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的真相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去行政學院學習,覺就像是一場集體的理論說教以及更高層次的秘密會議。但唯一令人興奮的是斯斯也參加了這個培訓班。

這個中青幹部培訓班有25人,全是處級實職以上的中青年幹部,有些人還掛了助理巡視員的頭銜(副廳級),來頭很不簡單。在這25人之中,我認識或者知道背景的有18人,其中13人是,5人是高幹親戚,其他不知道背景的7人想必也是有著類似的關係。我不否認有極個別同志憑著自己的才能被迅速地提拔到重要的崗位上來,但這種被迅速提拔本身就意味著關係和利益的換,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愛,領導提拔你既是看重你的才華也是拉你入派幫他幹活,他往往是在利用你身上的某些特質,這種特質可以包括你適應官場的好能力,你善於織結人事網的際能力,你善於製造政績的能力,你善於揣摩更高層領導心事的能力,你善於巴結巧遇奉的能力。總之一句話,這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在你缺少家庭政治背景或者是人事關係的情況下,你會覺得和那些皇親國戚比起來不是站在同一個起跑點上,你必須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在這樣的體制下,真正的才能必然被種種潛規則,種種不公平的現狀所掩埋,如果你真有抱負,那麼先學會這些潛規則,再努力的壓在住自己的個(真正的才子往往是恃才放曠的),但是當有一天你終於可以一覽眾山小的時候,你會發現自己已經被體制改造成為庸才,你再想來實現自己的抱負?對不起,體制告訴你不行。

而更多的不行是一個姓嚴的老頭告訴我們的,他是學院歷史系的教授,我不知道把歷史看透了的人是不是都比較反動,但嚴老頭絕對是個“反動權威”但可惜他的這種反動卻被用來作為一種告誡。

他開篇說得很現實,他很直白地說:“我相信在座的都是國家的棟樑之才,你們還年輕,還具有可塑,以前我給年紀偏大的領導幹部上課的時候,我是不指望我的說教能改變的到他們已經固化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但今天我希望我這老頭子的一番話能夠給你們帶來一些觸動,我今天要講得是中國的門閥制度,‘門第’和‘閥閱’的相結合稱之為‘門閥’。指封建社會中的世家門第。中國的史家說,隋唐時期門閥制度走向消亡。其原因一是隋唐科舉制的實施使門第不高的庶族地主通過‮試考‬參加到政權中來,摧垮了士族制度的政治基礎‘九品中正制’;而均田制和租庸調製的推行使一部分無地少地的農民得到了一些土地,也保證了農民的生產時間,其止無限佔田和隨意買賣土地的規定,多少起到了抑制土地兼併和保護自耕農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經濟基礎。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