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海鹽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小狐看書】:WWW.XIAOHUKS.COM

郭天福在一旁看著,只覺目馳神mí,不由得長長地呼了口氣:“強軍可成!

以後的練仍是很苦,有些軍士還在晚間偷偷哭泣,不過眾人都是堅持下來隨著練的進行,他們的氣質也在飛地變化,個個身上透著一股軍人的英氣,雙目銳氣十足!

軍中是每十五放假一,一個月放假兩天。而每當這些人回到家時,總是讓人嘖嘖稱奇,自家的大小夥子什麼時候變得這麼英氣了,常言道站如松,坐如鐘,行如風,臥如弓,用來形容自己的兒子丈夫,還真是恰當。

革命軍二人成行,三人成例,走在街上,都是用習成了本能的姿勢走路,各人都是板tǐng直,目不斜視,一舉一動盡顯英武之士,看得很多男人女人們投來了吃驚的目光。這還是各人印象中自由散漫,面黃肌瘦,麻木不仁的明軍麼?

而看著自家英氣十足的男人們,加上現在屯內開墾荒地順利,有價chun雨如棉,是個好收成的兆頭,很多人家都有機會過上好子,各家都是囑咐自家男人好好cào練,爭氣些,不要象先前那五戶人家一樣被趕出福山屯,他們丟不起這個人。

明崇禎三年的七月。

從五月下,一直到現在,金大成調耕牛一百三十頭,老弱男子與fu女近千口,沿著福山屯周邊,清洋河地,一共開墾出來五千多畝的土地,這讓福山屯上下極為高興。另外,周世龍決定的那座水庫,也是初具規模,從清洋河引入水源之後,便即有了灌溉這些開墾出來的的田地的能力。

不過這座水庫,始終是小了,但現在也沒辦法,在沒有水泥的情況下,能有這麼個規模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成果了。周世龍也沒有強求,只等水泥開發出來後,再進行徹底的整修。

這個時代的鄉間fu女多不纏足,平她們在家時,都是與男人一樣下田勞作,她們吃苦耐勞,加之又是為了自己開墾田地,每勞作又能吃飽。所以各人幹勁都是非常足,短短時間內,便開墾出了這五千畝田地,算是一個奇蹟。

原來福山千戶所整所的在冊屯田地有七千多畝,直屬於福山屯的屯田地有三千多畝,不過這些屯田地大多水利失修,而且很大部分的良田都被軍官們佔有。就是福山屯的那幾個管隊官,幾乎每人都佔有了至少三百畝的良田。屯政的問題,積累久,非常複雜,因此對於原來的屯田地,周世龍也不抱什麼希望。打算新開墾田地後,讓屯內的軍戶們重新開始。

在周世龍的計劃中,以後屯內每個軍戶都要分下新的田地,每人至少分到十畝到二十畝地,至於他們原來的屯田地,未來再加以安排。

全部註冊完備之後,各戶以籤的形式分取田地,先分一百戶家。另外,原先的兩百多號老兵,那肯定是先分的了。

其實現在周世龍屯田收不到什麼糧米,總是投出,看不到收穫,看來對周世龍似乎沒什麼益處,不過從長遠來看,這卻是安將士之心的最好辦法。古人最重田地。家人分了土地,他們家內有參軍的父兄子弟,才會拼命保護這個地方。

君不見後世天朝土改殺招一出,全天下的老百姓齊齊倒蔣。

而且在古時,這糧食的重要總是排在第一位,商賈之道,都是末等。如果有一天,福山屯當地的糧食能自給自足時,周世龍才不再憂慮,這塊據地才是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上的時候。

至於這些先期屯田的投入。周世龍只能苦苦想辦法,tǐng過這一關。以後便順利了。

七月十五這天,天氣不是很好,天空灰沉沉的,雲層很厚,彷彿要下雨,但是始終沒有下。空氣顯得非常沉悶,好像有種透不氣來的覺。

早上起來,周世龍還沒有起身去校場,就看到了**領著幾個士兵在院子裡,也看到了擺在空地中間的鹽擔,發現**已經將幾個鹽擔的門g布揭開了,lu出了裡面的鹽來。另外,還有一個佝僂的老者侷促的站在了鹽擔的旁邊。這些天,**一直在尋找煮鹽的灶戶,一直尋了好久,終算找到了**嘴裡說的一個手藝高超的灶戶來。

看到周世龍出來,**高興的說道:“大人,你吩咐要找得煮鹽老師傅,我已經給你招來了,另外,地上的這幾擔就是這位老師傅熬煮的。”周世龍臉sè一喜,快步走了上去拉過那老者的雙手,道:“老丈,可盼到你來了。”那老者對於周世龍的熱情有些拘束,一張嘴哆哆嗦嗦的,半響沒說出話來,最後是顫抖了身子要跪下行禮,並道:“使不得,使不得,小老兒給大人您行禮了。”周世龍一把將他扶了起來,道:“老丈何名,現今高壽啊?”那老者道:“小老兒楊餘,今年已是huā甲之年了!”huā甲,也就是一個甲子,六十歲。

周世龍有些慨,隨即便溫聲好是撫了他一番。

跟著,周世龍慢慢的走過去,掃了一眼籮筐裡面的鹽巴。

他以前就有注意過軍營之中的鹽的問題,之後也是一直予以了關注。不過這時在看**口中的這位手藝高超的老師傅熬出來的海鹽之後,忍不住一陣失望。

“這就是好鹽嗎?”周世龍自言自語的問道。

毫無疑問,在周世龍的眼裡,這些海鹽只是最原始的鹽巴,含有很多的雜質,表面帶著黃黃的顏sè,非常的難看。伸手抓起一把海鹽,澀澀的,顆粒很大,也不均勻。這樣的海鹽,用來炒菜,顯然有點勉強,也不知道是用來做什麼的。

他內心忽然微微一動,想起了什麼,問道:“老丈,附近的鹽都是這樣子的嗎?”楊餘有些納悶周世龍為什麼由此一問,但還是立即回道:“不是小老兒自誇,小老兒熬出來的這些鹽可是整個山東一地質量最是上乘的海鹽了。另外的人,他們沒那個手藝,而且有些人還喜歡往鹽裡面摻點泥土什麼的,要麼是摻點細沙,又或者摻點硝石這些有毒的玩意。”一說到鹽,這楊餘明顯的神一陣,也沒了剛才的拘束侃侃而談。

“…”這樣的海鹽還要往裡面摻泥土,而且還摻硝石,周世龍真的是無語了,這不是後世三聚氰胺的翻版麼?

而且為什麼大家不將這海鹽的質量nong的好一些呢?

後世的鹽都是粉末狀的,細細的,白白的,看起來覺很好啊!

而眼前的這些鹽巴,要是放在後世,不要說賣三文錢一斤,就算是倒貼三文錢,恐怕都不會有人正面看一眼的,賣相實在是太糟糕了。

沉默片刻,周世龍說道:“老丈,你可知還有麼更好的鹽?”楊餘明顯有些不高興,但面對著周世龍這麼千戶大人,哪裡還敢怠慢,抓了抓鄂下稀疏的huā白鬍須,說道:“質量更好的鹽,附近沒有了。比小老兒的鹽還要好的鹽,只有鹽和青鹽了。不過,都是內地才有的,山東這邊可沒有。”他跟著簡略的解釋說了,鹽都是富貴人家才用的,顏sè潔白,粉末狀,很均勻,mō起來手很好,做出來的菜味道也均勻。比較高檔的酒樓什麼的,採用的也是鹽。每斤鹽的市場零售價至少在五六十文以上,而且供貨的數量並不是很多。

至於青鹽,他其實從來沒有見過,據說是來自遙遠的大西北,非常的名貴,運到山東的青鹽數量,數量很少,導致每斤青鹽的售價都在一百文以上,絕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天價。在山東,只有大富大貴的人家,才有錢購買青鹽。一擔海鹽還不如數斤的青鹽,是人所共知的事實。

周世龍說道:“老丈,我知道一種方法能把這些鹽變成鹽,不過這需要老丈您的好手藝幫襯一番?”楊餘驚訝的看著他。

將海鹽變成鹽?

變戲法嗎?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