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分家風雲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此後幾,華蘭又來找過明蘭一回,於此事姊妹倆已在不言語中達成共識。

若兄弟姊妹一個個都順風順水,只墨蘭一家過的艱難悽慘,她們也不好袖手旁觀,一樣麻煩。綜上緣故,墨蘭夫婦最好還是別分出來,繼續依附永昌侯府生活才好。

華蘭與柳氏說好,旁的長短瑣事均由她們出面,不過明蘭多少得走一趟,算是壓壓陣。

梁夫人來請,道梁氏族中和姻親的女眷們齊聚吃茶,商討分家事宜,華蘭覺得這場面合適,內宅女眷說話,既不用撕破臉來鬧,又能表明盛家態,就叫了明蘭一道去。

上,姑嫂人同乘一輛馬車,明蘭問及梁家近況,“我也奇了,現下樑老侯爺才畢了七七,怎麼梁大就明目張膽討要分家?”古代分家又不算什麼體面事,若非父母發話,長輩主理,大多要落閒話。

柳氏嘆口氣,她是最逃不脫的,公爹和丈夫屢次囑託,不得不奔忙勞碌,只聽她道:“六妹妹是老實人,哪想到那些刻薄伎倆。自老侯爺過世後,那大房兩口就開始不平了,後來梁家大爺去了宣府,多少消停了一陣兒,可襲爵的旨意一下,梁大又鬧騰上了,還愈發變本加厲。”華蘭冷笑一聲:“這點心計也不難猜。不過打量著老侯爺沒立世,起了念想,想在前頭立些功勞,好爭下這爵位。現又見沒了指望,就想著分家。”柳氏疲憊道:“我瞧也是這個意思。大不會明說要分家,卻鎮的招貓逗狗,指桑罵槐。今兒指摘梁二剋扣了她的份例,明兒說婆母偏心,滿府都欺負她。一個不好,就是一頓嚎啕大哭,再不然就找親戚來喊冤評理,動不動就要死要活,開口閉口‘過不下去了’。連四妹妹也叫發落了一頓,說刻薄她那表妹,甚麼舸姨娘的。”華蘭聽的厭煩,“梁夫人就不能睜眼閉眼算了?跟這種小人計較甚麼。”明蘭搖頭道:“梁伯母心高氣傲,哪肯受這份氣。”

“那就拿出些婆婆的手段來,別叫人當軟柿欺負了!”華蘭捶了下馬車壁板,上頭裹了厚厚的錦緞棉絨,無聲無息。

柳氏道:“大姐有所不知,這幾年來,梁家大爺仕途得意,誰不高看一眼。今上登基後,梁老侯爺尚捱了申斥,偏梁大爺有能耐,不知走了哪條,得了宣大總兵樊大人的賞識,依舊平步青雲。外頭人都說,梁老侯爺能官復原職,還是沾了兒的光呢。世人多見風轉舵,這回鬧分家,梁家就有不少站大那邊的,直把梁伯母氣了半死!”聽了這話,姊妹倆雙雙嘆氣,明蘭無不傷:“說一千道一萬,還得嗣得力呀。”華蘭想到自己,眉頭深鎖,低低說了句‘養虎為患’;無怪世上嫡母總防著庶,有些還要存心養廢,可見有些道理,眼前便是好例。

明蘭瞥了她一眼,柔聲道:“梁家這樣的,哪兒都不多見,姐姐不要往心裡去。”也不知華蘭聽進了沒,只點點頭。

她們到梁府時,各神仙已齊聚假山旁的偏廳,各位女眷衣飾華貴,珠翠環繞,明蘭略略一數,足有十來個之多。梁夫人指著說了,明蘭方知其中兩個是梁夫人的親眷,兩位是梁二孃家的母親和嫂嫂,四位梁氏族內的女眷,餘下盡是梁大的孃家人,庶房獨自垂首坐在一旁,四墨蘭的孃家人剛到。

“你身不便,就不必過來了。”梁夫人歉意道。

明蘭捧著肚,微微而笑:“不妨事的,這幾個月正穩當呢。伯母有事,我們做晚輩的,總得來瞧瞧。”敘話招呼後,大家各自落座。

梁大年約十左右,生的嬌小清瘦,姿中上,她戒備的窺了眼明蘭人,抖開帕,繼續適才的話題——痛訴在梁夫人手下過的如何不容易。

“……不過想吃個鵪鶉蛋,是什麼金貴東西了,婆只是敷衍,好些的答我一聲,不好的還暗地裡的說我瞎折騰。倘若是弟妹發話,怕不連夜逮鵪鶉去!”她邊說邊抹淚,“才四五歲大的丫頭,知道什麼了,還當她爺爺在呢,她爹哪能跟二叔四叔比……”這女人訴苦有技巧,鉅細靡遺,丁點大的事都能漫天揮發,慢了一盞茶,冷了一碗湯,一句話,一個眼,都能牽到尊重體面上去。

偏她身旁還有幾個婦人,你一言我一語,湊著幫腔,或嘆息庶長媳婦不好做,或抬著扛,說梁夫人如何明理寬宏,定然能明白大的委屈和難處。

梁夫人臉鐵青的說‘你是指我處事不公了’,梁大泣的回嘴‘五個指頭還不一樣長短,何況嫡庶有別,母親哪裡有錯’;梁夫人又不能拉下臉來說‘我對庶比對嫡好’,只好活活噎著。

梁大邊哭邊說,絮絮叨叨,儘管涕淚滿面,話卻條理分明,並非一味蠻狠撒潑。明蘭在旁聽的有趣,暗歎頭一次見聞這等高手。

譬如,若你好端端的指責某人,說‘猴哥你幹嘛只跟二師兄好總叫我幹活’,人家至少還能辯解一二,‘那呆貪吃懶惰哪及沙師弟你穩重牢靠盤靚條順一枝梨花壓海棠’云云,縱使未必服眾,至少也算個說法。

可這梁大居然不照常規出招,完全走意識線,只道‘你們心中隱藏著怨恨,眼中透著輕視,舉止帶著厭惡……不用否認了,我們又不是瞎,完全看得出’。

——遇到這種對手,你除了臉憋通紅,反罵一句‘我x你老母’,還能如何辯駁。難怪連墨蘭也敗在她手下,明蘭恍然大悟,果然高手在民間。

梁二為人溫柔端莊,從未與長輩頂過半句嘴,自憐處境,瑟縮不語,墨蘭倒是幾次想開口,奈何畏懼梁夫人威勢,不敢張揚,只能忿忿坐於一邊。

梁大哭訴了足兩盞茶功夫,終於轉入正題,表示‘你們傷害了大房人民的情,意圖顛覆我們的平靜生活,再不能這樣下去了’。

梁夫人早是氣,冷笑道:“你要分家,說就是,難道我還會攔你!”誰知梁大並不接過話茬,繼續哭天抹淚,嘮嘮叨叨‘樹大分枝,分家也不是壞事,親兄弟的情分又斬不斷,哪怕大家都住開了,常來常往,依舊一般的好’,繞著圈說要如何抬幫扶兩位弟弟。

梁夫人氣的渾身發抖,“你要走,自走好了;何必非要饒上老和老四,我早說了不成的,你還不肯罷休?!”梁二忙過去扶著婆母,連聲道:“母親消消氣。大嫂不過自說自話,兩位叔叔和弟妹早說了不願分出去。”梁和墨蘭也連忙起身,雙雙道:“我們願意孝順服侍母親。”梁大立刻不哭了,柳眉倒豎道:“既然要分家,自然一道都分了,哪有留兩個,走一個的道理。現下把事都辦妥了,省的以後再囉嗦。”明蘭捋了好幾遍腸,才明白過來,梁家大房非但自己要分家,還要下頭兩個弟弟也分出去?!她轉頭,只見華蘭也在看自己,彼此目狐疑。

梁二的嫂嫂坐不住了,斯斯道:“大要分家,兩個小的不願分,何必強人所難,各自管各自好了。”她出身浙南望族,父祖兄弟代出仕為官,不論夫家孃家,都是門風謙和自省,何曾見過這般無賴的。

梁大變了幾轉,緩下來強笑道:“親家此言差矣。幾個兄弟都不分,只我們走了,豈不顯得我們不孝了。”明蘭終於忍不住了,失笑道:“梁大思慮果然周全,可人家明明不願,幹嘛要為了你們去分家?”梁大皮笑不笑:“一筆寫不出兩個‘梁’字,難道母親和諸位叔叔,忍心看他大哥被外頭人指指點點?”明蘭玩笑道:“適才大不是口口聲聲婆母妯娌不好麼?都那麼明目張膽的刻薄大了,何況‘指指點點’?!”這不是抬槓,而是邏輯問題。

梁大當即語,四周女眷發出輕輕的嗤笑,梁夫人鬆開緊鎖的眉頭,融雪般淺淺而笑,梁二轉頭的去看柳氏,也偷偷抬眼去看明蘭,墨蘭卻神複雜,看了會兒眾人,又怔怔望著窗外。

明蘭再添上一句,“況且孝不孝的,眾人都有眼睛。老過世還不足,哪怕有天大的委屈,也該忍了,卻有人鬧著分家,呵呵。”梁大咬牙切齒,心知這話有理,若非怕風評不好,她早鬧的更兇了。

華蘭見狀,高聲笑道:“這不就成了。梁伯母都發話了,想自家過小的,就分出去;不願意分家的,就留下。兄弟雖親,但各走各,大家好聚好散。”頓了頓,她斂去笑容,冷冷道,“誰也不怕鬧事,不過顧著臉面,盼著一家和氣。我勸大,還是見好就收罷。”梁二底氣大足,微微背,斯有禮道:“大嫂嫂,弟四弟反正是不分的,你要怎樣,自便罷。”自從丈夫襲爵後,她沒少吃長嫂的排頭。

梁大沉著面孔,一言不發,她身旁的一個婦人出來笑道:“都是自家人,話趕話急了,瞧這擰的,實則大也沒什麼旁的心思,不過是兒女大了,總要分出去過的。”她嘻嘻哈哈的打了番圓場,又道,“……若是分家,夫人預備如何分呢?”梁夫人毫不猶豫:“祭田不能動,永業田不能動,五丫頭還沒出閣,給她留筆嫁妝,餘下的均分四份,一家一份。”梁大又跳了起來,尖聲道:“這不成!淮西街上那排鋪面,另兩間銀樓,還有四年前買的那兩座莊,爹爹早說了是給我們置辦的產業,這些怎能算作公中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