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79種田女狀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保證他們後幸福的寶貝能是什麼?自然是賜婚密旨。他這是在告訴她,先前離開時待的那句話已經作廢。

到了第二年,他們兩人又恢復了頻繁的鴻雁傳書。周伯彥在信中誠懇道歉,並向她解釋了故意疏遠她的因由。又暗點她一句,收好保證他們後幸福的寶貝。

青舒和周伯彥本就兩地相隔,加上週伯彥反常的基本不給青舒寫信了。青舒再得了這樣的消息,心中自是有所懷疑,心裡不舒服極了,很是難受了一陣。然後她就拿了賜婚密旨出來偷偷看,並告誡自己傳言當不得真,十之**周伯彥在故意製造煙霧彈,正在籌劃什麼。而且,一直不見安榮舟秘密來取賜婚密旨,她心中略定。

當時京城裡消息靈通的人都在說,彥公子心繫古姓小姐的傳聞是真,但彥公子不會娶其為正。皆因古小姐失去雙親,府中無一長輩,乃不詳之女。這樣的女子,權貴高門自不會其為正,只能為側夫人。右相有一孫女芳齡十五,正是貌美如花的年紀。彥公子對此佳人一見傾心不說,右相也有意將孫女許配給彥公子。如今,彥公子和右相府的孫小姐雖然還沒有正式訂親,但雙方已達成了一定的默契,訂婚、成親是早晚的事。

期間,步語嫣來信告狀,告周伯彥有移情別戀的跡象,讓青舒進京教訓周伯彥。

她在康溪鎮,周伯彥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城。他們三年多未見,離別的第一年只通了三封信;第二年、第三年才又像以前那樣鴻雁傳書頻繁起來。就因為第一年那僅有的三封信,讓她難受了一年、胡亂猜測了一年。

青舒不由彎了嘴角,心裡暗道:哼,這三年的賬我會好好跟你算的。

大安國的內憂外患基本已除。他,快回來了吧!

青舒取出先前放進袖子裡的信打開來看。果然如此。周伯彥用只有他們倆個能懂的方式,隱晦地在信中告知她,她可以功成身退了。她不懂政治,不會玩權術,唯一能幫到周伯彥的地方便是種糧食。能為自己的國家出一份力,她覺得很高興。

在這些虛實難辨的“內幕”中,青舒參與其中的身影始終不被人所知。而瞭解真正內幕的青舒是不管這些的。她心知靠牢皇帝這棵大樹,自己做好份內事便成。因而趁冬季她便不動聲地挑好人派出去,傳播種糧新法與心得,給予細緻的技術指導。如今戰事結束,而那五個地方的人經過兩年早已純地掌握了種植技巧,她估計可以功成身退了。

以為得知真相的人終於消停了。不涉及自身利益,其中事由又影響不到自己身上,盯著彥公子的人們紛紛轉開了視線。

有能力的再深了挖,竟挖出地的主人並不是彥公子的好友,但此人尋求彥公子的庇護是真。既是有求與人,自是要拿東西出來示好的。此人左思右想,最後想出個主意,將地的三分之一雙手奉上。彥公子拒絕了,並不接受。此人使盡手段,最後彥公子答應為他打掩護,卻不要他的地,只要五年內每年上土地產出的三成給彥公子便可。

有心人細查,查出這些土地的主人不僅是周伯彥的好友,還是南方某大員的公子在外邊暗中置的土地,明擺著是後兄弟爭家產時給自己留的後手。這人把地甩給周伯彥,一是為掩人耳語,二是為尋求彥公子的庇護。

明面上,是周伯彥的幾個好友買下了大面積的土地,然後聽說周伯彥認得能保糧食高產的神仙一樣的人物,便把地甩給了周伯彥。周伯彥推託不掉,種植之事甩給了手下心。周伯彥的手下都忙,沒有力打理,便將地租給了五個所屬地的有意向的員外郎。

青舒避開身邊人,通過周伯彥分別在另外五個州種植了大面積的田地,總數近千頃。

當時的作是這樣的:在此期間,僵持了一年多的戰事終於有了變化,前方頻頻傳來捷報。最後,大安王朝的大軍向敵國推進了一百多公里,奪得對方三座城池。一個半月前,敵國投降。戰事結束,戰後談判開始。這場戰事持續了兩年零一個月,耗資巨大。明面上,她捐給朝廷五萬石糧食,賣給朝廷十五萬石糧食。在暗裡,她秘密為朝廷耕種千頃良田兩年,擴充國家糧倉儲備。當然,這不是指她帶人過去種千頃良田,而是她暗中安排人手給予技術支持,並擾亂某些人的視線。

直至去年入秋時,京中傳來消息,太后大病。皇帝親赴皇家寺廟焚香拜佛,為太后祈願。秋末,京中有傳言,太后病情加重。入冬時,太后終於去了。大安國境內一個月不得有絲竹之聲、不得有飲酒作樂之舉。

青舒無奈地笑了笑,支著下巴,繼續看窗外綻放的桃花。周伯彥走的最初兩年,京中形勢嚴峻,她雖不曾親見,但也知周伯彥的子並不好過。每一步走的如履薄冰倒不至於,但其中艱險不言而喻。朝局不穩之時,又有敵國發動戰事,真可謂內憂外患齊發,皇帝可是焦頭爛額了很長一段時間。

蘇媽媽以為小姐傷心了,暗罵自己老糊塗,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小姐放寬心,保不齊周公子正在來的路上,身邊指不定帶著幾個媒人呢!”話畢,藉口去見少爺,腳步匆匆地走了。

蘇媽媽問的如此直白,青舒語,不知如何作答。

關於小姐的婚事,蘇媽媽可是愁壞了。她跟當家的私下嘀咕,當家的每次都讓她不要多嘴,說什麼小姐心裡有數。唉!她苦命的小姐喲!當年遇上可惡的孫家,不得不退了親事。後來遇上樣樣出的周公子,又趕上夫人去逝,小姐不得不守孝,耽擱了談婚論嫁的大事。後來小姐的守孝期過了,周公子卻始終不見蹤影,唉!她終是沒忍住,小心翼翼地輕聲問,“小姐,周公子什麼時候派媒人過來提親?”她心中忐忑,很怕周公子害了小姐,揹著小姐在京中娶了娘子。

青舒聽清了,可假裝沒聽清,沉默不語。

蘇媽媽終是忍不住,一臉憂地低語,“小姐,您已經二十歲了。”說道二十歲時,聲音低的幾不可聞。她愁啊!彥公子走了三年多,一直不曾回來,也不派個媒人過來提前,把她家小姐晾在這裡不管不問的,這算怎麼回事?光有書信有何用,不見人,不見提親的媒人上門,生生把她家如花似玉的小姐拖成了老姑娘。這世上最不缺嚼舌的人,明面上不敢說道她家小姐,可背後沒少傳小姐的閒言碎語。

青舒不解,“蘇媽媽可是有話要說?”蘇媽媽應了,走前一臉的言又止。

青舒又道,“派人過去和少爺說一聲,後天上午的時間空出來待客。”蘇媽媽一聽便明白了。小姐沒有拒絕,就是答應了,願意讓少爺們與大公子接觸。

青舒這會兒聽了蘇媽媽的稟報,不假思索地說道,“趕巧,少爺們遊歷回來正在休養,暫時不離府,倒是方便一見。”之後,古青嘉在地方上得了官職,很快過去上任。去年冬天,他得上司賞識,娶了上司的女兒為。兩前,他攜新歸鄉探親。而小小姐,是指古青嘉的女兒古慧。古慧雖不是古青嘉休掉的前陳氏所生,算不得嫡出,但因著祖母馬氏的疼愛、親爹古青嘉的重視,身為後孃的陸氏自是不敢怠慢。陸氏是個聰明的,緊跟婆婆、夫君的腳步,非常疼愛古慧,從而贏得了婆婆及夫君的歡心,小子過的不錯。

蘇媽媽口中的大公子是指古青嘉,青舒大伯的長子。古青嘉當年得了青舒給的方便,順利參加上了秋闈,並考取了舉人功名。緊接著,又參加了第二年的闈,考取了第一百九十八名的成績,但未能參加殿試。自然,殿試中產生的狀元、榜眼、探花等風光的名頭自是與他無緣。即便如此,在全國學子中能考進前二百也算難得。

蘇媽媽進來,行禮問安完畢,說道,“小姐,大公子派人傳話過來,打算後帶著夫人與小小姐過府探望,問小姐方不方便?”青舒把信收進袖子裡,眼中染上幾分甜

答應一聲,退了出去。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