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剩下的拿去改善村中的條件,先拓寬通往外界的道路,再建一個水車磨坊。
村裡人要吃麵食時,需要自己拿了麥子,到村裡共用的石磨盤上磨成面,非常費力,因此並不常做。
黃櫨之前提起過想吃麵條,楚天竹要去磨面來做,黃櫨卻堅持仙人不能幹活,不讓他去。建個水車磨坊,村人都能受益,黃櫨也能吃上面條,兩全其美。
村長兩眼發亮的捧著銀錠回去了。第二天,整個黃家村就熱火朝天的動員了起來,村民們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個個幹勁十足。
村長自覺高瞻遠矚,治村有方,每天揹著手到處巡視,桿都
直了幾分。
師徒倆住在半山竹林,村裡的喧囂傳不到這裡,每天照常訓練加探險,縱情山野。
村民們為表謝,近來時常背些新鮮蔬果上山,悄悄放在竹林入口處的一塊大青石旁,供奉仙師。
楚天竹帶著黃櫨在山中一呆就是一天,並不能及時收取,這些無人看守的食物,便引來了一批不速之客。
這天,楚天竹和黃櫨訓練回來,聽見竹林裡傳來陣陣喧囂,趕過去一看,居然是一群猴子,正在圍追堵截一個人。
猴子們邊呲牙尖叫,邊拾起地上的土石塊丟向這個人,楚天竹掄起手中充當登山杖的竹竿,敲打附近的竹子,發出連串急促的敲擊聲,黃櫨也在一旁吶喊助威,猴子們受到驚嚇,四散跑進了密林中。
那個被猴子追打的人,剛才慌不擇路,被一截出地面的樹
絆倒在地,此刻掙扎半天站不起來,楚天竹走過去,抓住他的手腕一把拉了起來。
此人十分清瘦,鬆鬆垮垮的穿著一身藏藍道袍,頭上的方巾被撞歪了,蓋住了半邊額頭。
他整了整衣冠,躬身拜謝:“在下青州王文軒,謝兩位壯士出手相救。”楚天竹回禮:“舉手之勞,無足掛齒。”王文軒一手在身側摸索:“在下身無長物,唯有這……唉呀,我的挎包呢?”他眯起眼睛,脊背微彎,伸頭張望尋找,黃櫨悄悄拉了拉楚天竹的袖子:“師父,這個人好生奇怪,挎包不就在那邊嗎?”幾米外的地上,丟著一個鼓鼓囊囊的布包,王文軒卻像沒看見一樣,還在四下搜尋。
然後他在剛才摔倒的地方,被同一截樹再次絆倒在地。
楚天竹再一次把他從地上拎起來,黃櫨撿起挎包遞給他。
王文軒接過挎包,窘迫的解釋道:“在下素有眼疾,不能遠視,抱歉抱歉。”他在挎包裡來回翻找,掏出來一個圓溜溜白瓷小罐,雙手託著送給楚天竹:“在下身無長物,唯有製茶的本事尚拿的出手,這一罐乃是在下心炮製的新茶,還請恩公收下。”楚天竹打開蓋子,茶葉獨特的味道從罐口溢出,他拿出一
捲成一團的幹茶葉放入口中,濃郁的草木清香帶著一絲苦澀擴散開來,讓楚天竹想起他第一次在這個世界醒來時的
動。
大山慷慨的接納了他,滋養他枯萎的靈與,讓他這個從鋼筋混凝土牢籠中短暫逃脫的囚犯,前所未有的
覺到“活著”。
楚天竹細細的咀嚼著茶葉,只覺得頰齒生香,像在品味山的靈魂。
王文軒見他品得入神,十分高興:“原來恩公也是愛茶之人!可惜母株將死,往後再也沒有這樣的茶葉了。”原來王文軒本是青州一名小吏,在州府裡做文書。
他從小酷愛讀書,不慎看壞了眼睛,只看得清近前的事物,因此數次路遇上官卻不行禮,考評時得了個“目中無人、不敬師長”的批語,丟了職位。
他心中鬱憤,家人便勸他去仙山參拜,調節心情,也可到據說很靈的開元帝祠燒香許願。
王文軒一上山,就被仙山的靈秀之氣所引,乾脆租了個獵戶的小屋,住在山中練習呼
吐納,靜心凝神。
他每清晨到附近林中打坐,
取山間清氣,竟偶然發現了一片茶樹,其中竟有一株格外高大的母株。
尋常茶樹,並不能像松柏般長久生長,王文軒判斷,這一株茶樹起碼有二百年的歷史,已是風燭殘年。
他從此每都來養護這株茶樹,修剪枯枝、除去附生的青苔藤蔓。
忙活了一整個天,母株還是
益失去生機。快到清明時,別的茶樹都生出滿滿的
綠新葉,生機盎然中,顯得母株格外蒼老。
家人已數次傳信催他迴轉,王文軒採了一把母株的葉子,製成茶葉,只得小小一罐,留作紀念。
將盡,他必須回去了。
下山時,王文軒在路邊見到一塊巨大的青石,石頭下堆放著蔬果點心,以為這是什麼參拜的景點,便停下來歇腳。
他心中滿是傷懷,在此長吁短嘆。下山來偷供奉的猴群等了半天也不見他離開,飢餓難耐,把王文軒當成了搶食的對手,群起圍攻。
王文軒慌不擇路,跑進了竹林,這才遇到了楚天竹二人。
黃櫨同情的把自己的手杖給他:“在山中行走,千萬要帶手杖,砍
樹枝也行,既能助行,又可防身,這些猴子看到你手裡手裡有
子,是不敢過來的。”王文軒受教的接過手杖:“是在下孤陋寡聞了。”這麼一耽誤,時間已到了中午,王文軒看了看天
,就要趕著下山。他腳程慢,現在出發,勉強還能在天黑前到村中投宿。
楚天竹對他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