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糖和酒都不願意放過。

酒跟糖一樣,都是二十罐起拍,二十罐的底價是兩枚金幣。

商人們不停競價,每一次加價都是一百枚銅幣。

“六枚金幣兩枚銀幣三百枚銅幣!”商人漲紅了臉,拼價拼的頭昏腦漲。

班傑明:“七枚金幣!”商人們互相看了眼。

反正不止這二十罐,再加下去就虧了,於是班傑明得償所願,拿到了這二十罐酒,守在一邊的小孩跑到他面前問:“老爺還要繼續拍嗎?”班傑明搖搖頭:“不拍了。”小孩咧開嘴笑:“老爺跟我來,去那邊拿貨。”班傑明和他的女僕一起走過去。

商人們的競爭還在繼續。

因為一次拍二十罐,所以賣出去的速度很快,池晏看著金幣一枚枚被收走,心裡十分滿足,他終於開始掙錢了——還是大錢,並且不是一錘子買賣,以後每個月都可以來一次。

收到的錢一部分要運回薩克德,作為工資和獎金髮下去,還有一部分要建設斯德丁。

不是池晏不願意建設薩克德,而是薩克德的人太少了,並且池晏也不準備讓薩克德納太多的生人。

生人一多,各方勢力不好分辨。

還不如維持現狀。

孩子們在平地跑來跑去,他們都是孤兒,沒有父母養育,又沒有力氣去和成人搶工作,池晏就讓管事先把每條街的孤兒召集起來,集體安排住處,再給他們找了工作。

兩餐都由城堡負責,一個季度有一套新衣服,直到他們成年為止,孩子們掙的錢都屬於他們自己,想買東西可以自己拿錢去買,這些錢屬於他們的零花錢。

老管家覺得池晏的這個辦法不好:“那些孤兒都不是什麼好東西,有人生沒人教,但凡能長大的,最後都會成為竊賊,被抓住就要砍斷手,您讓他們去做這樣的工作,要是他們偷了商人的錢,那怎麼辦?”老管家至今都堅持的認為,窮人都沒有品格,窮就是壞。

池晏也不跟老管家爭,老管家年紀大了,觀念深蒂固,池晏以前跟他說了那麼多都沒有成效,於是找到了跟老管家商量事的辦法。

池晏坐在椅子上,看著那群小蘿蔔頭,老神在在地說:“不讓他們工作,難道讓我一直養著他們嗎?”老管家:“您就不該管他們,反正平民總是會生孩子。”現在經濟不發達,又沒什麼工業,平民生孩子都是兩個打底,因為孩子就意味著勞動力。

平民買不起牛——就算買得起也買不了,請不起人。

但生孩子養孩子沒多大花銷,生下來給口飯吃,又不用像現代,要進口粉,要供孩子讀書,在這個時代,養育孩子的成本很低。

而孩子長大,七八歲就能幹活,十多歲就能掙錢。

一個家庭多生幾個孩子,就類似於原始資本的積累。

所以越是窮的家庭,就生的越多。

而富裕的家庭,已經不需要積累原始資本了,他們需要的是鞏固自己的社會地位,尋找更多的掙錢渠道,所以生孩子對他們來說不算特別重要,只要有能繼承家產的婚生子就可以了。

於是貴族們很多三十多歲都還沒結婚,沒有婚生子。

而平民三十多歲,孩子成群。

池晏也是穿到這裡以後才明白,為什麼很多地方的人都是越窮越生,因為對他們來說,生孩子不全是為了繁衍後代,而是為了得到更多的勞動力,希望靠著這些勞動力實現經濟飛躍。

尤其是古代,古代老百姓掙錢餬口就是靠種地。

勞動力的缺口很大,只能拼命“造人”。

池晏擺擺手:“好歹是條人命。”他不能跟老管家講道理,講到最後,兩個人誰也說服不了誰。

像現在這樣“我行我素”,老管家反而沒話可說。

果然,老管家不說話了,他只是深深地嘆了口氣——領主太善良,他簡直碎了自己的一顆老心。

布茲領著班傑明去倉庫,在提到貨物之後,班傑明給了布茲兩枚銅幣。

布茲喜滋滋的接了,對班傑明行了個不怎麼規範的禮,然後蹦蹦跳跳的走了,他跑去沒人的地方,把銅幣裝進自己的衣服裡面的兜裡。

這些衣服都是領主大人發給他們的,每人都有一套。

在被管事帶走之前,布茲只能睡在小巷子裡,跟一群無家可歸的孤兒一起去垃圾堆裡找吃的,或是在街上乞討,他們都不太會偷竊,因為膽小,所以倒沒有因為偷竊而被砍斷雙手。

布茲剛把銅幣裝好,就有一個小女孩也跑到了這裡。

布茲跟女孩的關係不錯,他們是從同一條街出來的。

“你今天拿到多少了?”布茲小聲問。

女孩也小聲說:“十枚了。”布茲想了想,覺得自己也差不多拿到了十枚,他又小聲說:“晚上我們去集市買吃吧!”集市有賣乾,不需要烹飪就能嚼著吃,五枚銅幣能得到一小條。

女孩搖搖頭:“乾太貴了!我去吃烤豆腐。”最近新起了夜市,賣的都是食,價格還很便宜,是專門給平民開的。

一個銅幣就能買到兩塊烤豆腐。

烤豆腐上刷點醬油,也很美味,雖然沒什麼香料,但對普通人來說,這已經是不可多得的美食了。

布茲嚥了口唾沫:“那我也吃豆腐。”女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