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3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那麼不真實喲……”
“男女不限,女娃也可以去?”村民議論紛紛,覺得這聽著好像是個好事,可又覺很不真實,天下真有這麼好的事兒嗎?
“總之這是好事,願意送孩子來和自己想學的就趕緊去你們里正那裡登記名字,不願意的也不強求,可後別的孩子出息別抱怨,只有三天時間,大家自己決定。”衙差將告示通知完,剩下統計的瑣事就
給各村裡正,利索返回衙門覆命。
而得到消息的百姓們,當晚就跟炸開鍋了似的討論起來,這個事情到底咋辦,去,還是不去啊。
糾結了一晚上,最後大家決定,大人無所謂,孩子可以送過去,學堂學什麼不重要,反正半大孩子放在家裡也是瞎玩,送出去有人管教還能省糧食,好事啊。
至於孩子能不能通過先生的考核,那是必須的,不通過就揍!節約糧食是為家裡做貢獻!
何況告示說了,男女不限,13歲以下的女娃在家比男娃更沒用,既然有免費吃飯的地方,百姓們思考利弊關係,就拍大腿做了決定。
因此,最後的名額統計結果就是女學生比男學生多了足足兩倍……都是被送來蹭飯的。
唐鈺整理了下名單情況哭笑不得,但也由此對這個時代的生活情況有了更深的認知,普通百姓基本都還在溫飽線上掙扎啊,基建任務任重道遠,吃飯都成問題,何談其他基礎建設呢。
不過正好,女孩格細膩安靜,如果教出來的話,這些女孩將來就能替代那些士族子弟成為下一批教師人才。
介於禮教嚴苛,唐鈺將學生按照別年齡不同,分成了男孩、女孩、成人和士子四種班級。
這裡不得不說一句,已經接受過教育的讀書人確實比愚昧無知普通百姓好辦,告示出去本不需要多勸,便首先主動來報名,只因古秦文已被納入試題知識範圍,不用鞭策眾人都會想辦法去學。
-一切準備就緒,選了個吉,掃盲學堂正式開學。
而之前培訓出來的那些士族子弟,也分別安排到澧城之地各鎮、各村的學堂擔任老師。
之前已經招生教了兩個月的學生也分別被安排過去成為小助手,當班長幫忙管理和掃盲教學。
因為前兩月招這些孩子時明確說了是入派做學徒的,所以這部分孩子無論年紀大小,只要是通過考核成為小助手的,都按照每個月100文銅銖發了點工錢意思下,讓百姓明白這事不是開玩笑。
這個消息讓其他百姓羨慕不已,無不後悔當初自己眼見短淺,每月100銅銖不多,可也是份兒收入啊,還是半大孩子創造的,怎能不稀罕?
大多百姓目光都不長遠,本來覺得這個只教古秦文的學堂沒有用,此刻看到實在的利益,心中倒是除了蹭飯外多幾分熱情,不管怎麼說,學問總比辛苦種田強吧。
因此掃盲學堂開學這天,村民抱著好奇的態度把孩子送進學堂後沒有馬上走,而是站在學堂門窗門口湊熱鬧,想看看這學堂到底教的是個啥,聽兩句回去也能吹個牛。
這一聽,可就不得了了。
身為從應試教育過來的人,唐鈺深知學習的枯燥,培養人對學習的興趣是必要的事情。
所以第一天上課,他並沒有讓那些士族子弟的老師們直接教知識,而是以講故事的形式,先給大家講訴“古秦國”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要學習古秦文,學好了古秦文有什麼用。
只有讓大家對“古秦”有了具體概念,學生們才會用心,產生好奇和動力,就如同現代學校每增加一門課程,第一節課老師總會講訴這門知識的歷史和意義一般。
這士族子弟已經被唐鈺給培(洗)訓(腦)了好幾個月,早就也對古秦國不可思議的繁華傳說產生了興趣和好奇,上課之時講起古秦傳說來得心應手,懷著熱烈的情,一番傳說故事講下來著實讓幾乎沒什麼娛樂的古代百姓都入了神。
原來他們秦國的先祖那麼厲害!
原來他們秦國還有這樣一段繁華歷史!
原來他們學習古秦文不僅僅是把此發揚光大,也是為有朝一古秦手記再出現,大家能看懂恢復祖先榮耀!
自古東方人對祖先的信仰就遠超神明,對於那些已經逝去的先祖英雄有著特殊的崇拜和嚮往之情,恢復先祖榮耀這種概念是無數家族、國家乃至民族落魄不如意時的堅定理想。
孩子們聽得嚮往崇拜,站在門口旁聽的大人們也津津有味,讀書過的士子講故事就是不一樣,可比村口的大爺來勁兒熱血多了……
而面對這些崇拜的目光,本來還有些不太情願自降身份跟百姓打道的士族子弟們,頓時也有點飄飄然起來,從前他們只知道吃喝玩樂,如今這種被肯定和需要的價值讓人覺得新奇。
不過這也就是開始幾天,正式進入學習中後,大人們就不來了,枯燥的學習他們不喜歡,也沒有那個力,成年人還要幹活養家餬口。
至於孩子們還好點,小孩子正是收學習知識的年齡,只是簡單的學習拼音和識字對他們來說並不算困難,為了能夠留在學堂吃飽飯,隔三差五還有頓
,再調皮的小孩這會也發憤圖強努力了,誰也不想回家去啃野菜窩頭。
等到學堂孩子差不多適應學習之後,唐鈺馬上就讓那些擔任老師的士族子弟佈置一個特殊的家庭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