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下江南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陽三月,繁花似錦。
李治派女將征討女皇,消息一出,整個長安城頓時沸騰起來。天下書社自是最為高調,整版特刊報導此事。自然是恭祝馬到成功,出師必捷等譽美之詞。
長安街頭更是歡聲笑語,議論紛紛。
“聽說隋國公主盡得衛公神詭兵法,當年在遼東安市城堅不可摧,便是隋國公主用計破之。”
“隋國公主會念咒語,任他妖魔鬼怪再厲害,在隋國公主面前也是紙人蠟搶頭兒。”
“隋國公主會呼風喚雨,一個雷電劈來便能將賊兵一舉殲滅。”
…
原本聽到賊兵能刀搶不入勢不可擋而內心驚懼之人,如今由於楊悅出面,軍心大定,士氣高漲,的確起到極好的效果。便是兩儀殿中原本對楊悅出征有所異議之人,也暗自點頭。
不過,楊悅雖然得意到也沒有忘形。
“陳碩真”是經常出入大內的“陳娘子”雖然目前他人不知,但隨著戰事推進難免會被人查出。然而“陳娘子”造反,不免會累及族人。陳氏一族也還罷了,但“陳娘子”乃是楊夫人義女,武氏一族不免也會牽連在內,甚至包括楊氏。楊悅自然不會袖手旁觀,因而那朝會散後,便單獨向李治求情。李治也正是同樣心思,又知楊夫人也是楊悅義母,因而說道:“陳娘子曾數次救朕,朕雖不能赦免她,但陳氏一族朕不會追究,何況楊夫人等人。”心事一了,再無後顧,楊悅大喜。第二
,選了吉時,李治登壇拜將授印,送楊悅出征。
正是花草爭鬥時節,人們頭上爭奇鬥豔,竟將國喪置於腦後,忘了個乾乾淨淨。整個長安城不論婦孺老幼,皆夾道相送。楊悅帶三千將士所過之處無不一片歡騰,飛花滿天,竟成了花的海洋。
楊悅雖然聽衛公說過不少行軍作戰之事,畢竟沒有帶兵經驗。好在有李勣相助,到也不用她多費心。自長安至江南道,原本出潼關至洛陽,再經運河由水路下揚州,至睦州,雖然繞行,但道路通暢易行,又不用奔波勞累,還能沿途欣賞美景,最好不過。然而楊悅那有這等心思,水路行舟最快一不過五六十里,如何等得,便帶了兵衛自藍田出關,走商山道。
商山道雖然是最近路線,然而穿過秦嶺,山路崎嶇難行,眾人行了一,至晚才到商州驛,去長安不過百餘里。
楊悅本想連夜行軍,李勣卻道:“公主雖然心急,然而即便是人不休息,馬兒也要休息。今急行百里已是極快。不如今
宿在驛館,明
一早再行。”楊悅也知眾將士的坐騎不似自己的“月光”能
行千里。不讓它們吃些草料休息夠了,只怕明
行走更慢,心中不由鬱悶,搖頭道:“早知如此,還不如走水路,能
夜兼行,還不似這般辛苦。我們這般走法,不知何時才能到達睦州。”
“公主縱然心急也沒有用處,若從洛陽行舟,只怕要一個月才能到達揚州,再從揚州到睦州還要四五。咱們如今走這條路,可以從自襄州南下,至江陵再換成水陸,順江而下,比平
行舟快出一倍,豈不省出許多時間。”李勣笑道。
楊悅這才知道李勣早有打算,心頭稍寬,點頭道:“如此甚好。若不耽誤行程,將士又能免去勞頓,養蓄銳正好與賊兵決戰。”一夜無話,第二
一早行軍,除去山路難行,一路上商客往來,道路時而狹窄,時而擁
,到了初午時分才行到商洛。
楊悅已是十分不耐,又聽路上商客談到睦州叛賊皆是變。越是東進,漸漸只剩向北逃歸的商客,心中更急。好容易到了武關驛,收到“飛驛”得知“女賊”又攻下了桐廬、歙州二城,進兵下淮戍。愗州刺史崔義玄率兵北進,與之對陣,殺伐極是慘烈,折損近萬官兵。又有數萬被俘,皆被
住心
成了賊兵,如今賊眾勢不可擋,已近十萬。
楊悅駭了一跳,有些坐立不住,向李勣皺眉問道:“不知咱們還有幾才能到得江南?”
“到少也要十天,若遇上天氣不好,只怕還要多算出五六,再行半月到了也不錯。”李勣聽了戰報,面
也是微變。
“十天半月?”楊悅了一口涼氣,鬱郁說道“別說十
,如這般勢頭,等再幾天,賊兵只怕能到百萬,只怕連建康也要被攻下…”
“百萬到也不至於,只是的確不大樂觀”李勣憂忡忡,也沒有想到形勢如此危急。
“雖然如此,卻也無可奈何。”
“不行,我得先行一步。”楊悅想了想,咬牙道“此去睦州不過千餘里。我的馬快,若夜兼行,不出兩
定能到達,崔刺史或許還能有救。”
“這怎麼成。”不待楊悅說完,身邊卻已響起數聲反對。卻是薛仁貴、馮文瓚與王方翼等人。
三人都是宮中衛,李治派薛仁貴帶
兵護衛楊悅。馮文瓚聽說後,怎肯不來參加。王方翼卻有些出人意料,竟也自請參加護衛。王方翼雖是王皇后從弟,平
對楊悅到也極為稱讚。見他勇躍,薛仁貴不好推卻,便請示了楊悅意見,讓他一同前往。不過王方翼與馮文瓚官職都比薛仁貴高,二人到也為難薛仁貴,唯令是從,反而多有助力,幫薛仁貴帶
衛對楊悅幾乎寸步不離。聽楊悅說要獨往江南,如何肯答應。
“陛下派我等保護公主,不能有半點差錯。公主如若不與眾將同行,如何使得?”薛仁貴急忙說道。
“救兵如救火,那裡還管得了這些。我雖不才到也還能保護自己周全。何況我若扮成商旅模樣,別人怎會料到,反而十分安全。而且我帶了一位高人同行,由他保護,大家儘可放心。”楊悅指了指身側不遠處一箇中年人,神秘笑道。
高人?眾人不由回頭去看。但見那“高人”頭上戴了一個大斗笠,遮住半個面孔,又長了滿面鬍子,本看不清長像。跟在楊悅身邊一直低頭不語,幾乎讓人
覺不到存在。一路行來只是在楊悅下馬之時,由他牽馬拉韁,眾人只道他是楊悅的馬僮,無人多加關注,此時被楊悅提起,眾人不由暗奇。
“馬僮”原本正在給“月光”喂草,見楊悅指向自己,微微抬頭。
“原來閣下是東天王,失敬失敬。”李勣突然呵呵笑道。
“東天王?!”薛仁貴等人也一同去看,這才發現那“馬僮”果然是“東天王”原來楊悅早已想到“阿難弟子”之所以到江南行事,只怕是暗中聯絡了江南彌勒教眾之故。問了東天王,果然得知江南彌勒教神壇正是在睦州一帶,因而帶了東天王同去。
然而雖有東天王同行,薛仁貴賓等人卻也不肯答應,不論楊悅好說歹說,只是一齊搖頭。
到是李勣沉片刻,說道:“公主先行到也不失是個好辦法。如今賊兵狂藥,也只有公主能解。公主早到一
,便能早一
阻止賊眾擴展…”楊悅見李勣答應,心下大喜,忙連連點頭。不料李勣卻又說道:“公主先行雖然有東天王護衛,然事事難料,不如帶了眾
衛同去。”薛仁貴等人也道:“公主若肯帶眾衛同去,我等也同意。若公主隻身而行萬萬不可。”楊悅聽了不由乾瞪眼。然而她雖不大情願,但也知道薛仁貴等人皇命在身,斷然不敢離開自己。好在百騎驍衛的馬匹雖然趕不上“月光”卻也是極好的馬兒。李白詩有云“五花馬,千斤裘”這“五花馬”正是眾驍衛配備的坐騎。帶眾衛同行雖然慢些,但也頂多不過是多耽擱上一兩
,然而安全係數卻大大增加,只好同意。
待吃過午餐,楊悅與李勣分開,帶了眾衛,扮作商旅模樣,一路急行,果然快了許多。正是山花爛漫時節,眾人也無心欣賞,不到半已過了襄州。
原本依照李勣設定路線,應由襄陽南行二三百里至江陵,轉為乘船順江而下。只是楊悅心急,仗著馬快,又見出了秦嶺,地勢漸緩,便撇開驛道,走小路直往東南方向而去。
眾人馬不停蹄,直到夜漸深,到了一個較大的村鎮,才停下馬來。打聽了一下,已是到了安州地界。
安州乃是吳王李恪所在。自李世民去逝之後,李恪便到安州做刺史。安州屬淮南道,楊悅為淮南江南二道行軍大總管,安州自然也是楊悅可以調兵之地。
楊悅知道過了安州便是江南東道,若到了江南再召集兵馬只怕不夠。暗想明不如先到安州城去見李恪,讓他準備些兵馬,一同往睦州救援。
急行一竟走了近四百餘里,如此腳程再行兩
便能到達睦州。楊悅悄悄放鬆心懷,見眾人已是極為困頓,便傳令在村中歇息一晚明
再行。
然而此處村莊雖然較大,卻也不過五六十戶人家,眾人從東走到西,竟然不見一處客棧。好在古人好客,沒有驛站之地,往往村民也友好接待。楊悅與眾衛便尋了個大戶人家借宿。
主人姓陳,到是極為好客。見說是過路行商,也不多問,忙命下人為楊悅等人做飯,又打掃了客舍,讓眾人打尖休息。
楊悅本不願過於搗擾,只向主家要些熱水,命眾衛就著吃些乾糧。不想不多時,主人卻送來雞鴨魚,熱氣騰騰極是豐盛。
薛仁貴心細,不由暗自詫異,心道:百十人的飯菜便是有現成材料,少說也要些時辰才能做好。這戶人家怎似備好的飯菜一般,轉眼之間便端了來?心中警覺,暗暗讓人取了銀針試毒,到也沒有什麼異樣,暗道自己難道太過多疑?
正待吩咐眾人開飯,忽聽東天王道:“慢。”緩緩走向飯桌,竟在各個杯盤菜餚之上,緩緩地低頭嗅來嗅去,幾乎將鼻子伸到飯中,眾人看了又是詫異,又是好笑。
馮文瓚人笑著說道:“你這般嗅來嗅去,鼻涕也進去了,叫人還如何吃法。”東天王不聲不響,並不理會,只悶著頭一味嗅來嗅去,許久才站起身來。
“可有什麼異樣?”楊悅問道。東天王眼中雖滿是詫異,卻緩緩地搖了搖頭。楊悅轉頭笑向薛仁貴道:“好了,讓大家用飯吧。”薛仁貴這才明白,東天王跟自己一樣心思,剛才嗅來嗅去是在看食物上有沒有毒。想到東天王乃是彌勒教的天王,他既然也認為沒毒,自然不會有錯。心下不由一寬,正要指揮眾人吃飯,忽聽身後傳來“哧”得一聲笑。回頭看時,卻是兩個十五六歲的小娘子,不知何時進來。
“阿玲,你可帶了歡兒出來。”其中一個小娘子脆聲說道。
另一個小娘子搖了搖頭,莫名道:“沒有。”
“可惜啊可惜。”先前那小娘子搖頭道“它若在此,到是不會寂寞。”
“什麼?”
“阿玲”詫道。
“你不見這有他個同伴,甚至是有趣,豈不正好可以跟它同玩兒?”先前說話的那個小娘子“咯咯”笑道。
“阿玲”似是比較靦腆,愉愉向東天王看了一眼,搖頭道:“阿當,莫要胡亂罵人,阿歡怎能跟人相提並論…”只是阿玲先向東天王看了一眼再說此話,已是再明顯不過,想來那阿歡不過是條小狗,剛才東天王在飯菜上嗅來嗅去,那“阿當”是在罵東天王像狗兒一般。
兩個小娘子說笑,旁若無人。東天王只笑了笑,並不在意。眾人只道是主家的婢女,剛才眾人心下多疑,皆有些不好意思,又見兩個小娘子雖極是嬌蠻,言語卻如珠玉一般,十分好聽。便只做沒有聽到,低頭去吃飯。
“哼,咱家娘子好心請他們吃飯,他們卻如此多心。”叫做“阿當”的小娘子將嘴一撅,卻是極不樂意,手一揚,竟然多出一條馬鞭,挽了一個鞭花,擊向眾人飯筷。
“快快住手。”阿玲趕忙阻止。只是阿當出鞭乾淨利落極是快捷。眾衛促不及防,不少人已被擊中“啪啪”碗筷杯盤落了一地。
“咦?原來是你們兩個。”楊悅忽然笑了起來。
門口光線較暗,剛才兩位小娘子站在那兒,看不太清。待阿玲出鞭擊向眾人,不免上前一步,到了燈光之下,楊悅已看得清清楚楚,二人竟是“阿難弟子”的兩個美婢,長得一模一樣。只比過去長高了些,卻也還是一副嬌蠻模樣。
她們怎會在此?楊悅心下暗驚。自己正要到睦州去征討“陳娘子”怎會半路遇上她的婢女?難不成“阿難弟子”早已料到自己動向,在此設了埋伏,專等自己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