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漢大將軍衛青衛青人,漢武帝時期重臣,軍事家,姐姐是皇后衛子夫。衛青功成名就之後娶平陽公主為。平陽公主死後,與衛青合葬,兩人陪葬茂陵。
衛青的母親在平陽公主的夫家做女僕,因丈夫姓衛,她就被稱為衛媼。衛媼生有一男三女,即兒子衛長君,長女衛君孺、次女衛少兒、三女衛子夫。丈夫死後,她仍在平陽侯家中幫傭,與同在平陽侯家中做事的縣吏鄭季私通,生了衛青。衛青在母親的關懷下渡過了童年。後來,他的母親覺供養他非常艱苦,就把他送到了親生父親鄭季的家裡。但鄭季的夫人
本看不起衛青這個私生子,讓他到山上放羊,鄭家的幾個兒子也不把衛青看成手足兄弟,隨意苛責。衛青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受盡了苦難,在他的
格形成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有一次,衛青跟隨別人來到甘泉宮,一位囚徒看到他的相貌後說:“你現在窮困,將來定為貴人,官至封侯。”衛青笑道:“我身為人奴,只求免遭笞罵,已是萬幸,哪裡談得上立功封侯呢?”衛青長大後,不願再受鄭家的奴役,便回到母親身邊。平陽公主看到衛青已長成了一個相貌堂堂的彪形大漢,非常喜歡,就讓他做了自己的騎奴。每當公主出行,衛青即騎馬相隨。雖然沒有一官半職,但與在鄭家時的情景相比已是天壤之別。衛青聰明好學,漸漸學到了一些文化知識,懂得了一些上層階級禮節。他怨恨鄭家對他沒有一點親情,決定冒姓為衛,完全與鄭家斷絕關係。
公元前139年,衛青的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選入宮中,衛青也被召到建章宮當差。這是衛青命運的一大轉折點。
衛子夫入宮不久,就有了身孕,引起了陳皇后的嫉妒。陳皇后就是漢武帝姑姑劉嫖的女兒,當年曾讓他許下“金屋藏嬌”誓言的陳阿嬌,與漢武帝成親後,被立為皇后,但一直未能給漢武帝生一個兒子。她擔心衛子夫一旦生下的是個男孩,那就會被立為太子,而衛子夫也就會因為兒子的關係,青雲直上,成為皇后。這對她的地位無異是一個很大的威脅。但是,眼下衛子夫正得漢武帝的寵幸,陳皇后對她不敢加害,就找母親大長公主訴屈。館陶大長公主是漢武帝的姑姑,為了給女兒出氣,嫁禍於衛青。她找了一個藉口,把衛青抓了起來,並準備處死。衛青當騎奴時結識的好友公孫敖聽到了消息,馬上召集了幾名壯士,趕往搶救,把衛青從死亡的邊緣奪了回來。另一方面,公孫敖還派人給漢武帝送信。漢武帝得知後,大為憤怒,索召見衛青,任命他為建章宮監、侍中。不久,漢武帝封衛子夫為夫人,提升衛青為太中大夫。可以說,衛青是沾了他姐姐的大光的。
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興兵南下,前鋒直指上谷。漢武帝果斷地任命衛青為車騎將軍,擊匈奴。從此,衛青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
這次用兵,漢武帝分派四路出擊。車騎將軍衛青直出上谷,騎將軍公孫敖從代郡,斬首700人,取得勝利。另外三路,兩路失敗,一路無功而還。漢武帝看到只有衛青勝利凱旋,非常賞識,加封關內侯。
漢朝對匈奴的反擊,使得匈奴的進犯更加猖狂了。公元前128年的秋天,匈奴騎兵大舉南下,先攻破遼西,殺死了遼西太守,又打敗漁陽守將韓安國,劫掠百姓兩千多人。漢武帝派匈奴人敬畏的飛將軍李廣鎮守右北平,匈奴兵則避開李廣,而從雁門關入,進攻漢朝北部邊郡。漢武帝又派衛青出征,並派李息從代郡出兵,從背後襲擊匈奴。衛青率三萬騎兵,長驅而進,趕往前線。衛青本人身先士卒,將士們更是奮勇爭先。斬殺、俘獲敵人數千名,匈奴大敗而逃。
公元前127年,匈奴貴族集結大量兵力,進攻上谷、漁陽。武帝決定避實擊虛,派衛青率大軍進攻久為匈奴盤踞的河南地。這是西漢對匈奴的第一次大戰役。
衛青率領四萬大軍從雲中出發,採用“迂迴側擊”的戰術,西繞到匈奴軍的後方,迅速攻佔高闕,設置朔方郡、五原郡,從內地遷徙十萬人到那裡定居,還修復了秦時蒙恬所築的邊和沿河的防禦工事。這樣,不但解除了匈奴騎兵對長安的直接威脅,也建立起了進一步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衛青立有大功,被封為長平侯,食邑3800戶。
匈奴貴族不甘心在河南地的失敗,一心想把朔方重新奪回去,所以在幾年內多次出兵,但都被漢軍擋了回去。公元前124年,漢武帝命衛青率三萬騎兵從高闕出發;蘇建、李沮、公孫賀、李蔡都受衛青的節制,率兵從朔方出發;李息、張次公率兵由右北平出發。這次總兵力有十幾萬人。匈奴右賢王認為漢軍離得很遠,一時不可能來到,就放鬆了警惕。衛青率大軍急行軍六、七百里,趁著黑夜包圍了右賢王的營帳。這時,右賢王正在帳中擁著美妾,暢飲美酒,已有八九分醉意了。忽聽帳外殺聲震天,火光遍野,右賢王驚慌失措,忙把美妾抱上馬,帶了幾百壯騎,突出重圍,向北逃去。漢軍輕騎校尉郭成等領兵追趕數百里沒有追上,卻俘虜了右賢王的小王十餘人,男女一萬五千餘人,牲畜有幾百萬頭。漢軍大獲全勝,高奏凱歌,收兵回朝。
漢武帝接到戰報,喜出望外,派特使捧著印信,到軍中拜衛青為大將軍,加封食邑8700戶,所有將領歸他指揮。衛青的三個兒子都還在襁褓之中,也被漢武帝封為列侯。衛青非常謙虛,堅決推辭說:“微臣有幸待罪軍中,仰仗陛下的神靈,使得我軍獲得勝利,這全是將士們拚死奮戰的功勞。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兒子年紀尚幼,毫無功勞,陛下卻分割土地,封他們為侯。這樣是不能鼓勵將士奮力作戰的。他們三人怎敢接受封賞。”漢武帝隨後又封賞了隨從衛青作戰的公孫敖、韓說、公孫賀、李蔡、李朔、趙不虞、公孫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
經過幾次打擊,匈奴依然猖獗。入代地,攻雁門,劫掠定襄。公元前123年二月,漢武帝又命衛青攻打匈奴。公孫敖為中將軍,公孫賀為左將軍,趙信為前將軍,蘇建為右將軍,李廣為後將軍,李沮為強弩將軍,分領六路大軍,統歸大將軍衛青指揮,浩浩蕩蕩,從定襄出發,北進數百里,殲滅匈奴軍數千名。這次戰役中,衛青的外甥霍去病率800騎首次參戰,取得了殲敵兩千餘人的輝煌戰果。戰後全軍返回定襄休整,一個月後再次出
,斬獲匈奴軍一萬多名。但是,右將軍蘇建和前將軍趙信與匈奴打了一場遭遇戰,漢軍死傷慘重,蘇建突圍逃回,趙信本是匈奴降將,兵敗後就又投降了匈奴。
在討論如何處置蘇建棄軍而逃的罪過時,有人建議將他斬首以建立大將軍的威嚴,有人認為蘇建是盡力而戰的,不應斬首。衛青認為自己身為皇親國戚,沒有必要再建立威嚴;自己本有權力可以處決部將,卻不敢擅殺。他要做一個人臣不敢專權的榜樣,於是把蘇建用囚車送回長安由皇帝處理。漢武帝赦免了蘇建的死罪,令其納了贖金後貶為平民。
公元前121年,西漢對匈奴的第二次大戰役開始,由霍去病指揮,結果使漢朝完全控制了河西地區,切斷了匈奴與羌人的聯繫。
為了徹底擊潰匈奴主力,漢武帝集中全國的財力、物力,準備發動對匈奴的第三次大戰役。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召集諸將開會,商討進軍方略。他說:“匈奴單于採納趙信的建議,遠走沙漠以北,認為我們漢軍不能穿過沙漠,即使穿過,也不敢多作停留。這次我們要發起強大的攻勢,達到我們的目的。”於是挑選了十萬匹
壯的戰馬,由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各率
銳騎兵五萬人,分作東西兩路,遠征漠北。為解決糧草供應問題,漢武帝又動員了私人馬匹四萬多,步兵十餘萬人負責運輸糧草輜重,緊跟在大軍之後。
原計劃遠征大軍從定襄北上,由霍去病率驍勇善戰的將士專力對付匈奴單于。後來從俘獲的匈奴兵口中得知匈奴伊稚斜單于遠在東方,於是漢軍重新調整戰鬥序列。漢武帝命霍去病從東方的代郡出,衛青從定襄出
。
大將軍衛青麾下,強將濟濟。李廣為前將軍,公孫賀為左將軍,趙食其為右將軍,曹襄為後將軍。衛青考慮到前將軍李廣年紀已高、運氣又不好,就沒讓他擔任先鋒,而是與右將軍趙食其兩軍合併,從右翼進行包抄。衛青自己率左將軍公孫賀、後將軍曹襄從正面進兵,直匈奴單于駐地。
趙信向伊稚斜單于建議:“漢軍不知道厲害,竟打算穿過沙漠。到時候,人困馬乏,我們以逸待勞,就可以俘虜他們。”於是下令所有的糧草輜重,再次向北轉移,而把銳部隊埋伏在了沙漠北邊。
衛青大軍北行一千多里,跨過大沙漠,與嚴陣以待的匈奴軍遭遇了。衛青臨危不懼,命令部隊用武剛車迅速環繞成一個堅固的陣地,然後派出5000騎兵向敵陣衝擊。匈奴出動一萬多騎兵戰。雙方
戰在一起,非常慘烈。黃昏時分,忽然颳起暴風,塵土滾滾,沙礫撲面,頓時一片黑暗,兩方軍隊互相不能分辨。衛青乘機派出兩支生力軍,從左右兩翼迂迴到單于背後,包圍了單于的大營。伊稚斜單于發現漢軍數量如此眾多,而且人壯馬肥,士氣高昂,大為震動,知道無法取勝,就慌忙跨上馬,在數行
騎的保護下奮力突圍。向西北方向飛奔而去。
這時,夜幕已經降臨,戰場上雙方將士仍在喋血搏鬥,喊殺聲驚天動地。衛青得知伊稚斜單于已突圍逃走,馬上派出輕騎兵追擊。匈奴兵不見了單于,軍心大亂,四散逃命。衛青率大軍乘夜進。天亮時。漢軍已追出二百多里,雖然沒有找到單于的蹤跡,卻斬殺並俘虜匈奴官兵19000多人。衛青大軍一直前進到真顏山趙信城,獲得了匈奴屯積的糧草,補充軍用。他們在此停留了一天.然後燒燬趙信城及剩餘的糧食。勝利班師。
霍去病率領的東路軍,北進兩千多里,與匈奴左賢王的軍隊遭遇。經過戰,俘獲了匈奴三個小王以及將軍、相國、當戶、都尉等83入,消滅匈奴七萬多人。左賢王敗逃而去。
這次戰役,漢軍打垮了匈奴的主力,使匈奴元氣大傷。從此以後,匈奴逐漸向西北遷徙,出現了“漠南無王庭”匈奴對漢朝的軍事威脅基本上解除了。
漢武帝為表彰衛青、霍去病的大功,特加封他們為大司馬,且霍去病與衛青待遇相同。
衛氏一門顯赫後,京城中有歌謠說:生男無喜,生女無怨,獨不見衛子夫霸天下。意思是說衛氏一門的顯貴全靠了衛皇后。其實不然,在兩漢時期,左右朝政的外戚大多是靠裙帶關係竅居高位的,而衛青、霍去病卻是出生入死,浴血奮戰,為國家做出了重大貢獻。正因為如此,即使後來衛皇后失寵,二人在朝廷的地位也絲毫未受影響。
家奴出身的衛青如今變成了貴極人臣的大將軍,朝中官員無不巴結奉承。這時,平陽公主寡居在家,要在列侯中選擇丈夫,許多人都說大將軍衛青合適,平陽公主笑著說:他是我從前的下人,過去是我的隨從,怎麼能做我的丈夫呢?左右說:大將軍已今非昔比了,他現在是大將軍,姐姐是皇后,三個兒子也都封了候,富貴震天下,哪還有比他更配得上您的呢。漢武帝知道後,失笑道:當初我娶了他的姐姐,現在他又娶我的姐姐,這倒是很有意思。於是當即允婚。時遷事移,當年的僕人就這樣做了主人的丈夫。這樣一來,衛青與漢武帝親上加親,更受寵信。但衛青為人謙讓仁和,敬重賢才,從不以勢壓人。
後來,漢武帝對霍去病恩寵盛,霍去病的聲望超過了他的舅舅衛青,過去奔走於大將軍門下的許多故舊,都轉到了霍去病門下。衛青門前頓顯冷落,可他不以為然,認為這也是人之常情,心甘情願地過著恬淡平靜的生活。
衛青率軍與匈奴作戰,屢立戰功,所得封邑總共有一萬六千三百戶。雖然戰功顯赫,權傾朝野,但從不結黨干預政事。他和霍去病不同,對士卒體恤較多,能與將士同甘苦,威信很高。
公元前106年,大司馬大將軍衛青去世,漢武帝命人在自己的茂陵東邊特地為衛青修建了一座象廬山的墳墓,以象徵衛青一生的赫赫戰功。平陽公主死後,與衛青合葬。
相關史料《漢書衛青霍去病傳第二十五》衛青字仲卿。其父鄭季,河東平陽人也,以縣吏給事侯家。平陽侯曹壽尚武帝姊陽信長公主。季與主家僮衛媼通,生青。青有同母兄衛長君及姊子夫,子夫自平陽公主家得幸武帝,故青冒姓為衛氏。衛媼長女君孺,次女少皃,次女則子夫。子夫男弟步廣,皆冒衛氏。
青為侯家人,少時歸其父,父使牧羊。民母之子皆奴畜之,不以為兄弟數。青嘗從人至甘泉居室,有一鉗徒相青曰:“貴人也,官至封侯。”青笑曰:“人奴之生,得無笞罵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青壯,為侯家騎,從平陽主。建元二年,青姊子夫得入宮幸上。皇后,大長公主女也,無子,妒。大長公主聞衛子夫幸,有身,妒之,乃使人捕青。青時給事建章,未知名。大長公主執囚青,
殺之。其友騎郎公孫敖與壯士往篡之,故得不死。上聞,乃召青為建章監,侍中。及母昆弟貴,賞賜數
間累千金。君孺為太僕公孫賀
。少皃故與陳掌通,上召貴掌。公孫敖由此益顯。子夫為夫人。青為太中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