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0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息其實並不算隱秘,但是整理在一起卻叫人亮眼,可比自己一點點收集整理再使用方便得多。

而且也節省得多,一份報刊唐鈺等人商量的定價是300銅銖,而上面所記錄的消息,眾人靠自己去打聽,所花費的金銀絕對要多數倍。

另外名士翁公的文章欄目,更是讓眾人歡喜不已,要知道想得名士翁公指點,想瞧瞧人家的文章學習一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此刻在報刊上隨便可見,怎能讓人不欣喜?

“……這些名士翁公已經跟我們簽訂了契約,以後每期報刊都會刊登一篇文章,若各位老爺和士子有何見解疑問,可寫信給我們,名士翁公隨即回答作解。若有入得翁公名士眼的見解疑問,下期報刊我們會刊登出來。”

“另外,若各位士子有自覺不錯的文章,也可以向我們出版齋投稿,東家覺得可以,也會刊登,並且回贈士子部分金銀作為小小心意。”其實說是報紙,唐鈺純粹是抱著做雜誌的念頭。

畢竟這般正大光明告知消息的東西,不可能在上面放太過隱秘的新聞,那樣做沒有背景會引火上身的。

可是沒有勁爆的新聞要怎麼引讀者呢?那自然就得在名人文章這裡下功夫,跟讀者多多互動,讓有學問的士子對報刊上心,自然報刊就會成為一種被推崇的存在。

而什麼東西最令人上心,除了利益二字沒別的。

果不其然,聽到自己寫的文章不僅能夠刊登讓所有人看見,還能獲得一筆酬勞,家境貧寒的士子們當時就心動,看報刊的目光火熱了起來。

而不缺錢的人也沒關係,報刊上刊登的內容也足以讓他們心甘情願掏銀錢。

至於被唐鈺重視的民生板塊,沒有引起年輕士子和士族老爺的興趣,倒是意外的引起了那些名士和翁公的關注。

天下真正不重視名利的人太少了,誰都想獲得權力和財富,讀書人那麼努力學習真的是情懷嗎?還不是想混個好前程,情懷這東西只建立在衣食無憂,說白點就是吃飽了閒得慌情況。

所以在百姓看來清高孤傲的名士翁公,大部分還是想找機會做點事情,混個名利出來。

想在仕途上混出名堂,最重要的當然是做出政績,而政績建立在百姓身上,自然這群人對民生就關心了許多…

第一期報刊推廣出去,不出意外很輕鬆就被大家接受。

沒文化的百姓在唐鈺去村子推廣後,名人文章不懂,但寫關於他們自己的內容便是就聽得津津有味,還有關於官府的消息新聞,對消息閉的百姓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東西。

每次官府發佈的告示,因為不識字、傳播緩慢,很多好處本落實不到百姓身上,就算能落實,時間上也有許多延遲。

更甚至,有些心術不正的官府差役,還會藉此敲詐村子的百姓,里正若是不錢,就不把朝廷的好消息告訴你們村子,你村民不認識字看了告示也沒用,忒陰險。

“我們出版齋每隔7天發行一次這種報刊,上面除了刊登各種消息和文章,若是有什麼困難、冤屈、尋人等等事情,只要點手續費,我們會在上面寫出來廣而告之……”針對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推廣方法,百姓也是很重要的讀者和輿論群體,唐鈺堅決要讓這些不識字的百姓也重視報紙起來。

“每份報刊是300銅銖,單價雖不便宜,但若是全村湊錢購買,每戶也就是一兩個銅銖而已。”,遠比官衙賄賂差役的銀子少得多。

“若是不識字,可向書肆掌櫃詢問報刊內容。”

“這上哪兒賣去?”各村裡正明白關鍵,態度很是積極。若是有這報刊,他們不僅能夠快速獲得官府消息,還能省下大筆打點銀子,傻子才不買。

“澧城東街的魯氏書肆。”

“……”唐鈺三人分頭行動,第一天成功的把準備的報刊全部推廣銷售出去。

不過這也是因為報刊數量並不算太多的緣故,沒有印刷術,每份報刊都靠他們自己抄錄,人力有限,也就幾十份而已。

開頭的順利讓大家都很高興,但憂慮也不少。

說實話,真要把報刊這東西辦出來,他們必定要得罪不少人,一個不好就會成為眾矢之的。

所以大家還不能高興鬆懈得太早。

“衙門的那些幕僚不用擔心,那些士族老爺也不愁,報刊這事只能掌握在官方手中,現在要注意的是那些衙差……閻王好說,小鬼難纏。”衙門內的衙差油水有很多都是靠賣消息得來的,特別是那些沒什麼權利的小衙差,不到重要消息去巴結權貴,就只能壓榨下面的小百姓。

他們在報刊上的那些新聞看似無關緊要,卻損壞了這些人的利益,處理不好,後這些人絕對會製造不小的麻煩。

此事魯崇山幫不上忙,際人脈圈不在這裡,只能靠唐鈺和江漢奕。

“這個問題必須儘快解決,我之前說的記者部門,可以招募這些人,他們只是求財,消息賣給誰不是賣。”

“但是那些衙差能得到的消息就那麼多,咱們不可能白白把他們都養起來,而且他們也不會完全忠心我們,別人稍微多給點錢財,肯定就會把我們出賣得一乾二淨。”江漢奕在官衙多呆幾個月,知道的內情要多些。

“這個好辦,我們採用計件酬勞制度,付出和獲得自然要成比例。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