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源自於心
如果出现文字缺失,格式混乱请取消转码/退出阅读模式
細雨綿綿的清晨,在送兒子上學獨自回家的路上,我沿著湘江河畔慢慢地前行,目光中有些無賴,臉上也沒有表情,似乎已找不到愛的足跡;就這麼一直走著、走著。腳步中有些沉重、也有些怠慢…突然的一回目竟把我帶入了另一個境界。
目光已來到這寬闊的湘江:略漲的河水依然平靜,在河的中心一枝繁葉茂的小島及遠處綿延的山脈,在淅淅瀝瀝的小雨中朦朦朧朧而顯得異常美麗。這時一艘小小的漁船船慢慢地、輕輕地滑了過來,頭帶斗笠,身著雨衣的漁民正收攏著此前撒下的漁網,正捕獲著生鮮的魚也捕獲著全家人的希望和幸福。或許他的工作在別人的眼裡是疲憊不堪的、收穫也是微不足道的。可在他的臉上我卻看到了滿足與安祥。小船已慢慢離去,留下一串細細的波痕正如我心海的漣漪,它讓我想起了過去的點點滴滴,其中有苦、有樂、有愛,也有著太多的抱怨和不知足。而就在小船過後河水又歸於平靜的那一刻,我的心彷彿也歸於了平靜:在我內心深處似乎已不再向往聳立的高樓大廈及繁華奢侈的生活,只需涓涓的小溪旁有一座古式的木屋,還有那個讓我永遠依賴、永遠牽掛著的愛人,就夠了…不知何時,手中的雨傘已悄然滑落,雨已越下越大,淋醒了“夢中”的我。用手擦拭,溼溼的,是雨?還是淚?我想,就算是淚,這也是我幸福的淚…這雨、這景、這淚打溼了我的身、融化了我的心更升溫了我的情,臉上重回了以往自信與寬容的微笑,內心更有了難得的滿足與幸福。
生活中有為愛奔波、為愛付出卻不知疲憊和抱怨的老公;年幼的兒子雖也調皮但卻懂事。可為什麼?為什麼以前的我總在抱怨?抱怨子的簡單與寒酸;生活的枯燥與寂寞。到了此刻我才恍然醒悟:原來事物的美醜,生活的好壞,不在表面,而在於自己的心境。用心
悟,用心體會,把心放得寬些、再寬些…你就會發現,原來生活於你、於我、於他都是一樣的美麗。就算是每天靠打魚為生的漁民,靠賣菜為業的小販,心中有了所愛,內心有了知足,相濡以沫,你攙我扶,再艱辛的人生路上也能體會出愛的幸福。
在這個物慾化的社會,人們愈來愈追求表象化的東西,在很多的時候我們總認為別人的生活比自己好,別人的苦難比自己少;總認為自己的生活有著太多的不盡如人意,總抱怨著自己不是擁有幸福的人。其實不然,世上沒有不幸的人,只有不幸的心。困境也並非我們想象的那麼可怕,只要不絕望,生活就不會陷於絕境。
幸福、財富不是生來就有,幸福的定義也因人而異,學會了愛,學會了付出、學會了滿足,幸福就會從我們的內心淌而出。正如人們
常所說:“知足者長樂”說的就是這樣一種境界吧。