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7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是他醉心於工作,太專注於心中的想法,所以才忽略了其他的東西。

見狀,林提舉又嘆了一口氣,然後他起身像以前那樣,準備給那老先生夾菜。林提舉和老先生似乎以前是認識的,只是由於某些原因老先生離京了,現在才回來,所以兩人看起來不認識,其實卻是老相識。

就在林提舉要不顧身份起身給老先生夾菜的時候,魏拾遺輕輕扯了下林提舉的袖子,然後仰頭對他笑了笑,低聲說了幾句話。

和林提舉也算是比較悉了,魏拾遺也沒了以前面對領導的那種緊張

說完了之後,魏拾遺就在林提舉以及其他人驚詫的目光下,伸手輕輕轉動了一下桌子,然後就把老先生面前的那道菜換走,另一道菜轉到了他的面前。

果然是得提前準備好啊,果然周贇會這麼在意啊,因為照老先生這種吃法,說不定還真的容易營養不均衡,他吃得也太糙了。

有了旋轉桌子,今天這頓飯局算是結局了。吃完飯,魏拾遺和王助教一起離開,他好奇的問那個老先生是誰。

雖說今天沒有做什麼,以後或許也不會做什麼,但是今天的老先生卻讓他很是好奇。

王助教說道:“他名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是新招入京的翰林學士王學士。但王先生並不是第一次入京,在幾年前他就在京中當值,後因為守孝離開汴梁,這次官家招他回來,怕是會有大動作。”王助教的神情有些擔憂。

“你以後見到他,叫他王老先生就行了,其他的並不用太過於在意。老先生的脾雖然怪異,但為人還是比較好相處的。”王助教在那裡囑咐魏拾遺,結果等他說完卻沒有聽到魏拾遺的回應,他側頭看去,就見到魏拾遺微張著嘴,一臉怔愣。

王、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課本上只能看到的王安石,做了北宋很是重大變法的王安石?

魏拾遺懵了,他覺得他需要一個安靜的空間捋一捋氣。

告別了王助教,魏拾遺一個人恍惚的回了醫館,他的腦子裡盡是王助教說的那話,那位老先生就是王安石?這真是太不可思議了,雖說之前收集信息的時候就已經知道這個時代有王安石和蘇軾,但是親眼見到,還是很令人震驚。

他可是和王安石一起吃了飯,還和王安石走了那麼長的一條路,這真是……

等等,魏拾遺突然拍桌站了起來,他想起了一些東西。

變法……

王安石變法……

他好像知道北宋滅亡的一些原因了。

第54章054積貧積弱王安石變法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的一場巨大的改革運動。

王安石變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政府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對封建地主階級和大商人非法漁利也進行了打擊和限制。

但是,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由於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加之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

不僅如此,因為利益被觸及,朝廷中的大臣也發對王安石變法。於是朝廷之中形成了兩派,一派為新派,即改革派,另一派就是舊派,即保守派。

宋神宗是想要改革的,否則也不會把王安石召回來。當時的大宋雖然表面欣欣向榮,但其實內裡早就已經危如壘卵——繁重的財政支出讓國庫長期空虛,腐敗的官僚體制成了甩不掉的負擔,還有永遠打不贏的軍隊。

宋神宗覺得只有改革才能救國,才能挽救大宋的頹態。即使人民和官員都在反對,他也仍舊堅持改革,甚至還將王安石提拔為宰相。

但是,由於缺乏完善的準備以及執行的不當,變法之路越走越難,而到了後期,在王安石最需要靠山的時候宋神宗卻開始懷疑變法是否是正確的,打起了退堂鼓,於是就導致變法失敗。

由此可見,要想變法成功,除了實施得當,還得看當時掌權者的支持,而缺乏堅毅神的宋神宗,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而且,變法的副作用遠不止於此。儘管變法已經宣告失敗,但是由此帶來的新舊黨爭,卻一直持續到神宗去世以後的很多年裡。群臣的新舊之爭,除了把朝堂搞得烏煙瘴氣之外,也為後北宋的滅亡埋下了禍

所以說,北宋會滅亡,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很久之前就已經有了徵兆。

魏拾遺曾記得讀書的時候,看過對王安石的評價,有人說他是一代妖相,也有人說他是先進者。

在後世看來,王安石的舉措是對的,畢竟想要拯救一個出現頹勢的王朝,只能進行改革,可是他失敗了,於是就在歷史上留下了罵名。

不過王安石變法成功了,北宋就能擺脫滅亡的結果嗎?

魏拾遺以前沒有想起來,他只是從軍事上分析,覺得是戰鬥力不夠。但遇到王安石,他腦子裡那糊糊的東西即刻變得清晰了起來。

一個王朝的覆滅絕對不可能是因為一個單一的原因,而是由於很多原因重疊在一起導致的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