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體制改革的切入點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而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缺的並不是政治環境,而是民主思想。有些學者所謂的增量民主的提法,只能說明他對中國歷史的淺薄,他本就不知道,中國曆代的政治體制改革,都是在皇權至高無上的基礎上運行的,皇帝可以設立諫官,可以培養勢均力敵的兩大權臣體系,也可以鼓勵老百姓告狀,但這本身對皇帝個人素質要求極高,而這種體制內的民主並不穩定,因為皇帝的一句話就能夠滅掉一種制度,改變一些機構的設置,放到現在就是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福利保障制度可能因為地方領導的一句話而隨意的改變,或者擅自降低標準等等。而一些看似民主的形式實際上成為了擺設。這樣政治體制的改革還是逃不脫封建體制的桎梏。而在中央集權國家內施行增量民主,就猶如爬著懸在半空中的梯子,雖然看起來爬得很高,但上帝之手一推,就可以把你打回原形。話說回來,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的切入點在哪裡呢?我認為在利益集團。世界上任何的利益集團都會和政治勾結,你不要嘗試去消滅它,因為這是痴心妄想。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切割它,但要切得比較均勻。不要天真的相信中國的農民起義以後會有新的更好的體制產生,因為農民頭做了國家的主人以後他還是會蛻變成利益集團,這些歷史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所以我且比較慎重地認為,為了改變現狀而去推翻一個政權的做法是非常愚蠢的,(至少在中國行不通),這必然會帶來戰爭和老百姓無盡的痛苦。最聰明的做法還是改良。但似乎我們在改良的同時忽視了外部(官僚集團以外)的力量,我相信給崇禎皇帝(明朝最後一個皇帝)多點時間,他一定還能讓明朝再多幾十的壽命,可農民兄弟不答應,因為積怨太深,且情緒已經被挑撥了起來,我相信給光緒皇帝一支軍隊,估計被毒死的是慈禧,按照光緒的思路進行改革,說不定清朝還能苟延殘一段時間,可八國聯軍不答應,明朝的時候就叫你開放貿易了,可到現在你還是羞羞答答的,乾脆直接動武好了。說實在話,別人還是想和你做生意。可被神話了的皇帝是需要威嚴和麵子的,我天朝上國怎麼可能和你平等貿易?所以現在吃苦頭了。整個封建體制的運行都需要靠這種被人刻意神話了的個人權威來維持。從而造成了歷代的統治者都被培養成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角。所以政治體制改革的另一個切入點在統治者思想上的轉變。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