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士德》的感悟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我麻木的內心被眼前這個充滿個的小姑娘撥攪得沸反盈天,這倒是暗合了在我身體裡我蠢蠢動的,滂湃出一種頑強不息的**。

今晚的月光很美,風吹過樹林,樹葉摩擦出一種耐人尋味的嘆——那便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教誨。

小陶是個可愛的姑娘,但是我們的心理距離卻差得太遠。她就像是正在嬌豔盛放的花朵,她含苞放的青讓我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儘管她也開始遭受風雨的吹襲,但生活應該會讓她更堅強。

在我送她回宿舍的路上,她主動地抓住我的臂膀以暗示她的愛意。我真的不忍心拒絕一個這樣活潑可愛的姑娘的好意。於是我只好用《浮士德》的故事來教化她。我說:“浮士德是本已是學富五車的智者,但是他仍然困惑,於是他把靈魂出賣給魔鬼以換得滿足自己受愛情、政治、自然的訴求,但是他還是失敗了,他被魔鬼矇蔽了雙眼,但是他那充滿的靈魂已得到了盪滌,變得高尚起來,他找到了‘自由人民生活在自由土地上’的真理,他便安詳地走了,他的靈魂已經不是魔鬼所能收服的了,因為那已經是高尚的靈魂,那是天使才能夠帶走的靈魂。”小陶天真地問道:“世界上真有魔鬼和天使嗎?我只知道人死後就會灰飛湮滅,萬事萬物都是由物質構成的,我從小老師就告訴我們這個世界上沒有神,那些都是信,我們都是社會主義的建設者,為實現四化多做貢獻,不過這個教條好像現在也變味了,所以我只在乎今生今世受,我渴望愛情,渴望幸福的生活,但我也會為生活的挫折而苦惱不已,但是我很幸運地遇到了你,我總覺和你在一起就有安全,儘管你所說的一些道理在我理解之中有些模糊,但是我能覺得出,那些都是在為我好,我相信我的覺,我相信你是個好人。”小陶的話使我猛然驚醒了,一個不信神的國家,一個沒有宗教信仰為思想內核的國家,怎麼能確的理解歌德在偉大鉅著《浮士德》裡的思想髓呢?於是我想起了佛家世尊的嘆: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不過在我看來,浮士德儘管歷經磨難,體會到人世間的滄桑,但他那顆執著追求美好生活的心是令人敬佩的。比起東方佛教的消極避世觀念,西方的宗教思想則更注重鍥而不捨的完美追求。但有著濃厚宗教思想的西方世界在與中國的心理距離上卻與中國的佛教更為接近,這是一種宗教上的惺惺相惜,也容易產生一種兔死狐悲的情。於是中西方之間誤解與漫罵卻沒有因為浮士德的故事而消失,反倒因為對宗教理解的差異而劍拔弩張,但是善良的人們不應該被任何人以任何藉口所挑撥,更何況是為了利益而挑起人們的仇恨!他們應該是自由自在地生活的。可我總在想,如果這個世界上相信有神的人比不相信有神的人多得多,那麼我們會不會被排斥為異類?

哪怕就這是片刻的悟,卻也橫亙了幾千年。由眼前這個可愛的姑娘發出來思索在清朗的夜空裡來回盪漾。

在小陶宿舍樓下,我順手用五錢折了一個千紙鶴給她。我對她說:“這是一隻用錢折成的千紙鶴,所以它既有善又有魔,它既可以給你帶來祈福又可能使你墮落,如果有一天你不相信它還會給你帶來祈福,你可能就會花掉這五錢,但是如果你相信它能給你帶來祈福,你就一直會珍藏著它,人的良心和良知是無價的,如果僅僅因為貪圖這五錢而去花掉它,那麼你將失去它對你的祈福,並且一定會因為自己的而受到懲罰,這就是人生的悲哀。”小陶虔誠地接過這個用五錢折成的千紙鶴,動地說:“儘管我還不能接受天上有神靈的說法,但是我寧願把你當成我的守護神,而這個千紙鶴就是你守護我的象徵,如果有一天你墮落了,我也會把它拿出來警示你,它是我們共同的守護神。”是啊,人不是神,人也會墮落,如果僅僅是心懷一顆高尚的心,就能夠抵禦世間的種種誘惑嗎?此刻的小陶的領悟反倒比我更深刻。我總覺我與她之間冥冥之中藏著一些刻骨的東西。

獨自行走在夜的蒼茫之中,執著且又惘地尋找著生活的真諦,於是一個古老而有糾纏不清的話題浮現在我的眼前——人為什麼活著?低俗者會理解為——為了享受,高雅者會理解為——為了利益。而我為什麼活著?也許答案就在浮士德的追求之中。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