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3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處理了這位貴妾,卻沒成想這種時候,吳姓貴妾居然有孕了,大夫一診,還說男胎的幾率很大。

有兒等於沒兒的陳光蕊立刻收起了屠刀,準備等兒子生下來再做處置。

譚昭忽然就明白陳光蕊身上氣運變少、以至於金城招致瘟疫的原因了,子債父償啊,這未來聖僧的兄弟,沒點兒福氣可是做不成的。

即便只是俗世同父異母的庶出子,但凡有一點兒血脈,天上的一群神仙佛陀們都計較這個的。

也不知道陳光蕊知不知道他是以自身的福氣來給未出生的孩子續命的。

但事已發生,不是追究前因的時候,譚昭知道後也沒現身去當這個好心人告知,反而是從金城改道去了災情最嚴重的歷城。

歷城是南方有名的水城,長江的一道支歷河從它側面貫穿而過,今年雨水豐沛,堤壩卻半點兒卵用都沒起,不僅瞬間垮塌不說,還砸死了人。

水災讓無辜百姓失了家園沒了命,歷城的官員還沆瀣一氣想要隱瞞做面子工程,夏裡溫度高,在外的屍體聚積怨氣不說,也發生了異變。

這是民怨引起的瘟疫啊,怨念不止,疫情不止,即便譚昭自問有這個醫術可以治癒疫症,也化解不了這份沖天的民怨。

術業有專攻,這還真得他便宜外甥來。

只是這麼大範圍的民怨,未長成的聖僧……恐怕有點懸。

譚昭意識到,他或許還要做些事情安撫一下百姓,至少能少死一人,便是一人。

此次從長安出來的賑災隊伍,一共分為三部分,一類是由太醫和僧侶組成治療小隊,其中有一位太醫院院正和一位佛門大德,玄奘就在這一隊中;第二隊是協助太醫賑災,處理安置善後和一些藥材糧食供給事務的後勤小隊;而這最後,才是以他為首查訪災情和處理懈怠官員的監察小組。

大理寺可是實權衙門,他來之前又得了便宜行事的聖命,自然不會跟這些社會蛀蟲們客氣。

這頭歷城知州剛收到朝廷要派人來的消息,他就準備帶著一家老小逃走,這還沒出城門呢,就被譚昭堵在了城門口。

如今的歷城,就像一座絕望的孤島一樣,這位知州也沒想到,朝廷的欽差居然來得這麼快,還這麼不怕死不要命。

但他眼見只有欽差一人前來,又覺得此人過於年輕,眼底就浮現輕視,但很快,他就來了社會人的毒打。

以一人之力包圍所有貪官什麼的,譚某人做起來臉不紅心不跳的。

因為災情的嚴重,城中的律法已經名存實亡,在他到來之前,剛下了大獄的知州採取的是武力鎮壓的方式,而如今,已經快壓不住了。

譚昭忍不住有些頭疼,他現在也出不了歷城,只能用紙鶴傳信的方式聯絡外界,一邊整頓內部,安排疫情防治工作,一邊跟外頭要糧要藥,他不吃不喝死不了,城裡的人卻不行。

即便他開倉放糧,也抵不過幾了。

“母親,小僧要去歷城。”殷溫嬌眼底懸著淚,卻明白她無論說什麼,都勸不住:“去吧,阿孃在城外等你。”她若是再年輕個十來歲,必定是要跟進去的。

但她已經成長了,明白自己進去不過只是拖後腿,她所能做的,是聯絡商界,採買糧食和藥材,好讓這場災劫快點過去。

除此之外,她只要相信她的親人,就足夠了。

大部隊是在十天之後到的金城,這已經是馬不停蹄的最快速度了,一路上殷溫嬌也有些疲倦,但她還是以最快的速度收拾好自己,即便是知道曾經發誓不納妾的相公納妾有了身孕,也沒影響她的狀態。

相比她,陳光蕊的態度倒是更窘迫一些,也多想了一些。不過在聽聞兒子要去歷城後,他就將那點兒多想拋在了腦後。

雖然吳娘子已懷了他的孩子,但陳禕卻是他的嫡長子,他自然不想看到兒子去送死:“你如果還當我是你父親,就不要去歷城,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君子不立危牆之下,這個道理,你不懂嗎?”玄奘輕輕點頭,又輕輕搖了搖頭:“紅塵枯骨,身體不過一具皮囊,小僧不懂。”至於是不想懂,還是不需要懂,兩人都心知肚明。

“你……好自為之吧。”陳光蕊拂袖而去,他覺得自己已經做到了一個父親應做的事情。

玄奘目送著親生父親氣急敗壞地離開,許久閉上了眼睛,又睜開,輕聲道:“阿彌陀佛。”從長安而來的大德就帶著玄奘在內的六個和尚往歷城去了。

不過這個時候的歷城,其實情況並沒有外界想的餓殍滿地、惡臭盈野這般情況發生,也沒有滿城人十不存一,剩下的也染瘟疫苟延度的場景。

這主要歸結於譚昭的凌厲手段和到位的開倉放糧,但也因為如此,糧倉快告罄了。

譚昭第六百零八次數落起腦滿肥腸知州的辣雞舉動,他也真是頭一回看到將糧倉裡的糧偷偷拿出去賣錢的官,長見識了。

就在歷城要彈盡糧絕之時,外頭的物資終於送了進來。

闊別十多,譚昭再度見到了便宜外甥。

“什麼?竟有這等事?”譚昭點頭:“難得見你怒容,但事情已經拖到不能再拖了,民怨四起已非空話,此事我幫不上忙,還需你們來渡。”

“舅舅放心,小僧懂得。”玄奘匆匆而退,想來是去找大德告知災情了。

這事情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