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2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口。
朱堇桐輕輕眯了眼睛,心想,“原來這就是盧公公說的、權臣謝靖。”謝靖帶孩子的經驗,和皇帝相比,還真要豐富一些。雖也是問孩子們住得習慣麼,他就比較懂孩子關心什麼,三言兩語,就讓這些孩子稟賦習,
代得一清二楚。
又問各位小殿下,在家有什麼講究,不妨都說出來,只管讓陳公公領著人去辦,應該是不難的……
接著三句兩句,謝靖就開始考校小殿下們的學問,他問的話,朱堇桐對答如,只不過這個孩子惜字如金,輕易不肯多說,謝靖便點點頭,又去看他身邊的朱堇榆。
剛進門時,一見朱堇榆,謝靖就暗暗吃了一驚。這孩子太瘦小,七歲多了,和李顯達五歲的兒子差不多高。
謝靖就不由得多問了一句,“榆殿下,京裡冷嗎?”朱堇榆家在安陸府,謝靖看他這模樣,怕他小身板、扛不住京城末的寒氣。
“不冷,”朱堇榆笑嘻嘻地,說話漏風,他剛換了一顆門牙。
說罷,彷彿怕謝靖不信,把頭搖得像撥鼓,又把自己一雙小手,輕輕放在謝靖手中。
謝靖同一眾小殿下說話,本就彎著,如今朱堇榆伸出手來,他心口微微一震,更彎了彎
,整個人都朝前傾。
*謝臻同霍硯午後自城西郊外回,先往北走,繞了一大圈,又徑自往南,趕在城門關閉前,回到城東的客棧裡。
回到房中,先讓夥計上飯菜,兩人對著囫圇吃了幾碗,這才緩過來些。
謝臻就說,“其實咱們在城北那攤兒上,吃碗泡饃再走也行。”霍硯冷哼一聲,“是你說,要離得遠遠的,越遠越好,生怕帶累了人家。”謝臻正道,“她一個姑娘家,千辛萬苦,到西安府,被魏秀仁四處搜捕,又出不去,咱們自然得多幫她想想。”霍硯忍不住站起來,“好你個謝臻,明明是看人家小娘子,生得窈窕美貌,自己動了心,還‘咱們’、‘咱們’的,可別拉上我。”那告狀的姑娘姓羅,家中行三,便叫做三姑。她父親原本是延安府綏德州的一名糧官,家境殷實,上邊還有兩個哥哥,自小也是不幹活的。
後來她父親,因為發現當地鹽商在鹽裡邊做手腳,告狀不成。他的小兒子,有些功夫,奉了父命,一番暗中查訪,居然查到了魏秀仁這兒。便尋了由頭,去魏家做了名護院。
不過兩年,羅小哥把魏家藏東西的地方,得清清楚楚,也知道京裡常有些人,來到西安府,就住在魏家,每到這時,魏家就要請人唱堂會,又找了青樓裡的花魁來作陪,廚房每
都要備好鮮魚鹿尾、燕窩海參這些罕見的食材。
去年秋天,京中又來貴客,遞了消息,那時魏秀仁的心情,似乎就不怎麼好。後來一天,魏秀仁離了書房,羅小哥剛好在附近守著,便悄悄進了屋,幾番搜尋,找到一卷名冊,上面記著這些人,是魏秀仁打點各路官員的數目。
展開一看,頭一個名字,就叫他嚇了一跳,別人不認識,陝西巡撫的名字,還是知道的。
這小哥匆匆忙忙,將名側錄了,還來不及遞出去消息,就被魏秀仁覺察出不對勁,只得趕緊封好名冊,也不說是什麼東西,託同鄉帶回家。
誰知竟引出大禍,魏秀仁一番拷問,知道了是他做的,延安府的人,立時去他家搜查,沒搜到東西,便把他父母哥嫂,一塊兒關進大牢,只有羅三姑,出去走親戚,才逃過一劫。
三姑這才知道,哥哥捎給她的東西里邊,有這麼燙手的玩意兒。
她雖是女子,也跟父親讀過書,知道若是把東西出去,家裡人仍舊是難逃一死,魏秀仁又在延安府四處搜捕她,她就索
剪了頭髮,扮作乞丐,拿泥糊了臉,一路往西安府來,想著此地商旅甚眾,或許能有什麼辦法,能把名冊傳出去。
可是連陝西巡撫都被他買通了,還能指望誰?三姑心裡,悲憤絕,只盼能有青天大老爺,從天而降。
也是上天垂憐,有義士把他父親狀告鹽商的事,輾轉告到黃燮耳中,霍硯謝臻,得令暗訪知情人,要找這家的女兒。
三姑聽說有人尋自己,又是期待,又是害怕,怕的是魏秀仁手下換了個法子,來引她出去。
她倒不怕下獄,一家團聚,也是好事,只是父兄一腔心血,就全都給白費了。
便戰戰兢兢,讓人給京裡來的貴客,遞了信兒。
“我若是她,這千辛萬苦得來的名冊,也不能輕易給人。”謝臻說。
今一見羅三姑,得知她手中有名冊,三姑卻推說不在手邊上,霍硯便有些氣惱,“你我二人,雖是欽差,到底手底無兵,如今陝西官場,都脫不了干係,便要奏請皇上發兵拿人。”
“可她手裡名冊不拿出來,我等如何上奏?”謝臻點點頭,他知道霍硯子急,忍不了。皇帝此番讓他倆前來查探,本意也是打個前哨,如今得了這重要的證據,霍硯迫不及待,也是自然。
“不如我倆先去綏德查探一番,若屬實,再找她不遲。”第76章勸學自從啟祥宮和長宮裡,住進了這樣幾位小殿下,就一直沒有安生過。宮人們按平時的工作強度,幾乎沒法適應。一個男孩就鬧騰不已,這一下來了八個,從早到晚,吵鬧嬉戲不休,
力無窮。
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