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5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經營奉議司,只為尋著合適的時機,出手將這局棋打亂重洗。

聖上在與尹川王的局中,大約是一直都處於劣勢的,所以他不敢動尹川王,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將尹川王留在身邊,判斷他的下手動作。

明誠之是聖上的變數。

但因為明誠之的身世,聖上又不得不防著他。明誠之束手束腳,無法施展,只得在奉議司裡打磨。

棋勢漸成死局,而半路冒出的我,就成了明誠之的變數。

聖上信任的出身,似乎還有點小聰明。

如此反思,先前的我確實如一團爛泥,還是明誠之有心要扶,卻怎麼也扶不起來那種。

我就這麼一路想著,一路回了自己的府邸。

京師、揚州、丹州……這些年來經的事過了一遍腦子,漸漸明晰。

此時丁四平也帶人到了,我這裡地方實在小,只能打掃出來廂房叫他們歇著。丁四平抱臂看著我,“不必費心,鋪一處能躺下十個人的大鋪蓋就行了,我們的任務是一天十二個時辰,換值輪守。除了今天,你是見不全我們的人的。”我一哂,隨即想到了被西胡人引爆傷及的虎二四。

於是連忙一一認了一遍,“鷹一、鷹二、鷹三……”宛如在報數一樣認真。

還是如先前去丹州那批人一樣的起名字的手法,丁四平審美才堪憂。

我腹誹了幾句,與丁四平出去走了走。

他今很是奇怪,而且,我似乎發現了一些什麼本不該想的,有必要與他說清楚。

“孟老爺想問我什麼?”丁四平也不與我廢話。

“你……”我看了他一眼,心裡又有些猶豫了。

他是聖上直掌金甲衛,本該是毫無私心、沒有一點雜念的跟著聖上的。按理,今我瞞報趙汝一事,他便該在聖上面前揭穿我,可他沒有。

與我一路,他也不像是投靠了鳳相的樣子。

那麼……

“我是覺得,你似乎並不忠於聖上。”這句話說得有些艱難。

京師的三月並不暖和,有時候寒倒灌,要比冬天還冷。

但院子裡的草和樹芽都是冒了尖兒的,再被冷風一吹,蜷縮起來,瑟瑟的樣子很是可憐。

我看著它們,莫名就想起了遠在丹州的百姓。

無力掙扎,必須面對,所以只能受著。

至於得過去,還要看自己的運氣。

丁四平是金甲衛的人,不忠於聖上,也並非完全不忠於聖上。這個發現叫我有些害怕。我甚至害怕這京師裡還有第三方勢力攪著。那以我這點可憐的腦力,必然是跟不上的。

大概第二我就會上奉議司的頭條:震驚!新任蘭臺令孟非原捲鋪蓋跑路了!不看不是大夏人!

丁四平怔了怔,但他也不瞞著,“對,金甲衛不愚忠於聖上。”不過一頓,他又道,“這大夏朝是所有大夏子民的。聖上做得不對,我們就不該忠。”所以……

“其實明大人,也是這樣的想法?”忠於大夏,但不忠於聖上。

多麼新鮮。

在二進京師之前,我從來都不知道還可以這樣。

我一直都覺得聖上承應天命,那下頭的臣子,便只有忠與不忠兩條路子。

“孟老爺。”丁四平難得正經了一次。

他直直看向我,“你年紀輕輕就當了老爺,位高權重,錦繡障眼,自然參不透這裡頭的玄妙。聖上也是凡人,凡人就有七情六慾,有七情六慾就會做錯事。”

“在聖上錯了還要忠於聖上的,這是忠嗎?”

“譬如國庫虧空,聖上卻偏要舉全國之力去討伐邊陲的彈丸小國——”

“不加以阻攔卻還煽風點火的,這是忠嗎?”

“所謂忠臣,是忠於王朝,忠於官身,忠於開國之主所託,忠於百姓信任。”丁四平從未與我講過大道理。

一路同行,他很少義正言辭的與我說這麼多話。

他說完了話,對我挑眉道,“孟老爺,你好好琢磨琢磨吧。”我剛換好了衣裳,鳳相就遣人送來了帖子,邀我前去。給送帖子的小廝回了信,時間約在了晚飯後,我便先回來收拾。

這些規矩先前都是青衿教我的,如今離了青衿,我也能處理的遊刃有餘了。

只是想起青衿時,還是有些慨。

也不知明誠之在丹州如何了?英武軍舊部到了嗎?可安然送去了我的信?

正想著,趙汝來了。

我忙叫他坐下,問他有沒有見過鳳相。

“沒有。”趙汝回答的斬釘截鐵,“屬下本是度廖軍的火頭軍,哪裡見得到這樣尊貴的人物。”於是我與趙汝商議了一下以後的事情。丁四平以後不能跟著我,但是我總怕這京師裡還有伏擊,身邊總得有個會武功的才放心。

“這個無妨,屬下本就是家丁出身,當個小廝也沒什麼難的。”趙汝答應的痛快。

他去換衣服的時候,我在榻上略躺了躺。

在丹州時總睡不著,我以為是心裡掛念的事情太多,因而添了擇席的病。如今躺在自己的榻上,明明要掛念的事情比在丹州時多多了,卻還是生出了一股睡意。

這睡意洶洶,我實在怕抵不住,於是便坐起身來。

就這麼坐到了與鳳相約定的時間。

我洗了臉,又擦了香膏,重新用頭油抿了頭髮,換了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