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柴二郎求婚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談詩社的事兒,不知不覺中便晚了些。”楊悅有點心虛地說道。

“詩社?蜀王也參與詩社的事兒?”

“準備讓他當‘冤大頭’。”楊悅咯咯一樂。

“冤大頭?”

“就是由他出資…”

“咱們又不是沒錢!”楊夫人皺眉,語氣裡有點怪怨。

“到不是錢的問題。主要還是要防著高陽。”

“高陽公主那兒還有麻煩?”

“誰知道。不過以她的格似是不容易罷休…”

“實在不行,請楊貴妃勸勸她。”楊夫人想了想說道。

“沒有用的,天知道她什麼時候發難。再說她怎會乖乖聽師父的話。”楊夫人沉默了一會兒,楊夫人突然話題一轉:“你可是有了中意的人?”

“怎麼會,如果有,悅兒必然第一時間告訴母親。”楊悅見楊夫人誤會她喜歡上蜀王,忙道“母親不會以為我到蜀王府上轉了一圈,便是喜歡他吧!”楊夫人嘴角怪怪地笑了一下道:“當然不是。”

“怎麼會事兒?”楊悅一進府大家都在怪模怪樣地笑,此時看到楊夫人的異樣,更加奇怪。

武眉兒在一旁嘻嘻偷笑,說道:“小娘子不肯說,夫婿都已找上門來提親了。”

“提親?”楊悅大奇“誰?”心中騰騰大跳,如果是李愔他也分身乏術啊,今一天他都跟自己在一起,除了他,還會有誰來提親?

武眉兒笑道:“當然是那個不打不相識的柴家二公子。”

“柴令武?媽唉高的,開什麼玩笑,他竟然來提親?”楊悅噴然失笑。

見楊悅如此,楊夫人也抿嘴一笑,反問道:“難道不是你讓他來的?”楊悅將頭搖地像撥郎鼓一般:“他不是發了什麼神經吧。他不是駙馬嗎,還敢另娶他人?”楊夫人笑道:“他還說要為你向聖上討封,與公主並列為夫人。聽他的意思似乎是與我兒已商議好了一般。”

“哪有此事兒,柴令武與高陽等人一夥,怎麼會是我的朋友?”楊悅見楊夫人如此說,看來真有如事兒,直氣得火往上冒。

****原來柴令武自花魁大賽,被房遺愛等人所,說出自己喜歡楊悅。才頂住眾人當下要找楊悅晦氣之勢。

這幾天,柴令武輾轉翻側,一會兒想到眾人他娶楊悅,一會兒又想到在武府門前被楊悅搶白…愁眉不展,不知該如何是好。

想到自從芙蓉殿之事兒,楊悅說他柴令武還算是個英雄。再到楊悅因他帶走高陽公主而發怒。左思右想認定楊悅定是誤會了自己,鼓足勇氣到武府去找楊悅,想向楊悅表明自己不是和高陽公主一夥兒。楊悅卻一早被尉遲洪道拉到蜀王府吃饅頭去了。

武元慶見是柴令武柴駙馬都尉到訪,自然不敢待慢,親自相陪閒敘。柴令武向武元慶不住打聽些楊悅的事情,都是些楊悅喜歡什麼,愛吃什麼…之類的小事兒。搞得武元慶也很鬱悶,因為他對楊悅的這些事情一無所知。

柴令武問了半天,不得要領,這才說道:“‘長安公子’可有婚配?”武元慶這個到也知道,因為前些天也有人前來提親,想要將自家妹子嫁於楊悅,雖然提親人將楊悅當做男子,但武元慶回過楊夫人,知道楊悅還沒有定過親,因此說道:“回柴駙馬,還沒有。”心中暗樂,莫非這個柴令武與楊悅不打不相識,也要將他的妹子嫁於楊悅?

他那裡知道,柴令武因為聽了房遺愛說法如果不娶楊悅,只怕房遺等人終是不肯放過楊悅。他一直輾轉翻側,怕楊悅真的被眾人報復,因此一直在心如何才能打破這一僵局。況且他對楊悅已十分的衷情,心裡也不免存著要與楊悅結為夫的念頭。因此聽說楊悅未有婚配,十分高興,脫口而出:“這麼說武家娘子還未婚配?!”武元慶一愣,這才明白原來柴令武已知楊悅是女兒,看他的神情顯然對楊悅生情,心道:“不打不成,莫非柴令武對楊悅有意,柴家可謂京城顯貴,父子二人皆尚公主,特別是柴令武的母親與當年聖上一母所生,情義相投情十分要好,因而柴家在眾皇親中尤為顯赫。如若兩家聯姻當真是再好不過。只是他已是駙馬,以楊悅情豈肯嫁給他作小?而且巴陵公主怎麼可能同意?楊悅也不是好惹的,如若自己這裡應下,等到她得知,只怕自己吃不了兜著走。”因而淡淡地應道:“柴都尉原來對舍妹十分了解。”柴令武點點頭說道:“豈只瞭解…”想起與楊悅在芙蓉殿的事情,心中一片溫馨,面上微紅。

武元慶見他一臉情,心道:“莫非他與楊悅已私下裡有什麼約定?否則怎會知道楊悅是女兒?若果真如此,我又何必從中作惡人!看來這丫頭來路不明,自己也知道,因而甘心作妾?

”想到此心中冷笑,而上卻笑得更歡了,說道:“原來舍妹已對你說了,柴公子一表人才,難怪舍妹對柴公子令眼相看!”駙馬都尉自來是駙馬的職位,武元慶將柴都尉改成了柴公子,顯然已對柴令武另眼相看。

柴令武不傻不呆,雖然被楊悅多次捉,但一向也是個有勇有謀的人,見武元慶如此說,心中一陣狂喜,心道:“她對我令眼相看?難道她對我也十分…喜歡?”武元慶看他一臉欣喜之,心中終是擔心楊悅的脾氣怎會向人作小,為了穩妥起見,問道:“只是巴陵公主那裡怎麼辦?”這個問題,柴令武已經想了許久,說道:“武大哥放心,我決不會虧待武家娘子,便是軟磨硬泡也定要讓聖上舅父答應,與公主並列為夫人。”其實中國古代也一直是一夫一制,只不過是後面多加了兩個字——“多妾”即“一夫一多妾”制。所謂三四妾,這“三”不是同是可以有三個子,而是子死後或者被休之後再娶的“正”同時有兩個子的事,不是絕無僅有,而是少之又少。如果非要追溯的話,那便是舜的二位子“娥黃女英”吧。當朝的確也有一例,便是尉遲敬德的兩位夫人,同時受過李世民的冊封,兩位夫人不分大小。

武元慶聽了大喜道:“若果真如此,我與母親也就放心了,我等在此靜候你的佳音。”心想自己從此與柴門結為姻親,在朝中也便有了依靠。

二人興奮的暢談許久才依依分手。卻忘記了這種想法近似於幻想。

且不說李世民答應不答應,只楊悅這裡聽了前因後果,早已氣得柳眉倒立,大怒道:“柴令武這斯一向與我作對,這一次又是聽了哪個混蛋的指示,前來消遣本公子,實在可惡。”當下便要去尋柴令武晦氣。被楊夫人好說歹說,才勸住。

;

大家正在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