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夜來風急,拒收戰俘 (1)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外頭傳來車伕揚鞭吆喝之聲,隨即車輪轆轆起行,半昏半暗的車內,錦簾揚動間,外頭的亮光散落幾絲入內,叫裡頭亮起些許,坐在那裡的人不是顧廷燁又是誰。

車中出奇的靜,他身形微傾,緩緩道:“姑母,多不見了。”楊姑老做夢也想不到他會於此處出現,大驚之下僵坐在原地,愣了片刻,才尖聲質問道:“你在此作甚!”顧廷燁並不就此作答,卻悠悠然的另作他言:“當年宣門侯嫁女,可謂京師盛況;平寧郡主出閣,襄陽侯更是隨嫁無數,夫人豔羨也是難免。”楊姑老的眼皮猛然一跳,直看顧廷燁——她從夫人處出來尚不足半盞茶功夫呢!她沉聲道:“好靈通的耳目,今時果非往了。”顧廷燁似絲毫不以為意,微笑道:“約十幾年前,宣門侯奉旨鎮守西北延同州,不料受了西戎重兵突襲,時城中只幾千殘兵,救援不及,眼看城破之時,宣門侯父四人就要殉城,鄰城大族芮氏得了信,致仕在家的芮老督軍耿直,當即遣了族中弟及家丁府兵來救,終撐到援軍到解圍。宣門侯一家得保,可憐芮老尚書滿堂兒孫,只剩一庶出幼。”說完這些,他便不再繼續,只定定看著楊姑老,目中似有輕嘲。楊姑老中氣憤湧上,卻又不便發脾氣,當年之事她如何不知,所以適才方與夫人那般口氣。

顧廷燁對這幅表情十分滿意,這才又慢悠悠的:“後宣門侯回京,便將嫡出么女嫁於芮家小公,半數上的家產盡數做了陪嫁。不知韓駙馬家於顧氏是否也有如此深恩厚德?”楊姑老臉都發黑了,牙齒髮出輕微的切格聲,依舊不出聲,做非暴力不抵抗狀。

“至於平寧郡主出閣……”顧廷燁笑了笑,“當時侄年紀還小,只記得這門親事還是楊家老君親自做的保媒,姑母也帶幾位表兄去吃過酒的,難道不知其中干係?”楊姑老依舊用沉默對抗,拒絕。顧廷燁漸漸斂去微笑,肅然冷聲道:“姑母倒是改了,這般心平氣和,想來夫人定是下足了‘功夫’的。”楊姑老本就烈,忍耐不住的高聲道:“你不用我!我這把年紀了,連重孫都快有了,不怕你攀汙四。你只說,你到底要如何!”

“不要如何,不過要姑母一句話。”顧廷燁語氣淡然,便如無形的手掌按壓著對方,隱然威勢,楊姑老忍了又忍,重重呼幾次才道:“……沒錯,這事是她做的不地道,我已說過她了。倘若她不改,這門親事我是斷不會手的!如何,你可滿意了?”這話說的又氣又急,便如連珠炮似的,顧廷燁出一抹淡笑。

楊姑老難捺氣憤,皺褶的眼角拋出目光,瞥了他一眼,又道:“這事雖不對,可也情有可原。誰叫燦丫頭少個依仗,有能耐的兄長指望不上,她娘能不憂心麼?她一輩仁善厚道過來了,臨了不過做錯了這一件事,你犯得著這般不依不饒麼!”顧廷燁面輕蔑,冷哼道:“顧家上年都沒動過的功臣田,她說送就送了,這種仁善厚道還不如不要!”一字一句,便如利刃。

楊姑老毫不認輸,怪腔調的出聲譏嘲:“不錯,我差點兒忘了,還是全靠了你娘,顧家祖產才保了下來;不用你來提醒,顧家老少都念著這恩德,不敢忘呢!”

“是以顧家如此報答?!”顧廷燁的目光冷徹似冰。

“笑話!你頑劣不馴難不成也是顧家的過錯?成外頭胡鬧,你老難道沒罵過沒教過。自己爛泥扶不上牆,卻來怪旁人!”這番話若是早些年說,顧廷燁定然大怒,然此時他早叫江湖風霜打磨得皮糙厚,並不以為意,只冷冰冰的譏嘲回去:“我做的事我從不抵賴!可顧家只我一人如此?老爺矇在鼓裡不知道,姑母你在外頭也不知道麼。”姑侄倆有幾分相似,一句緊著一句,針鋒相對,誰也不讓誰,楊姑老叫最後一句噎住了。京中繁華,各種玩樂花樣多,權貴弟或多或少有些陋習,不過待成年娶後,或能好些,或會了怎麼遮掩,收拾自己的爛攤。

顧廷炳貪財,覬覦富貴顯赫,顧廷煬好,小媳婦窯姐從來葷腥不忌,二人何嘗不曾在外惹過禍事,及至人命官司,這些種種,都叫夫人幫著擺平瞞住了,故而四五兩房對她不盡。偏到了顧廷燁這裡……

“與鹽商家結親家,叫姑母在楊家丟人了?”顧廷燁緩下肩頭,斜靠著車壁,不徐不急的半嘲半笑。

楊姑老一時無語,往事驀然湧上心頭。

那時她連生了兩個女兒,眼看庶長一大了,婆母厲害,幾個妯娌又都不省事,她身為長媳有萬般難處。偏偏孃家長兄又娶了這麼個不登對的夫人,夫家明裡暗裡多少嘀咕嘲諷,便是吃飯菜淡了些,都會叫人打趣“大嫂當家也節儉了,不如跟你孃家嫂家要些鹽回來”,然後狠狠笑上一頓。她素來心高氣傲,不願解釋,只能強忍著賠笑臉。

她曉得大哥為難,秦氏大嫂可憐,孃家父母也是無奈之舉,便一腔無處宣洩的怨憤都撲向了白氏,自然,也延及了顧廷燁。

她喉頭咕咚幾下,想說些什麼,卻未能成言,一抬頭,見暗光浮動,透進車內的光已非青白明亮,而是一片昏黃泛紅的落餘暉,對面端坐的人寬額鼻,竟與記憶中那張老邁垂死的面容驚人的相似。

“大哥……你爹過世前,一直惦記著你。”她忽然開口,眼神異常黯淡,彷彿頃刻間垂垂衰老許多,話音低啞發澀,“後來,大哥已不認得人了,只不斷叫人去尋你回來,別在外頭風餐宿,怕你吃苦受罪,可惜……”雖是如今早就知道的,再次聽得這些,顧廷燁依舊心頭揪緊,一陣窒息般發悶。

“今既說到這裡,把話說開了。從一開始,我就認定你娘不配做顧氏宗婦,加之後來你的所作所為,愈發覺著你也不配承襲爵位。是以,有些事我便是知道,也不曾開口。誰知人算不如天算,如今……”楊姑老緩慢的直白敘述,目光緊繃的幾近慘淡,其實自長兄過世後,她心中有愧,便不再踏足寧遠侯府。

想到這裡,她忽心中起了一股傲氣,昂頭冷笑道,“姓顧的起手不悔。我不是老四老五,一個糊塗,一個沒骨頭!你落魄時我不曾幫扶過,如今你飛黃騰達了,我也不來沾你的光!你成親我都沒來,你大可當沒我這個姑母,便是楊家有朝一大難臨頭,我也絕不來尋你!”斬釘截鐵的說完這些,一身老骨頭似都散了架般,她啞著嗓道,“可燦姐兒……煒侄是個安逸慣了的,你與她兄妹情分寥寥,她外家東昌侯府是早就不成了的。我,她的終身大事我不能坐視,好歹給尋個妥帖的婆家,我也算對得住大哥了。”

“待你妹的親事落定,我便不再登顧家的門;你放心,也叫你媳婦放心,我不會再來擺姑母的譜。”楊姑老咬牙說完這些,頓了頓,低聲道,“……韓家的親事若不成,還得去瞧瞧旁的人家,燦丫頭不懂事,你能幫好歹幫些,到底是親兄妹。”顧廷燁是她看大的,生驕烈,指望他以德報怨純屬做夢,不原樣還回去便不錯了,很難再討得了好去,怎麼可能再仗著長輩架擺威風。這些她看的很清楚,今時早不同往了。

上門給顧廷燦說親事,種種刁難意氣,不過是慣發作,瞧見那對飽滿滋潤的小夫,她就氣不打一處來,吃癟回去後也深悔自己沉不住氣,何必自取其辱。可無論怎麼建設心力,一見了這個厭惡的侄她依舊控制不住的火氣上冒。

顧廷燁靜靜聽著,至此才忽微笑起來:“這個姑母不必憂心,韓家的親事必然能成。”

“你……怎麼知道?”楊姑老奇道。

“經此一鬧,倘若韓家應了這親事,兩邊的面都能過去。”顧廷燁輕嘲著,“七妹妹的歲數已經不起再慢慢挑揀,夫人眼界又高,必不願屈就的。”他輕輕掀起車簾一角,側臉瞧了下外頭天,“夫人定知如何做才是最好。”

“莫非……”楊姑老心頭一動,“這樁事是你所為。”顧廷燁輕瞥了她一眼,楊姑老被這一眼看過,無端心頭髮冷,手指顫了幾下,卻聽他道:“姑母可覺著夫人受了冤屈?”楊姑老沉默,的確是事實,有什麼可冤屈的。

“今能把話說開了最好。”顧廷燁放下簾,一手輕搭在小几上,“自家人本無什麼深仇大恨的,雖有些齟齬,也不是過不去的。待七妹妹出閣之時,還請姑母來吃酒才是。”楊姑老細細咀嚼,聽懂話中含義,點頭道:“如今你是一家之主,我省的好歹。”她只覺著這一的勞累刺幾乎能折去她十年的壽。顧廷燁今的來意,她清楚的很。其實自己出嫁後已算是外家人了,他不介意多這麼個親戚,但希望少一個來咋呼惹事的姑母,他剛承襲爵位,就把最親近的所有長輩輪番擠兌一遍,傳出去總是不好聽。

反正自己該說的都說了,以後她少去擺長輩架,顧廷燁也不會記著舊恨,前塵往事算是過去了;如今又拉不下臉來聯絡情,罷了罷了,反正少結一個冤家總是好的。

“時辰不早,侄這就回去了。”顧廷燁拱手告辭。

剛叫停了車,掀起車簾,便見車外站著兩個垂淚的丫鬟和個怯生生的媳婦,正是適才扶姑老上車的那個,還有一個惶恐的車伕,後頭隨行一隊勇悍矯健的騎馬護衛。

“老夫人,我,我們……”車伕和那媳婦急著辯解。

楊姑老不耐煩的揮手:“回去再說。”此時天已暗,這條衚衕裡沒什麼人,十分安靜。當頭一個護衛下馬,牽著一匹神駿健壯的馬過來,恭敬的要將韁繩給顧廷燁,這時姑老忽出了聲:“且慢。”顧廷燁略略吃驚,回頭看她,又走過去幾步。只聽她急急道:“我知道你不待見她,在你身上,她的確存了不當的念頭,行事也是過了。可這幾十年來,她持一家老小上下,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你好歹瞧在你爹的份上,抬抬手罷。”顧廷燁失笑道:“這個,也請姑母放心。倘若至此為止,她不再出什麼么蛾,我自不會和婦道人家計較個沒完。可她若還不死心,那就……”他毫無笑意的笑了兩聲。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