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4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他們就是一家三口。
“祖姥姥,邱爺爺……”,小孩乖乖衝兩位老人做禮。
殷呈珉脾氣雖跟暴君差不多,但表面子功夫絕比暴君強,殷禹對著外人大部分時候都是面無表情,而殷呈珉在撕掉府邸的懦弱偽裝後,再經過唐鈺的教導,人情世故方面遠比殷禹強了不少。
乖乖的小模樣瞬間就俘獲了兩位老人的心,兩老人當即就從身上玉佩金鎖掛到小孩身上,以作喜愛和見面禮。進宮之前他們已經知道了小太子的存在。
其餘人也紛紛做了表示,東西不貴重,就是個心意。
殷呈珉收到東西全部道謝,然後轉身就把東西放到唐鈺身邊的伺候太監手上,小大人似的表情,“父後,這些東西都太貴重了,孩兒擔心丟,請父後幫孩兒保管。”以前小孩不懂討人歡心是沒人教,但小孩的學習能力非常強,入宮之後不用再掩飾,
收知識的速度非常快,也虧得不管是原歷史還是現在,小孩都早早被暴君
到身邊,否則任由發展不知道會形成什麼樣的三觀。
而此刻在有人引導的情況下,多的不說,至少孝敬重視‘父母’這點小孩學得很好。
唐鈺獎勵拍拍小孩腦袋。
唐祖母看到這一幕心裡也長長鬆了口氣,高興的道了句‘小乖乖’,心情雀躍不已,殷禹連兒子都給她孫子找好了,她以後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只等享福咯。
江漢奕和喬玉抱著他們兩歲大的‘兒子’,相視一笑,
覺從未有過的舒心和快樂……
充滿著和諧溫馨氣氛的見面完畢,大家開始邊吃邊聊,私宴就不講那麼多規矩了,多月未見,大家都有很多話說。
唐鈺和殷禹說王城這邊的變化,邱仲父等人就說澧城的情況,以及來王城路上見到的畫面。
王城這邊情況現在不復雜,在暴君的鐵血和壓制下,王城如今的勢力簡直是歷朝歷代最鞏固和簡單的,在遭受過連翻打擊教訓後,所以士族短時內都不敢再亂來。
而以後,唐鈺相信在他們的治理下,至少在暴君有生之年秦國絕對不會再出現內部問題。
倒是邱仲父這邊說得就要多得多,主要是路途中的見聞,唐鈺和殷禹需要坐鎮王城暫時不能走遠,他們又擔心頒佈下去的聖旨執行力度欠缺,所以登基之後,殷禹就用千里飛鷹秘密給邱仲父發了消息,讓其前來的路上順便查探翻民情。
也正是因此,他們來王城的速度才這麼慢,足足走了三個多月。不過結果是好的。
“……軍隊的執行力遠比普通衙差高得多,登基吉兆讓百姓們對換新君的事情抱以了非常高的擁護態度,尤其是在將士到達各地肅清貪官開始,民間對禹兒你的擁護就達到了一個沸騰高點。”
“紅薯土豆的種植進行得也非常順利,你們前腳走,澧城這邊的人後腳就出發,開始將紅薯土豆的種子運往秦國各地,聖旨頒發下來,我們的人就立即把種子發了下去,正好接上種植時間……”說起路上的見聞,邱仲父臉上就帶著合不攏的笑容,他這個人本就有些大仁主義,此生除了輔助殷禹上位的心願,就是看到秦國更加富足強盛,百姓安居樂業。
以前他還憂慮暴君格,擔心對方上位之後不做為,卻沒想到出了個唐鈺,愣是讓無所謂天下人死光的暴君,變成了將天下百姓放在首位的賢君,他現在對唐鈺最後一絲隔閡都沒了,心裡只剩下喜歡和
。
唐家人不懂國事,但說到種田她們在行,表情也興奮至極,沒忍住言,“可不是!紅薯土豆好種,今年又風調雨順,來年必定是個豐收年,咱們來的路上看到全是
綠得苗子,可好看了……”確實,對農家出身的人來說,什麼都沒有糧食秧苗長得茂盛的畫面好看。
邱仲父點頭贊同,他跟少筋的唐家人相處還不錯,“除此之外,各地的百姓代表也在熱鬧選舉當中,配合著貪官汙吏的肅查,今年的秦國註定熱鬧不凡。果然鈺兒說的那句‘大刀出政權’,還真是貼切。”那是!唐鈺非常嘚瑟,不枉他辛辛苦苦想盡辦法賺錢去養那些士兵。
其實按照常規,為了節省軍費開支,若無戰事君王一般都會下旨遣散部分士兵回家,只留下必要的軍隊,若有需要再徵兵,以此來節約在軍隊上的消耗。
可是這種方法並不適用他們,秦國本就是六國重點關注的對象,表面看上去相安無事,但說不準什麼時候忽然就打起來,為了隨時應對,他們必須保證軍隊完整存留。
而且暴君就是靠兵權壓住朝臣文臣的,所以軍隊不能散。
不過也不能長久這般下去,畢竟整合的士兵足足有三百萬,現在大部分都還沒事兒做吃著白飯,所以他們還需想個法子,怎麼合理利用安排這股力量。
大家熱烈的說著路途中見聞,自然少不得提到印象深刻的趙芸香,各種吐槽。唐家人更是不遺餘力的抹黑,那個驕縱無知的小妮子也敢搶她們唐家的孫婿,遇到她們算倒黴!
唐家人的格那是眾所周知的小市民,家裡三個女人婆媳嘴巴頂得上幾千只鴨子,七嘴八舌的訴說趙芸香光榮事蹟。
結束也還委婉的給暴君提個醒,大概意思就是:咱們家鈺孫子/侄子可是天下能幹又好看的佳公子,大王您要是瞧上了那個腦殘公主你就是眼睛有問題了喲……
唐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