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就是結束之時。

一時之間,殿中只有筆從紙上劃過的聲音,顧元白坐了一會兒,就開始處理起了政務。

坐在前頭的人都聽到了聖上翻開奏摺的紙張聲,不少人一邊構思著策論文章,一邊聽著上方的動靜。

褚衛是頭名,引的視線最為多,他坦蕩極了,不能直視聖顏那便索將聖上當做不在,專心致志地思索這個策論。

他想從聖上手裡拿到狀元。

等考生們全都進入了狀態之後,顧元白放下了奏摺,緩步走入了考生之間。

有人餘光一瞥到他身上的龍袍就是手腕一抖,墨點汙了草稿;有人甚至腿腳抖個不停,牙齒磕碰聲顧元白都能聽見。

他緩步到哪裡,哪裡的人就緊張無比,不濟的當場丟了人,好的也是脊背繃起,僵硬得下不去筆。

聖上明黃的龍袍逐漸走向了前排,常玉言餘光瞥到後方的影子,手中一抖,又強自鎮定了下來。

心口砰砰亂跳,常玉言恍惚之間覺得聖上在他身旁待了良久,可一回神,聖上已經走到了孔奕林那裡,最終在孔奕林那站定。

顧元白低頭看著孔奕林的草稿,上面書寫整齊,如同正式卷子一樣乾淨。剛開始他也只想著看一眼,但逐漸的,他的神情嚴肅了下來。

等到孔奕林最後一筆落下時,顧元白才回過了神,他深深看了一眼低著頭的孔奕林,就不再在學子中走動,而是大步走上了臺階。

聖上的這一番舉動都被周圍的人看在了眼裡,許多人暗中看向了孔奕林。著那麼多的視線,孔奕林卻不動如山的繼續謄寫著答案。

同樣往孔奕林的方向看了一眼的褚衛淡淡收回了目光,筆尖沾墨,繼續寫了下去。

第18章殿試結束之後,等待讀卷官批閱的時間對考生來說是最為難熬的。

一舉成名天下知,苦讀數年就是為了如今的金榜題目,讀卷官批閱出來的成績,還有之後的排名,定下來之後就是跟隨自己一輩子的事。

皇宮之內,由翰林學士和朝中大臣選出來的八名讀卷官正在批閱貢生們的卷子,八名讀卷官每人一個桌子,試卷輪在桌上傳閱,身旁有宮中軍守衛,時間緊迫,他們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決出貢生的排名。

後,讀卷官將批閱的得“o”最多的前十名卷子擺在了聖上的面前,供聖上與諸位大臣排下一甲中的狀元、榜眼、探花三名①。

前十名中,除了有一位會試排在二十名開外的學子如今升到了第九名外,其他的也只是上下浮動了幾名,變化並不大。

讀卷官批閱出來名次後,傳臚大殿也正式開始了。外頭一干貢生正站著等待著殿試結果,偏殿之中,顧元白與大臣們正在商議面前這十份卷子的排名。

科舉是一層遮掩官僚制度的布,前十名的學識已經不相上下,再這個情況下的排名,考慮的就多了。

十份卷子已經除了糊名,顧元白讓臣子們來回將這些卷子看了一番,才笑著問道:“諸卿認為這屆新科進士如何?”政事堂與樞密院是軍政兩府,最高行政官員自然也陪在聖上身旁。樞密使趙大人扶著發白的鬍子嘆道:“我大恆人才輩出,各個都是逸群之才,這十份卷子都是錦繡好文章,此乃大恆之福。”政事堂的臣子笑著應和。

顧元白沉一會,挑出三份卷子放在最前頭,指了指褚衛的卷子,嘆道:“會試的頭名,即便是殿試的卷子也寫得分外出彩。”禮部尚書忙說:“聖上,褚衛還曾是七年前的解元。”

“哦?”顧元白道,“巧了。”其他人笑了起來,顧元白笑著又指了指孔奕林的卷子,“諸卿認為此子如何?”樞密使思索了一番,道:“此子心有丘壑,最難得是腳踏實地,又不欠缺銳意鋒芒,是個實幹的好人才。”顧元白點了點頭,“一甲三名就在這三人中選出來吧,但如何排列,朕卻頭疼了起來。此三人在朕心中不分高下。”戶部尚書提議道:“聖上不若見見這三人?”顧元白欣然:“也好。”他中意孔奕林,而朝中出身山東的命官也未曾抱團,此人才華橫溢,出身寒門,策論寫的腳踏實地又暗藏鋒機,可堪為狀元。

褚衛作為未來的能臣,也是了不起的人才,但此時的褚衛未經歷過官海浮塵,寫的東西雖貼近民生,但頗有些偏。不過他的父親官職低微,無政黨之爭,倒是無事一身輕,點他為榜眼最為合適。

最後探花郎,就可以挑名聲大、而又有些實才的學子了,恰好可以給他看好的輿論人才常玉言造勢。

片刻後,門旁的太監高聲道:“宣褚衛、常玉言、孔奕林覲見。”三個人對視一眼,著身後學子嫉妒羨慕的目光面不變地進入了偏殿。這三個人一個比一個年輕健康,各個都是修長筆的年輕人,顧元白臉上還帶著笑意,在看到孔奕林進來時笑意卻突兀地停住了。

孔奕林相貌平平,但一雙眼睛卻極為深邃,有的人只靠眼睛便能讓整張臉熠熠生輝,孔奕林就是如此。但這一雙眼睛,卻絕對不屬於大恆朝國人的眼。

散亂的記憶中猛然閃出一個點,顧元白突然想起來了這個孔奕林是誰。

《權臣》這部劇中曾借用黃巢起義的史實編寫過相差不離的劇情,黃巢就是那位因為被唐僖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