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收藏小狐看書,防止丢失阅读进度】
權力。
很快,車馬駕好,陸含之便去了南郊莊子。
新綁定的區域真的是一塊乾巴巴的膠泥地,系統顯示的地圖毫不誇張。
這回陸含之是真的想罵街了,因為放眼望去,這一片窪地有方圓幾里,卻真的是寸草不生,十足的幹泥地!
你若是一片肥田沃土,我還能想辦法種些什麼,你這麼一片膠泥地,難道真讓我做泥塑嗎?
陸含之快哭了,這他孃的可咋整呢?
在御不是很懂自家少爺為什麼要在這片幹泥地裡晃悠,但是既然少爺要晃悠,那便肯定有他晃悠的道理。
陸含之嘬著牙花子在神世界裡吐槽了半天系統,最後一
股坐到這乾涸的河
上,抬頭仰望著那一片蔚藍的天空,仍是愁眉不展。
泥……泥……
土……土……
膠泥……膠土……
陸含之猛然睜開眼睛,再起身時,角已然噙上了絲絲笑意。
他轉身吩咐在御,指著腳下的泥地道:“在御,叫哥兒幾個把這兒挖開!挖一個……十尺見方的大坑!”少爺的吩咐,在御十有八九是聽不很懂的,但既然是少爺的吩咐,在御便會照實去做。
於是一群人浩浩蕩蕩,七手八腳,很快便挖出了一個十尺見方的深坑。
挖好後,陸含之分開人群,上前摸出裡面藏在膠泥下的灰白土質。
陸含之一臉的驚訝,隨即喜漫上心頭,一拍大腿道:“我果然沒猜錯!果然沒有猜錯啊!”他抬頭四顧而去,果然,這片窪地看似低窪,卻是在丘嶺地貌基礎上的,此處海拔比周圍均要高上不少。
這不正是製造瓷器的品原材料——高嶺土嗎?
陸含之歡天喜地,興高采烈,他開心的幾乎要跳起來,嘴裡碎碎念著:“發財了發財了,這回真的發大財了!”大昭哪有什麼瓷器,更別說美瓷器了!
吃飯的多數是陶製器皿和金屬器皿,如果他能燒製出細膩的瓷器,那豈不是發大財啦?
大概是樂極生悲,此時只聽腳下咔嚓一聲,陸含之一股坐到了地上。
第66章見陸含之摔倒,立即有一群人七手八腳的上前將他扶起來。
陸含之卻摸著自己被硌到的股伸手道:“別忙……”眾人停住手,陸含之坐起身從
股底下摸出一塊通體圓潤的石頭來。
陸含之仔細的辨認著那塊石頭,嘀咕道:“這不是石英岩玉嗎?石英岩玉是石英石的伴生礦嗎?”關於礦石的產生,陸含之不是很懂,但是既然能在這裡挖出石英岩玉,就表示這裡極有可能有玉坑。
就算沒有玉,石英石也是非常不錯的加工原材料。
陸含之這回滿意了,終於不罵系統了。
單單是這滿滿一山坡的瓷土,就足夠他燒製出大批量的瓷器,賣一個頂頂的好價錢。
只是設計窯爐,有點頗為麻煩。
如今大昭的窯爐設計簡單,不過大同小異,他只要再增加一些相應的設計就可以了。
他當即回到莊子自己的小實驗室裡開始繪製窯廠,鋪開紙拿起筆,開始沉思冥想。
對於非專業的人來說,想要設計瓷窯,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所以哪怕他設計好了草稿,也要請相關的陶器燒製匠人來做參謀。
他記得自己在某次冬令活動中曾去景德鎮參觀過窯廠,那時候的窯廠幾乎都是現代設備了。
他們也一起參觀了傳統瓷窯,還有古瓷窯遺址。
當時老師還給他們介紹了,傳統瓷窯的兩種結構。
一種是饅頭窯,饅頭窯的窯室較小,受熱均勻,但是它的窯壁較厚,不利於快速冷卻。
還有就是饅頭窯的面積也較小,不利於大規模生產。
但若是用作小規模的樣品製造,還是不錯的選擇。
所以陸含之打算先設計一個小一點的饅頭窯,把樣品做出來再說。
還有一種是龍窯,不過龍窯的建設條件要求就要高一些了。它依山而建,是長條形的斜坡建築。
龍窯比饅頭窯不知道大了多少倍,通常有數十米長。而且窯身本身就是一個大的風煙囪,
力很大,所以降溫比饅頭窯也快了很多。
龍窯可用於批量生產,可大規模燒製。
但也是由於龍窯的體積過大,而導致窯內溫差較大,燒製的瓷器受熱不均勻。
陸含之想了想,何不把饅頭窯和龍窯的優點結合一下?
但由於任務的時間問題,他打算先設計一個饅頭窯,讓工人們先建起來。再打造一副制胚工具,做一批出來試試市場再說。
這兩種都是相對來說較簡單的窯爐,再複雜的,陸含之也設計不出來了。
他花了一整天的時間一直在修改窯爐的設計圖,最後終於搞定,便立即給了在御,讓他連夜動工。
同時,他讓人找的陶窯師傅也請了過來。
大昭這個架空朝代,瓷器的燒製很劣。
像陸含之這種含著金塘匙出生的少爺,用的茶具也都是質地一般的陶器。
不過陸家多用玉器,玉杯玉盞玉碟是很常見的。
易碎又貴,打壞一套就要上百兩銀子。
下人們收拾起來也是小心翼翼,打碎一隻自己一年的例錢就沒了。
瓷器卻不一樣,它可以像玉器一樣美潔白,甚至五彩繽紛,成本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