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记住【小狐看書】:WWW.XIAOHUKS.COM

經歷,聖上點了他升任正七品司庫。太僕寺卿焦大人的兒子焦歡是七品翰林院編修,如今也升了半品,從六品修撰。大大小小的任命下來,我仔細聽著,彷彿最次的也是平調,並沒有撤職或者是降職的官員。

剛這樣想完,聖上身邊的一位公公便接著唸了起來,“兵部尚書孫怡盛勾結後宮,入獄,秋後斬。蘭臺參議周聰夥同孫怡盛勾結後宮,入獄,秋後斬。戶部左侍郎錢通參與大皇子府衛都頭私養親兵一事,入獄,秋後斬。鹽運司司庫參與販運私鹽一事,入獄,秋後斬……”我抹了一把額上的冷汗。

跟著聖上,升得快,死的也快。幾乎不論大小事,只要被聖上知曉了,便是死路一條。

於是承慶殿中又漸漸沉默了下來。

官員調動完了,聖上便又說起了丹州的南撾軍隊一事,討論南撾為何捨近求遠,偏要捨去福州上丹州。諸位大人老爺們的看法大多一致,大多說的是在丹州有暗線接應,方便與朝中某人合謀。

至於這某人是誰……眾人不說,只心知肚明的笑笑。

“孟非原,不如說說你的看法。”聖上一句話,又將我推到了眾臣面前。

我實在不知道還能說些什麼。我想說的話都被旁人說完了,再重複一遍就是鸚鵡學舌,想來這並非聖上特點了我名字的緣故。若是不重複……可我能想到的,也確實只有這些。

“下臣……”

“無妨,你大膽說來,無論什麼,恕你無罪。”散了朝會,我正不知道是該隨明大人回奉議司還是先隨周老爺回蘭臺掛上名號時,明誠之走過來對我道,“先隨我回奉議司,明與劉成武去吏部把手續辦了,今已與周若海見過,下次上值直接去蘭臺便好。”我點頭領命。

坐著奉議司的車回去時,心裡便總覺得不大自在。

於是總是故意錯開明誠之看過來的目光,心裡卻想著,那同去川香閣,其實撇去他為人端謹一筋的事實的話,其實吃的還是很愉快的。

“今你在朝上實在太不穩重了。”沉默良久,明誠之終於又開始了今的說教。

“尹川王無論如何都是聖上內侄,無論他是何居心,聖上都已撤了他王府與藩地的兵甲,只府上寥寥數名親衛,實在翻不起什麼大的花來。”我一疊聲的說著是。依《太宗例》,尹川王是該回封地沭陽領三千府兵,一萬駐軍的,今上知他從小就不服管教心存滋釁,便特意將他留在了京師。沭陽雖有一萬駐軍,但都由聖上的金甲衛統領,尹川王在京師的的親兵府衛,也不過幾百而已。

相較之下,大皇子領京師四處城門衛,二皇子掌五路參將,聖上親率軍、金甲衛、侍衛內與鑾儀,無論哪一處拎出來,都是吊打尹川王的存在。

“是而你點出尹川王名號,便是對聖上的不敬。”我繼續點頭應著,今朝會太緊張了些,一不留神便說出了尹川王的名號,偏那時我還未曾意識到,只奇怪這大殿裡為何忽然便安靜了下來。

一是緊張,還有一個緣故就是實在想突破各位大人與老爺的路子,不留神便在不恰當處下了功夫。

當時我好像說的是,既有朝臣勾結後宮,那為什麼不可能有尹川王勾結後宮呢。

軍、金甲衛、侍衛內與鑾儀暫且不論,便是大皇子的城門衛與二皇子的參將……那一見,我相信尹川王並非蠢人,字句拿捏頗有分寸,這樣的人,如若不是自己養了足可動搖我大夏基的私兵,便是如先前的兵部尚書和蘭臺參議一樣,打算勾結後宮,藉助外力。更何況,能當到兵部尚書和蘭臺參議的,最差也該有我這樣的腦子,我尚且明哲保身不會與後宮打道,他們如此行事,只怕所圖不小。

戲本上這樣的故事有很多,先是借扶持某位皇子的名號,成功上位後再過幾天攝政王的癮,戲演夠了,心腹也培養起來了,於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揮淚接受禪讓,成就一番王道霸業。

我只是奇怪,連我都能想得到的事情,為何朝中無人肯說?難道大皇子與二皇子便這樣得聖上信賴嗎?

“況你還說出尹川王勾結後宮這樣的話來。”明誠之的神忽然有些奇怪,“今聖上未惱,大概也就是吃準了滿朝只有你才說得出這樣的話。孟非原,你就沒想過倘若……罷了,到了,下車罷。”在大夏,議論皇子並不是罪過。只是朝中重臣多與後宮有所牽連,很多事情不便直言,聖上想聽,就只得找個沒什麼系的人來說。這也是在朝上時我一瞬間想明白的事情。

古來帝王皆寂寞,大約丹州一事,讓聖上對兩位皇子也生了疑心,想要收回他們手中的兵權了。

我跳下車,親自從車伕手裡接了腳踏,扶明誠之下來。

對事不對人,我雖討厭他的為人與格,但今對我的時時點撥,我是銘記於心的。

回了奉議司,我與小劉大夫各自升遷的事情已報回來了,眾人紛紛慶賀,唯鍾毓顯得有些心神不寧。我與旁人隨口敷衍了幾句,便過去瞧他。

“遊新,此處有些話說不開,下值後我們去一趟川香閣吧。”鍾毓對我向來是赤誠的,我自然應了。

此時小劉大夫擠過來對我拱了個手,笑了一聲,“恭喜孟大人升遷,晚些可有時間你我聚聚?”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