對在座的國子監同窗們苦笑道,“都說我有造化,雖說沒考上一甲,但吏員考試後被留在盛京,沒有外放。可諸位,我這還不如外放啊!”梅勝澤要走,國子監的同窗們在細霞樓相約給他送別。

劉放也被留在盛京,做了京官,隸屬戶部。他舉杯道:“勝澤兄哪裡的話,三條官道如今可是大生意。”梅勝澤無奈道:“是大生意,可與我這個六品小官有何干系?”眾人只得不斷給梅勝澤夾菜勸酒,梅勝澤痛苦地不停喝酒,很快就醉倒在酒席上。唐慎讓陸掌櫃給他找了個無人的雅間休息一下午,到晚上,梅勝澤暈暈乎乎地醒了,國子監的同窗們都走了,只剩下唐慎還在。

在國子監時,梅勝澤就與唐慎關係最好。如今只剩下兩人,他毫無顧忌,對唐慎大吐苦水:“景則啊,你說我是做了哪門子的孽!尋常人留作京官,那都是前途似錦。我可好,一抬腳就進了工部。剛修完水池,就要去修路。可憐我寒窗十載,早知就不入儒家,多讀工家書籍了!”唐慎給他倒了杯醒酒茶:“也沒你說的那麼糟糕吧。”梅勝澤:“沒我說的這麼糟糕?確實,修三條通北官道,這事絕對是今年的大工程。無論是民間的工匠調動,還是官道的選址規劃,內裡都大有門路。”碰到這種大工程,哪怕不用貪墨,經手的官員都能蹭到一筆不錯的油水。

“可是這和我有什麼關係啊!”梅勝澤仰天長嘆,“聖上到底為何突然要修官路,這是哪位天殺的大人提出這種主意。他是嘴巴一張,我們這些小官可是要累死累活幹一年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