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線量還差那麼一次大爆的機會,季聽
本不會接耽改劇。
所以,他覺得,來演耽改劇的其他男演員,一定也是跟他抱著相同的想法——吃耽美的紅利,蹭耽美的熱度,賺耽美的錢,收割完一波原耽女孩的韭菜就迅速跟耽改劇切斷所有關係,翻臉不認人。
誰能想到,荼白這個不識好歹的糊,竟然不知道以什麼見不得人的齷齪手段搞到了男一,還拒絕跟他炒cp。
季聽火大得很,上週他讓工作室找了職業黑子,在網上帶節奏黑荼白,本想著把荼白拖下水,結果荼白只甩了一個截圖,謠言就不攻自破了。
更讓季聽覺得意外的是,連summer本人也親自下了場,發微博幫荼白說話。
這臉打得可真疼,為了防止戰火蔓延到自己身上,季聽只能讓工作室暫時收手。
不過,也正是因為上週這一波,季聽突然發現了另一條曲線救國的道路。
既然荼白拒絕跟他炒cp,唯一可以炒的王賀之又跟他為了番位明爭暗鬥,大不了,他可以換一種方式。
那就是,跟原著作者summer炒cp。
季聽從助理那邊瞭解到,summer一直很注重自己三次元的隱私,從來不在微博上透出半點跟現實生活有關的訊息。讀者除了知道他叫summer之外,連他是男是女都不知道。
一開始,季聽以為summer可能是個女作者,年齡大概在大學畢業兩三年這個範圍。
沒想到來了劇組之後,季聽才驚訝地發現,summer竟然是個十八歲的高中男生!
而且,長得還很英俊,是炒cp的不二之選。
如果能跟原著作者拉近距離,拍到一些曖昧舉動的照片或是視頻,再在微博上發一些不知所云的暗示語,讓大粉帶頭“發現”隱藏的糖,那無論是原著的熱度、電視劇的熱度甚至是summer本人的熱度,季聽就能不費吹灰之力,全部搞到手,據為己有。
想到這裡,季聽覺得,他簡直就是個營銷鬼才!
這機靈的小腦瓜,不去做營銷公關真是太可惜了!
打定主意之後,季聽決定,馬上開始行動。
季聽跑來找沈見夏套近乎的時候,沈見夏正在刷微博。
沈見夏並不會每場戲都來,有時候他會一個人留在休息室或者酒店房間裡寫稿和改劇本。但只要荼白有戲,他一定會到場,靜靜地跟導演組坐在一起,透過監視器看荼白演戲。
劇組的人也愛吃瓜,上週的撕戰爭沒少錯過。現在,組裡的工作人員都在傳,summer和荼白互相寵粉,並列第一。
趁著荼白那邊中場休息,下去補妝,沈見夏拿出手機,在備忘錄裡把剛才一閃而過的靈記了下來,準備晚上回去寫更新。
寫完之後,他順手打開了微博,想看看有沒有什麼瓜吃,卻發現一條微博被輪上了自己的首頁。
原博是一個叫“summer大大女友本人”的女孩,她發了一條長微博,號召所有的原耽女孩一起站出來,舉報耽改劇。理由是為了阻止資本擾亂原耽市場,不能讓耽改劇成為演員的跳板、資方賺錢的工具,更不能給資本任何血原耽作品的機會。
在這條微博的最後,這位網友慷慨昂地說:“姐妹們!動起來!我們要相信,我們一定能在廢墟邊上重建家園!”沈見夏:“……”吃瓜吃到自己身上了。
這是什麼憨批發言。
初衷可能是好的,只是這個作太騷了……
學藝術的人都知道,小說和影視是不一樣的。
小說是更為私人化和二維化的藝術,主要依託於讀者的想象力,在文字與讀者的想象中形成聯動。作者在作品中留白,召喚讀者運用想象進行二次創作,以此填補作品中的空白,這樣才算真正地完成一部作品。
而影視卻是一門綜合藝術,劇本是影視藝術的基礎,再由導演、演員、服化、攝影、燈光等多個部門在劇本的基礎上進行二次創作,是一種更為工業化的集體藝術。
有的小說過於碎片化,如果原原本本按照原著拍出來,會顯得鬆散和凌亂。有的小說甚至只有一條清晰的主線,支線過於單一和混亂,如果直接拍成影視作品,則會顯得空和單薄,劇情無法獨立支撐起一部電視劇。
往往這時候,就需要編劇在原著劇情的基礎上進行填補和改動,設置多條輔助支線,彌補原著翻拍成影視劇的不足。
讀者抵制耽改劇、抵制小說影視化,沈見夏覺得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劇組老老實實按著原著拍還好,但耐不住有些資方為了捧自家演員搞騷作,不惜讓演員帶編劇進組,不停地加戲注水,把好好的劇本改得亂七八糟。
沈見夏就親眼見過,曾經有一個同行把某本大爆的耽美作品的影視版權賣了出去,作者本人很高興,因為不僅能夠用自己的辛苦勞動掙來豐厚的報酬,還能通過影視化來提升作品和作者本人的熱度和商業價值,讓更多的讀者和觀眾通過這個渠道瞭解到自己,從而去接觸自己其他的作品。
但是這位作者的讀者卻不這麼想,他們出於對原著作品的愛惜,不僅在劇組和演員的微博下面發起抵制,還鬧到了作者本人的微博下面,提出要通過眾籌的形式把作品版權買回來。
那個作者為此苦惱了好一陣子,最後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