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最後一個出手的。

一抹玄黃氣從其背後湧現,隨即卻在半空中化成一座三十六重樣式的寶塔。

此寶塔純粹由玄黃之氣澆鑄而成,塔壁上繪製有無數神族盛景之象,同時有諸般吉祥之物在周圍作為點綴。

短笛聲忽而響起,伴隨著一枚枚斗大的道德雲篆湧現,一股上善若水、無為而治之意環繞在了眾神心頭。

黑白之氣縱橫捭闔,於虛空中幻化成一輪太極,復又化為兩條錦鯉,陰陽循環之理在此盡顯。

“善哉善哉……”忽聞得一聲天龍禪唱,無量佛光之間,兩尊金身佇立。

一者一首二臂,頂有螺髻,端坐十二品蓮臺,作盤膝之相。

眉間白毫宛轉,面顯慈悲之,身皆紫磨真金,現三十二相,具八十種好,腦後十二琉璃圓光照耀虛空。

一者三目,二十四首,身著輕羅綽袖天衣,以綬帶繫

十八隻手各持定瓔珞傘蓋、花罐魚腸、加持神杵、寶銼、金鈴、金弓、銀戟、幡旗等佛門法器,站立千葉蓮臺,背後七寶菩提樹參天。

“好個佛道之爭,如今卻見雛形。”在青光與金光相互鋒的同時,在場大多數眾生皆為其刺目光芒而不得不閉上眼睛。

玉鼎仗著有天道在旁,這會兒確實可以直觀的受到雙方爭奪的焦點。

這是大道之爭——往遠了看是大道之爭,若是往近了瞧,這就是教理教義之論。

現今洪荒已不比太古紀元那般蠻荒,在一些大神有形推動之下,一些較為陋的修行體系已經逐漸形成。

不同於那些大神們琢磨出來的修行法門,目前東方煉氣士一脈,主要還是以老君傳下的金丹大道為主。

金丹大道講究“內外兼顧”,或稱“命雙修”,其核心乃是“以道養德,以德立道”。

道無德不立,德無道不載。

相互對立,卻又相互依存,這便是老君提出的修行體系。

正因如此,在外部可以通過燒鉛鍊汞,調製丹藥,配合服食之後,更加能夠起到增進修行的作用。

就算能夠讓人立地成仙的“九轉金丹”,也必須有相應的“德行”消化,這個上面說的也就是所謂的“內修”。

東方之所以主要以煉氣為主,還是因為靈氣豐富,修行資源眾多,所以才能夠負擔得起基數極為龐大的修士群體。

不同於前者,準提他們所在的西方大地環境本就貧瘠,靈氣充足的山頭也就那麼幾座。

這個鍋全都是當年羅睺為了鑄煉誅仙四劍所惹出來的,就算後來有印度諸天世界合併過來,也到底沒有能完全改善。

結底,無非是因為兩方世界的本源並不平均,所以最終就慢慢發展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靈氣有是有,但是完全不足以支撐西方眾生修行。

在這種前提下,接引準提也是有大毅力之輩。

他們發願立誓,要讓眾生皆可修行、皆能超脫。

在立下如此宏願之後千年內,他們的確琢磨出了一套方法。

這套修行法門以鍛鍊神念力為主,所以在核心上卻是有別於東方的結金丹、化嬰兒,最終成就三花五氣的“混元之道”。

“花開見我,我見菩提。”背靠一株參天大樹,準提坐於樹下,此時抬手虛拈,一朵蓮花隨即由出現在其手中。

“好一招‘無中生有’,道友果然屬大才之輩。”看見這一幕,老君點了點頭,口中發出了稱讚。

元始在一旁不言不語,此時同樣抬手虛點。

一顆米粒大小的寶珠,忽然在其指尖形成。

眾神以目觀之,卻見其中竟是一方洪荒。

“我教中有‘一沙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之說,其理乃須彌納芥子,而今見元始道友以寶珠演洪荒,可見諸法貫通之理。”接引的佛陀金身本來正在閉目誦經,這會兒也是似有所,隨即合掌稱善。

“你西方有掌中沙國,我東方同樣亦有兩儀微塵。”通天抬手撫劍,指尖輕輕一彈,青萍劍隨之發出一聲輕鳴,“素聞得西方認為‘諸行無常’,萬法皆歸空理,我今一劍斬之,可破諸萬象。”

“劍鋒雖利,若無定慧,亦難逃剛過易折之運。”搖了搖頭,準提並不贊同通天這番話。

如此兩相對峙了好一會兒,兩光芒忽然紛紛散去。

由這五位所主導的大戰雖說落下帷幕,不過這一次論道卻剛剛才開始。……“其實,在我看來,這種沒有硝煙的戰鬥才是最可怕的。”這一次因為西方是東道主,所以場地也是被設在了位於極樂淨土的中心地帶。

玉鼎等人所落座的位置,距離八寶功德池不遠,以他們現在的角度,很容易就能夠望見池中隨風搖曳的蓮花。

在金光萬道中,接引、準提閃亮登場,這會兒雙雙站在那邊的蓮臺之上。

相較於他們端坐蓮臺,老君、元始、通天紛紛坐雲之上。

此時伴隨著五人共同講道,卻是天花亂墜地湧金蓮,一派祥和景象。

“適才我曾以大力,遍觀周天寰宇,卻見洪荒四境大部洲中,東勝神洲者,敬天禮地,心氣平;北俱蘆洲者,拙情疏,無多作賤;我西牛賀洲者,雖無上真,卻也人人固壽……”說話間,準提稍微頓了頓,在眾神的注視下,他又道:“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